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锦衣王侯 > 第373部分

第373部分(2 / 2)

“漕帮帮主的令旗,见令旗如见帮主,虽然这东西在京师没什么用,不过能插满一船的,除了咱们大金吾,也没别人了吧。”

“那是,也不看看,在东南杀倭,把倭寇杀了几十万,筑起一百零八座京观,镇压了一百零八个魔君的人物。咱卫里出了这么个狠人,连咱们的面上都有光,现在锦衣卫上街,南方的客商都要高看咱们一眼,这不都是大金吾挣来的?”

“我只关心一点,我本来被革了前程,听说是大金吾连上了十七道本章,说服了天子,才给锦衣起复。这份恩典,我得认!”

在永寿公主以及如仙等人的有意推动下,京师里,有关杨承祖的舆论一直在散布,锦衣卫里视杨承祖为重生父母者大有人在。一想到即将见到自己的恩人或是长官,不少人都下意识的把胸脯向上拔了拔。

第一艘大船已经接近码头,一些锦衣卫里的官员抢步上前,准备施参,可是从船上却跳下来几个人,大声喊着“来些人手,往下搬东西。你们,都躲开点,别挡道。杨大都督在后面船上,这条船上,装的全是细软。”

一听说是细软,那些锦衣官讪讪的起来,一些锦衣卫校尉主动凑过去,与力夫一起,向下运着箱子。看着那一个个的箱笼码成一排又一排,不少人心里开始嘀咕着:这一次去东南,到底是刮了多少地皮,而且这么大张旗鼓运进来,也不怕太扎眼了?

远方,一群书生穿戴的人,已经向这边凑过来,看衣服都是本地的秀才,这些人身上有功名,即便是锦衣卫他们也不一定怕。听他们口内的叫嚷,喊着什么为国除奸,或是揭露佞幸面目,脸上带着一种狂热的表情,如同教徒殉道似的,朝着那些箱笼就扑了过去。

这些人来的突然,锦衣卫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当然,如果动手硬打,打散这群念书人是没什么问题的,但问题是,谁敢。

这是秀才啊,大明朝养士百五年,从上到下,都养成了对读书人的尊重,谁又敢真的对书生不敬?如果打了书生,搞不好是要演变成严重事件,说不定会惹出什么风波。

锦衣卫只好用身体结成人墙,试图阻拦书生的步伐,他们有的身强力壮,有的身怀武艺,阻挡一些读书人问题还是不大的。

不过书生们虽然冲不过去,却锲而不舍的向前拼命的挤,同时开始滔滔不绝的讲道理,试图说服这些锦衣卫,还有人将准备好的文稿抛起来,撒的到处都是。

这帮来码头迎接的锦衣卫,全都得算做人精那个行列之内,比起普通的锦衣敏感多了,只一看这阵势就知道,这不会是自发行为,背后必然有人指使。能在后面搞这种动作的,也不会是普通人,怕也是朝廷上一方大佬,自己夹在中间,反倒是不好做人了。

不管怎么说,毕竟是锦衣这个体系的人,如果办事不利,是逃避不开上官惩罚的,哪怕是硬着头皮,也只能继续苦撑下去。

一名力夫似乎是不留神,手上稍稍出了点问题,一口箱子摔在地上,箱盖掀动,里面装的东西滚出来。侵晨的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箱子里装的,并非想象中的银锭,而是一根根耀眼的金条。

刹那间,秀才们的喝骂声陷入了低谷,片刻之后,突然推到了顶端。一箱子金条,着就是活生生的罪证,去一次东南,练一次兵,回来就带了这么多黄金,如果说这样的是清官,又有谁肯信?国朝传统再一次发挥了作用,不管你做了多少事,只要发现你有问题,那么做的事,就全都要否定掉。

除了贪赃这个问题外,包括杀良冒功,掩败为胜,构陷无辜等等罪名,也全都在码头响起来。这些秀才们作为读书人,在民间威望极高,从他们嘴里说出来的事,即使没有证据,也容易获得百姓的认可,何况,那里确实放着黄金。即使一些锦衣卫都有些犹豫,自己这位长官,到底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

内心的动摇,反映在身体上,就是人墙也有点松动,有的书生已经高喊道:“冲过去,打开那些箱子,看看里面装的什么东西!”

这个提议立刻受到其他人的支持,书生们在这个时候,爆发了惊人的力量,人墙出现了松动,近而有溃散的趋势。

书生们得意的呐喊,受伤者的惨叫,以及呼啸而来的石头,在码头上形成了短暂的混乱,可是就在一切变的彻底混乱之前,忽然传来了一阵密集的脚步声,接着就是几声火铳。

一个尖利的声音响起“船上拉的是直输内帑的皇杠,谁吃了熊心豹胆,大白天敢劫杠,难道不要命了么?儿郎们,弓上弦,谁敢动那金子一下,就给咱家砍了!”

第九百零三章码头风云(下)

正直的书生们身后,出现了一群邪恶的士兵,盔甲鲜明,刀枪在手。在队伍的最前方,是一个身穿大红蟒袍手拿蝇甩的年轻宦官。中官里穿蟒的很多,不过能穿着大红跑出来的,在皇宫里,自然是有些势力的角色。

有人认的出来,这是皇宫里新近得宠太监张佐,在司礼监担任秉笔,据说还有资格问鼎掌印,立刻就有几名锦衣堂上官上前施礼,又问起他的来意。

“杨都督从东南,为万岁收了欠税五十万两,其中有三十万直入内帑,入内承运库。前面这些船上拉的,就是这批皇杠了,这些秀才公发的什么疯,大白天敢抢皇杠,难道不怕诛九族?你们是万岁的臣子,应该知道怎么做,谁敢动那金子一下,就给咱家剁了!”

原来,这些金子不是杨承祖的,而是万岁的内帑?在码头上看热闹的百姓听了这个消息后,脸上露出恍然的表情,还有一些人,则是表露出鄙夷的神色。

在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闲汉无赖,似乎有把这里发生的一切,随时向外扩散的准备,又或者想要推波助澜,把事态扩大。可是看到内廷出现之后,这些人也就不再说什么,悄悄的向头退去。

张佐带来的,都是腾骧四卫的禁军,他们是宫廷直属武装,又有保护皇杠这个大义名分,如果真的事态激化下去,即使砍人,也可能砍的理直气壮。那些书生们的正义之火,被单刀无情的扑灭,只能眼看着他们分开人群,来到那些箱笼之前,把物品保护个严实。

这时,又有成串的大车推过来,每部车上都插了一面写有杨记二字的小旗,而在大车之前,一个身穿大红大袖衫的美貌妇人立在前面,指挥这车队和工人上前,装运箱笼。

张佐身为内宦,即便是顺天府尹他也敢甩脸子,可是在这个妇人面前,却异常恭顺的上前打躬施礼“仙夫人,您这是过来,接杨大都督的?苗夫人,可曾来了?人在哪了,奴婢总要过去磕个头,免得失了礼数。”

在这码头四周的茶楼、茶棚、酒肆里,也很坐了一些生意人,他们长袖善舞,手眼通天,不少人都有着广泛的门路,对于这个妇人也不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