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野茶树啊,还至少是上千年的野茶树,这茶好啊。”陌铁生和庞大伯对望一眼,都是满眼惊喜。
“这老茶树上面出的茶就一定好吗?跟千年灵芝一样?”刘一流打了个比方,奇怪的问道。
“废话不是,加上你说的这颗茶树,全国估计也就那么两三颗,有一颗千年野茶树上出的茶曾经卖出过一两十万的高价,你说好还是不好?”陌铁生没好气的回答。
“是啊,是啊,这啥东西都是越老越好,你看那些古董,你再看看我们老哥几个,不都是这样吗?”甄无敌毫无底限的吹嘘道。
刘一流……那,我应该喊您爷爷呢?还是古董呢?
第225章 炒银针茶
11…1318:38:01225。第225章炒银针茶
这边刘一流还在腹诽甄无敌无底限的吹嘘,那边陌铁生一声大叫,“哎呀,不好。”
“咋了,这是。”刘一流发问道。
“你怎么连这些枝头的叶子都给摘了?”陌铁生一脸愤愤然。
“哦,嫩叶采的太麻烦,我看凑不满整个袋子,就薅了几把,好不容易才把袋子给装满了。”刘一流一听,我说啥大事呢,大叶子茶您不爱喝,不还有喜欢喝凉茶的无敌老爷子吗?让给他喝去。
“败家子儿,你个败家子儿,这叶子留着以后还能再出嫩芽儿呢?你把枝子都给弄没了。”陌铁生痛心疾首,心里在滴血。
“来,小陌,这儿有根上次他们从天坑带回来的木棒子,我用过,跟铁似的,又硬又结实。”甄无敌忙把旁边放的木棒递过去,充分体现了战友深情。
我去,这黑心的老头儿,还有上赶着递凶器的,刘一流唬的一个后跳,只差向后翻转三周半了,“老爷子,不能说带茶回来还挨揍吧,这搁哪儿也说不过去啊。”
“哎,是啊,不知者不怪啊,算了,也就是明年的茶少点吧,本身这千年野茶树出的茶就少,算了,不怪你。”陌铁生和庞大伯都痛惜的摇摇头,这还真不能怪刘一流,你说一个不懂茶的小子,能闻到香味知道这是茶就不错了,还指望什么?他要是啥都没带回来,你不连这点儿茶叶都弄不到?
“你看这茶叶卷起如同一根银针一般,紧实而挺直,叶片背后白毫显露,茶芽大小长短均匀,形如银针,内呈金黄色,这就是上好的银针的特征。银针茶又以洞庭湖君山所产最为出名,但闻其香气,此茶肯定会是其中的绝品。”庞大伯也对茶道有不浅的研究,拿起一把芽茶给刘一流和爱喝大叶子凉茶的甄无敌介绍道。
“是啊,将银针放入玻璃杯内,以沸水冲泡,这时茶叶在杯中一根根垂直立起,踊跃上冲,悬空竖立,继而上下游动,然后徐下沉,簇立杯底。军人视之谓“刀枪林立”,文人赞叹如“雨后春笋”,艺人偏说是“金菊怒放”。银针茶汁杏黄,香气清鲜,叶底明亮,又被人称作“琼浆玉液”。”陌铁生也是好一阵感叹,回味起茶的余香起来。
“得了,不跟你废话,我得赶快把这芽茶给制成茶叶,可别把香气都给散完了。”陌铁生一拍脑袋,说道。
我那个汗,您这说的,这茶叶在树上多久了都,要真是散完的话,好像不是您这一时半会儿就能捞得回来的吧。
说干就干,陌铁生开始洗锅炒茶,连甄无敌都没因为闲得无聊出去逛游,而是在旁边帮忙,他虽然不懂喝茶,可他听了半天,也知道这茶好啊,只要是好玩意儿,能少的了他甄大将军的份儿?就是不喝,带回去见人就吹嘘一番也还是可以的吧。他自然是得守在旁边不肯挪窝了。
