看书本 > > 惊雷逐鹿 > 第171部分

第171部分(2 / 2)

雷瑾眼中精光一闪,难道是弥勒教内部派系的倾轧所致?

如果是这样,那反而该庆贺了!这意味着在弥勒教内部派系斗争中暂时取得上风的一方,因立功心切,想要冒险一搏,而这个暂时的胜利者显然不是李大礼。

因此,弥勒教原来已经成形的防御部署必然在进行大调整,临阵易帅也自是必然,李大礼派系的人这会多半已经靠边站,当然已经被重重包围在合州、泸州两地的香军元帅、将军们格于形势却暂时不在此列,虽然他们这些人都是李大礼的嫡系亲信。

如此一来,等待已久的战机终于来了吗?看来,对合州、泸州的围困,有效的改变了弥勒教派系争夺的力量对比。

雷瑾暗忖,弥勒教中有力量和名义与李大礼争夺的应该是李大仁、李大义这两派吧?

历来临阵换将的结果是最变幻难测的,战局也许会因此豁然改观,但更多的情况是急转直下变得更加恶劣,不到逼不得已,换将易帅实在是用兵之大忌,当然这也必然是秘之又秘的军国要事,不易在短期内为敌方知晓,否则问题就大了。

即使以雷瑾的一贯重视谍报,也暂时还是对弥勒教内部的变化不甚了了,毕竟他远离四川,即使有准确谍报,也需要一点时间,才能传递到武威,无论是水陆驿站的六百里加急,还是以专设鸽驿的信鸽接力,都无法达到迅速无比,而传递最快的灯号所能传达的讯号又实在太过有限和简略。

但是不了解归不了解,雷瑾还是从弥勒教极其反常的军事行动中嗅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东西,弥勒教内部出了问题,等待已久的战机可能已经出现了。

雷瑾早就对狄黑、公孙龙、明石羽三人都分别赋予了便宜行事之全权,可以不用事先请示。现在就看四川的方面将领能否把握住难得的战机,象毒蝎一样,出其不意给弥勒教凶狠的致命一击。

明石羽游说苗疆,蛰伏了这么久,应该不会放过这个绝好机会吧?

狄黑、公孙龙想必也都暗伏了各自的奇兵吧?

想到这,雷瑾脸上突然浮现一抹古怪的笑容,决意相信自己亲自任命的这些方面将领,对侍从女官说道:“嗯,很好,我已经知道了。你下去吧。”

雷瑾不忧反喜,而且还不做任何决定,既不调兵更不遣将,这让秀丽清雅的轮值女官愣了一下,满脸的狐疑之色,不过还是默默地知机退下。

对于公事,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这是内记室的铁律之一,无论是谁都不允许违反破坏的。

————————————

2005。11。24发布

第二章 战火燎原烈 炮声惊天猛

锦江南流,波光粼粼。

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空,喊杀声震耳欲聋;白刃撞击声不绝于耳,疯狂的弥勒教徒舍死忘生的攻击,终于将战线推进到内城东门。

成都内城的东城门外是成都东较场,操练士兵、处置囚犯都在这里,较场边上还有个城隍庙,现在已暂时被弥勒香军占据作为发号施令的中枢。

虽然伤亡极大,弥勒香军的士兵仍然奋勇向前,前仆后继,意图纵火烧毁城门,再用撞城车猛撞,而更多的士兵则意图以云梯、飞抓等攀上城头,占领内城的这道城门。

然而内城城樯比羊马城、罗城高出一大截,城上的守军又顽强的抵抗;不时有香军士兵从云梯上坠落摔死,凄厉的呼喊不绝于耳。

侥幸攻上城头的士兵也往往遭到弩箭射击,香军士兵一个个被射倒,死伤无数;虽然香军士兵个个悍不畏死,仍难以在城头上占据一块小小的立脚之地。

战事激烈,守军自然知道这已经是最后的凭仗,到此已经退无可退——

城池仍然是抵御敌军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城防有失,激烈的内城巷战无论是如何的壮烈,对于战局都已经毫无意义,这时不拼命还等何时?

面对疯狂的敌军,守备军团的士兵唯有以无比的坚韧应对,士兵们无暇去埋怨长官们为什么不顾一切的把守备军团的精壮尽数抽调到前线大营,尽剩下些老弱疲沓充数,致使成都城防空虚,难当弥勒香军的锋锐,他们现在只知道若是一旦城破,满城五十万父老乡亲就只有玉石俱焚的下场,还不如大伙横下一条心,就在城墙上拼死做个英雄,保全满城的老少。

血肉横飞又如何?

刀光剑影又如何?

在这一刻,以血肉捍卫战士铁血荣誉的士兵,这些浴血奋战的士兵才是英雄,忠实的执行着长官的命令,以热血书写战士守土的忠诚,不管他以前是卑贱还是委琐,是刚毅还是懦弱,是阴险还是恶毒,是小人还是君子,在这一刻,他们都是英雄,他们对得起成都城内五十万父老乡亲,他们无愧于生养他们的热土!

深夜。

成都战火燎天,鏖战正激之时,而万籁俱寂的成都府简州资阳县也是一片杀气严霜。

资阳县西距成都府城一百六十里,快马一日可达,向东到重庆五百里,位置正处在成都与重庆之间,是个要冲地界。

四川战火未熄,资阳市面明显萧条,酒肆茶馆人流熙攘,灯火彻夜不息的景象难以重现,大街小巷空旷无人,只有巡夜的巡捕营、铁血营士兵马蹄踏过长街的声音。

秋意袭人,或许能为这寒冷秋夜带来稍许暖意的就只有杜康了。

资阳县城连日宵禁,许多酒肆都已经打烊,然而十字大街处的一品香酒楼虽然已经关门,却尚未打烊,一楼的各个座头都坐满了身穿战袄,杀气腾腾的士兵,杀人的家伙,弓刀弩矢,甚至还有火铳赫然在目,直唬得酒楼掌柜、帐房暗自心悸,避得远远的,心中念遍满天神佛,祈求平安,千万不要在小店动刀使枪。

这几十个士兵并不是掌柜帐房平日里熟悉的巡捕营和铁血营士兵,资阳城中经常露面的巡捕甲士、巡捕兵丁,酒楼掌柜、帐房都熟了,而这些士兵个个都是生面孔,虽然资阳县的巡捕营‘大捕头’(即缉事校尉)封中烛也在座,见多识广的掌柜还是知道这些士兵来历非同一般,大不愿意冒犯招惹。

每个士兵都闷着头,捧起竹筒大口喝酒,扶起筷子大块吃肉,却是一个个鸦雀无声,没有一个吆五喝六,除了喝酒吃肉的声音,如此安静的情形颇有些诡异。

桌上还有不少倒光了酒的竹筒,都是截取大竹长二尺以下的一段,留一端竹节为底,其外刻有花纹,上有竹盖,穿耳提梁,漆成或朱或黑两色,或者不漆任何色彩,正是有名的郫筒酒。

郫筒酒是享誉四川,名扬天下的名酒,酒性不烈,制作比较奇特,《华阳风俗记》载“乃刳竹倾酿,闭以藕丝焦叶,信宿馨香达于外。然后断取以献,谓之郫筒酒。”,其实就是在竹林中,选取较粗大的竹筒,并不砍伐,而是把已经酿成的酒倒入竹筒,外面塞以藕丝芭蕉叶,隔一个晚上再截断竹筒,就是酒香四溢的郫筒酒了。

只是如今所谓的郫筒酒,不过是以竹筒装酒,假借一点竹筒的天然清香,有那么一点残余韵味而已。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