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女子一身荆钗布裙,颜色也是元色。所谓元色,也叫月白色,就是未经染过的布。大明这个时候的风俗已经是家无担石之储,耻穿布素,其中的素,就是指这种元色。
也就是说家里但凡有点钱,也会买点丝绸衣服,实在买不起丝绸的,也要穿染过色的布料。像这种连染色布都穿不起的,就是社会最下等的阶层,一等一的穷人。
可是杨承祖毕竟是锦衣官,观察人与如仙有些区别,他仔细观看,见这女子皮肤白皙,不像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女子,这似乎又与她的穿戴不符。那女子进院之后见了杨承祖,却也打量几眼。
见这杨百户年纪轻轻,生的身子长大,面容英俊,一身飞鱼服在阳光下闪着光,说不出的威风。又见他对自己上下打量,心内有一丝慌乱,好在这是大白天,料想他不敢胡为,忙低头一福“小女子见过杨百宰。”
“姑娘,你坐下说话吧。”杨承祖用手虚搀,如仙则道:“你们坐着说话,我去给你们倒茶去。这姑娘来了几次了,可见心诚啊,不见到我兄弟,怕是天天要来,不知道我兄弟哪辈子交了好运道,有这么个美人天天来找,怕是要让这一条街的后生眼热了。”她边说边走,留下一路银铃似的笑声。
那女子吃她一说,脸色微红,不过她是个颇有胆略的姑娘,与普通的闺中少女大为不同。坐定之后也不等茶来,直对杨承祖开口
“杨百户,说来咱们其实也得算是一家人,家父与令尊是八拜之交,咱们童年之时,也曾是玩伴。这次小女子不顾羞耻,抛头露面前来,只是为了麻烦杨百宰一件事,可否帮我问一问,我爹他老人家的情形?”
第四十二章青梅竹马(二)
八拜之交,童年玩伴?杨承祖又看了她几眼,忽然福至心灵,问道:“姑娘,恕我冒昧,遮莫你是姓李?却不知你是大姐还是二姐?”
那女子见他想起自己是谁,也不再隐瞒“小女子李玉娥,在家排行第二。论起来,咱们可是一家人,当年我们常在一起玩耍,我还要唤你一声世兄。还望世兄看在你我两家通家之好的份上,帮小妹打问打问家父消息,小妹感激不尽。”
她一说是锦衣中人,杨承祖就想到,本地锦衣千户李雄家里有三女一子,人称李氏门中三艳。内中最小的李美娥不过十岁,已经是个有名的小美人坯子,大姐李月娥二姐李玉娥,都是亭亭玉立的美人,不知道有多少锦衣子弟梦里把她们当成了娘子。
也有不少人央告家里去提媒,只是李雄对这事总是推搪,只把大女儿许了本地举人张简之家的二公子。可是一直也未完婚,另外两个就干脆没有着落。
后来他纳了焦氏,这提亲的人,就都被焦氏挡了驾,任你说破大天,事也谈不成,在县里也颇受人议论,都说不知道李家想把闺女嫁到什么样的人家方才满意。
杨李两家倒没什么太深的交情,可是杨大兴当年为人豪爽,最好结交朋友。生性又好武艺,而李雄也是本县里有名的弓刀健儿,两人当初颇为相投,时常一起谈论枪棒,饮酒终日,还曾结拜过弟兄。
连带着杨承祖也去过李家多次,李家是武将家风,男女之防不严,加上彼此年龄都小,与李家姐妹也是童年玩伴。后来彼此年龄大了,就不怎么见面,因此今天认不出来。纳了焦氏之后,李雄于这些朋友相处的日渐疏远,两家已经不大往来。
李玉娥说两家有通家之好,算是有点夸张,但是也不能叫错。只是李雄家虽然不算十分富裕,但好歹也是挂了千户衔的,并非穷人。
可看李玉娥这身衣服,实在是不配她的身份,杨承祖想起当初的过往,思忖着与李玉娥也得算青梅竹马,不由怒道:“好个大胆的焦氏,李伯不在,居然就如此苛待于你,简直岂有此理?”