这炒茶也是一个很讲究的工艺,可能也就只有农村还会沿袭人工炒茶的工艺,外面基本上都是用炒茶机工作。
有人可能会说,机器做得比手工好多了。其实不然,或许有不少产品机器的确比人工做得好,做得快。但炒茶刚好相反,人工炒制的茶叶一般都较完整、鲜亮,口感比较清纯,机器炒制茶型不是很好,并且因为不能控制轻重度会产生断裂或过火。当然,这也是机器不够成熟,不够完善的原因,或许有一天,机器的水平会超过手工制作。
在外面,也有人称为炒青。炒青是一个术语,是指在制作茶叶的过程中利用微火在锅中使茶叶痿凋的手法,通过人工的揉捻令茶叶水分快速蒸发,阻断了茶叶发酵的过程,并使茶汁的精华完全保留的工序。
“陌老哥应该熟手吧?要不我来帮你。”庞大伯说道,他怕陌铁生这年龄大了,手不稳一不小心将这么好的茶叶给炒坏了。
“放心吧!老弟,你老哥我就出生在茶叶之乡,从小就帮着父母炒过很多次了,这虽说以后参加革命没多少机会,这退下来之后也搞过好几次,手艺早就回来了,没事。”陌铁生笑道。他也知道扣子爷爷这是担心,同是爱茶之人,他理解。
“呵呵,那就好,来,老哥,一流负责生火,我帮你搓茶,你负责炒。”庞大伯说道。
“那我呢,那我干啥,我也要搞。”甄无敌一看急了,没我的事,等下我不好要啊,这必须得搞事儿。
“你?老班长,你帮着送柴火行不。”陌铁生一阵头疼,这老班长的脾性他最是清楚,可又不敢让他搞,这茶就这么点儿,要是不小心炒坏了,哭都没地儿哭去?
“只送柴火?那等会儿可有我的份儿?”甄无敌毫不掩饰自己的企图。
“有,有,肯定有,你只送柴火就成,等会儿你那一份儿肯定不能少。”陌铁生忙点头,只要他不捣乱就成。
“那行,那赶紧吧,还等啥,赶紧的。”甄无敌一听只要有就成,管他干啥呢,就是蹲旁边吹火也行啊。
陌铁生先大火热锅,时不时用手放在铁锅上面感受一下温度,见差不多了,才转为文火。
“好,这时候可以放茶了。”庞大伯说道。
陌铁生将茶叶倒入锅里面,用炒茶帚在锅中旋转炒拌。叶子跟着旋转翻动,均匀受热失水。这时要转得快,用力匀,结合抖散茶叶。过了两分钟的样子,陌铁生看叶质柔软,叶色暗绿,他让庞大伯再将火灭掉一点。又过了一会,看茶叶已经开始卷缩成一条条,手感有些黏,这时陌铁生赶紧用铲子铲起来,让扣子爷爷庞大伯拿出去搓。
搓茶主要就是让水分能快蒸发,而且令其更加柔软,具有可塑姓。扣子爷爷庞大伯一边揉捻,还一边用风扇在边上吹。揉捻了几遍,这时候散发热气的茶叶基本冷却,但没有完全冷却,庞大伯又端回去,让陌铁生继续炒。
一共需要炒三遍,各个地方可能不大一样。经常炒茶的人就会有这样的说法:第一锅满锅旋,第二锅带把劲,第三锅钻把子。
这三锅的温度是一次递减的,很容易记牢。最后,不能完全炒干,三四成干就行了。剩下的就留在锅里面,利用余热蒸干。一下子炒干,火候是很难控制的,可能就会炒焦茶叶。利用余热就没有这个担心,不怕炒焦。
“嗯!差不多了,留在锅里面就行。”陌铁生微微喘气说道。这年龄大了,炒茶还是颇费体力的。
庞大伯忙将灶里面的火全灭了,连火炭都弄开大部分。
一股茶的清香传来,沁人心脾,让人闻着就觉得精神一震。“这茶果真是好茶,这次有福了。”陌铁生遮掩不住脸上的喜色。
“那是,对了,这茶刚才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