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这件事雷瑾虽然表面若无其事,私底下却曾指令军府秘谍追查‘十二煞’的行踪去向。 魔道“青云山宗”现踪西北地面,不能不引起雷瑾高度的警惕。
因此,七杀此时此地出现,雷瑾并不觉得很意外。
他只是好奇。 在七杀之外,还有没有其他魔道宗门地人参与了这一次的刺杀?
如果是魔道六宗在背后主使了这一次针对他的刺杀,那么此前许多悬而未解之谜就有了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
譬如各方势力或在天南,或在地北,来自五湖四海,如果没有强大实力和声望。 岂能促成这一次的合谋?
只有魔道六宗有这个实力和声望,可以聚齐与雷瑾有着利益冲突的各方势力,捏合在一起尝试行险一搏;
也只有与雷瑾有着新仇旧恨的魔道六宗,非常熟悉雷门世家行事风格的魔道六宗,才能隐秘行事,示伪隐真,事前几乎不露半点风声;
而炼制培育那种诡异地活毒引,错非魔道六宗,少有其他宗派能够做到,即便巫门诸脉有那个制毒能力。 但是巫门的制毒高手也很难推测哪一种毒引才会真正对雷瑾有效。 亦只有熟悉雷门世家的魔道高手才能做到这一点。 再则投毒也是一门精巧绝活,不是什么人都能胜任愉快且难以被人察觉的。 在那么长的时间里成功瞒过了雷瑾的灵识耳目,这除了雷瑾自身大意地原因外,岂非说明了魔道六宗的行事手段确实高明?
暗中窥伺雷瑾,而雷瑾懵懂不知,正见得是对雷家极之熟悉的魔道六宗所为。
但就算如此,雷瑾心中疑团反而不是少了,而是多了。
他不明白,那毒引是怎么侵入的?绝不可能是在酒宴当中暗中偷偷下的毒。 以雷瑾对毒物的认识,此时已然粗略的确定,那种毒引潜藏在他的体内已绝非一天两天,既不是到成都以后中的毒,甚至也不是与‘莺羽黄’结伴之后中的毒,那么这毒又是什么时候侵入地呢?
如果不能得到确实地答案,雷瑾势必寝食难安。
这绝非疑心生暗鬼,能在很大程度上蒙蔽了雷瑾灵智的毒引,才是对他最大地威胁。
然而,不疑心行吗?在他这个位置,刀把子攥在手里绝不能放松,否则授人以柄,接踵而至的可能就是大麻烦。
面对七杀的步步进迫之势,雷瑾功行百脉,针锋相对,却仍有暇注意到七杀的身后,并肩站立着一男一女,女子手持倭刀,冷俏动人;男子高大强壮,宛如山岳,背着一口雁翎刀,手中一杆红缨长漆枪,分明是边军常用的长兵。
这两位,雷瑾亦是一眼辩识出来,都是上了军府秘谍追查名单的‘十二煞’中人,女子是铃星杀。 男子是破军摇光。
雷瑾心念百转之时,七杀却颇有些困惑,以至他入得厅来数息之‘久’,并没有马上动手抢攻,而是步步为营,蓄势以待。
七杀这等级数地高手,武技高明。 搏杀争斗经验丰富,心神锁定敌对者的位置向来精准无误。 但此时此刻对上雷瑾,心神的锁定却似乎有了些偏差,游离于锁定与未锁定之间的玄妙感觉令他进退失据,不能即刻发动雷霆万钧的攻势,他的节奏生生被扰乱,步伐稍有疑滞,气势便见消沮。
轻盈翠碧的一抹寒芒。 如燕翔空,清光流泛,便在这时自茅亭外,横空斜掠而至,犹如轻风云影。
微风燕子斜,细雨湿流光。
这一抹寒芒来势之快,逾于迅雷疾电,流光似乎在这一刹那停顿。 守护在雷瑾四周地贴身护卫们也来不及有所反应。
千钧一发。
雷瑾脸上流露出冷酷凶狠的神色,煞厉地精芒在眼中跃然欲动,令人心悸战栗。
宛如狼牙一般锐利的三棱锥箭,直指雷瑾心坎要害,冰冷尖利的凛然杀气,越空而透。 寒气贯心。
这一箭无论雷瑾避或不避,接与不接,都势必不能继续的游离在那种虚实不定、令人无法牢牢锁定方位的玄异状态之下。
七杀气势复振,心知是‘十二煞’中的飞灾猝然击发了落雁神臂弩,‘碧血’长箭,脱弦飞射,实施狙杀。
飞灾的‘碧血照丹心’向例箭无虚发,与何无欢地‘虚实箭诀’各擅胜场。 对上飞灾的突袭狙杀,能闪避逃脱者,少之又少。
下一刹那。
寒意萧瑟。 冷入骨髓。 茅亭中仿佛有不知名的花儿随风摇曳,柔软的花瓣随风轻轻旋转飘落……
眼前明明空无一物。 然而所有人都在刹那,清楚的感觉到花开花落的动人芳华,生命是如此的深刻和丰富,万象化生,真空妙有。
“拈花微笑!”
七杀眼中精光更亮,这是令狐家族‘花间听禅’心法的实在具象,并非幻象那么简单——
对七杀这等层次地高手,所见皆‘真’,没有什么幻象可以动摇他坚凝如磐石般的心志。 但雷瑾的‘拈花微笑’,真幻莫测,其中又似乎融合了别的心法在内,威力不啻倍增。
化虚无缥缈为实在具象,雷瑾在心性念力上的修为竟然是如斯的强横,如此实力再次令七杀意外。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惟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世尊拈花,无声地问;迦叶微笑,隽永的答。
世尊手上那朵轻拈而曼妙的花,即是一个华严世界;迦叶唇边的微笑,是顿悟大道时的心心相印。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以小见大,因实出虚!
飞灾发射的‘碧血’利矢,宛如一头撞上蜘蛛网的翠绿飞虫,落在了幻化虚无而实在具象的拈花禅境中,再也挣扎难脱,威力倏然消解,碎成粉末,在众目睽睽之下,随风而散。
飞灾的狙杀绝技消蚀在无常变幻的空明虚无中。
七杀迈出第六步之时,正是‘碧血’长箭粉碎地刹那,霹雳列缺,沉雷击地,猝然在耳边轰响,心神倏然猛震,目眩头痛,气血逆行,岔走奇经,内腑之中宛如翻江倒海一般。
这刻若是心神失守,自是难免沉沦九幽之虞。 七杀幸而无恙,也是一头冷汗矣。 错非七杀本身地修为极高,只这一下便已抵受不住。
大音希声,一默如雷!
这仍是令狐家族的“花间听禅”心法,然而却从‘拈花微笑’地禅境,转为了‘一默如雷’的禅音。
令人于无声处听惊雷,直指人心的佛陀大雷音,即便是七杀的强横,也难以消受。
此时无声胜有声,雷瑾早已应手出招。
色空万类,三毒蚀心!
目标却不止针对七杀一人,而是所有的敌对之人。
凄伤无尽,意绪黯然,摇落使人悲,断肠谁得知?
骤然之间,千回百转无尽愁,浓缩到了极至的悲、愁、苦、忧、伤、痛、哀、怨等意绪情怀,如同实质般重重击打在人们的心旌上、灵神间,浓烈至极,沉郁至极,令人肝肠寸断、痛不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