李玉娥惨笑道:“我自己的事,倒是不劳世兄挂念,家母虽然严厉了些,但是只要家父回来,一切都还好。只是父亲自从出征以来,音空信渺,片纸俱无。小妹与大姐、三妹以及小弟在家中盼望天伦,日夜不安,听闻县里新近拿了几个强徒,好象是从陕西那边过来的。不知世兄可否帮忙打问一二,问问他们知不知道家父的消息。”
这时如仙已经将茶水取来,听她一说,才知两人居然是青梅竹马,只是现在彼此不认得了。她原本自知身份,知道断不可能与杨承祖做夫妻,也知道这个家里早晚得有一个正妻进门,有一个女人,会正大光明的拥有承祖。
可是不知怎的,见这么个清纯可人的青梅竹马出来,心里却又有点泛酸,在旁道:“李姑娘,你舅舅就是衙门里户房经承,衙门上下与他俱都熟惯,让他问一问,不是比我兄弟问更方便么?何必舍近求远?”
李玉娥脸一红“这位姐姐说的原本是个道理,只是我李家的事,却不是道理二字能讲的通的。我那舅父……总之,我们做小辈的不好说长辈的长短,他是指望不上的,我亲自去了两次衙门,都说是大案,不许随便询问,我也只好来求杨家世兄了。还望你看在咱两家的交情上,帮个忙吧。我……我实在拿不出银子,可是我会报答你的。”
“好了,二姐你这样说,咱们可就生份了。”杨承祖从怀里伸手,摸了几两散碎银出来“二姐,想来是那焦氏不贤,对你们格外虐待。只是清官难断家务事,这种事错非是伯父回来,其他人怕是难以插手。你的日子不好过,大姐三妹还有继荫兄弟怕是也舒坦不到哪去,这银子你且带在身上,应付个不时之需。至于李伯的事,我帮你打问打问,这算不得什么,只是我该如何告诉你?”
见他答应,李玉娥心内大喜,敛衣起身一礼“如此有劳杨兄了。我每天都要出来送些衣服,可以顺路过来找你。至于这银子,我绝对不会拿的,我和大姐替人缝补衣衫,也能赚点钱用,母亲再怎么样,也不会把我们饿死……”
“让你拿着你就拿着,哪来那么多说辞,只是别让你后娘看见就好。”如仙却是怕杨承祖借着递银子的当口捏捏小手,亲近亲近,干脆自己抓起银子,塞到李玉娥手里。
李玉娥本是个刚强性子,眼一红,差点就要哭出来。可是如仙是何等样人,马上就接口道:
“既然你与我兄弟是通家之好,自然就该有通财之义,你如此见外,难道说不拿我们当自己人了?还是说这几两银子你看不上眼,嫌寒酸?你纵然不吃,你弟弟总得吃吧,你后娘对你都能这样,你那兄弟,怕是好不到哪去。”
听对方提起兄弟,李玉娥终究是不再推这银子。只是又一个大礼道:“这钱只当是我借的,他日家父回来,定当双倍奉还才是。我就不打扰杨兄办公,先告退了。”
等到她出去,杨承祖道:“好个刚强的李二姐啊,都到了这一步,还是不肯拿人银子,是个硬骨头。”
“她何止是硬骨头,还是个大姑娘呢。”如仙在旁不冷不淡的说道:“看来她家闺门倒紧,现在还是个囫囵个的,怎么?你看上她了?你要早说的话,我刚才在茶里给她下点蒙汗药,就趁了你的心意。不过话说好了,她可不能做大房,太穷了。我看那李雄,八成是够戗,要不然这战事打完了,怎么人影不见,也不见一封家书回来?她李家将来有的热闹,这样的人,万没有资格进门的啊,可不许你忘了。”
杨承祖一把将她抱在怀里,在她身上滥施禄山之爪“如仙姐你的醋劲可真大,我们是童年玩伴,又是通家之好,我关心关心她,总是应该吧。你啊,等我晚上好好收拾你,现在我得去衙门打探打探,若是李伯真有个不测,这李家的事,我也得上点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