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碎语,难道还少了?”
二郎说完之后,顿了顿,到底没想着让谢笙做出任何回答。
其实二郎自己也承认,谢笙的做法才是最正确的。
“瞧我,你进宫这么些时候了,我却还忘了带你去见母后,这可真是,”二郎有些懊恼,“若是被母后知道了,只怕是要说咱们的。”
“无妨,咱们这就过去便是,”谢笙和二郎一道起身。
谢笙问:“娘娘如今可还是在后殿住着?”
二郎点了点头:“母后说大典未成,到底不能名正言顺。”
凤仪宫早已经收拾齐整,只等着朱皇后这个主人入住。
虽然只差了一日,朱皇后现在也仍然是住在皇帝的隔间的,等到明日宣旨之后,朱皇后就要彻底迁宫了。到了那时,谢笙就不好往后宫里头去了。
对于名正言顺这个解释,谢笙其实是有些不信的。他更乐于相信,是朱皇后想要抓紧最后的一点时间,和皇帝多多相处。
一旦搬进凤仪宫,不管两所宫殿有多么接近,到底是不如现在亲近。如今皇帝还能毫不迟疑的相信朱皇后母子,若是日后有人特意挑拨呢?
谢笙到时,朱皇后才刚刚换下明日大典要穿的衣裳。许是因为全套的衣裳太重太累,发冠也压得人头皮难受,朱皇后便索性倚在榻上,将头发拆散了,任由身边伺候的人帮她按摩。
察觉到有人进门,朱皇后懒懒的看了一眼。等发现是谢笙进宫,朱皇后脸上也添了几分笑颜。
朱皇后制止了身后丫鬟的动作,同谢笙笑道:“在那边傻站着做什么,还不快过来。”
谢笙赶忙上前,和二郎一同行礼。
“什么时候在我面前也如此客气了?还不快起来,”朱王妃仔细端详了一番谢笙的面孔,才对他道,“听说你和温家的小姐走得很近?”
谢笙也不扭捏,直接点了头。
“我觉得她是一个好女孩,虽然这会儿还早……”
“只要是真心喜欢上了,又有什么关系,”朱皇后紧接着道,“原先我还头疼要给你挑什么样的女孩子,没想到你自己就先看上了一个。”
说起这话,朱皇后不由得轻笑起来。
“我当初就觉得她和你有缘,没想到,这缘分竟然来的这么快。”
朱王妃拉着谢笙的手,劝诫道。
“不过小满你到底还是要以科举为重,辛苦了这么些年,总要一博。”
“姑姑你就放心,”谢笙道,“这会儿还早呢,便是想要求娶人家的姑娘,我也得拿出些成绩来才是。”
朱皇后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你自己有分寸便好。明日你可还进宫?”
谢笙摇了摇头道:“明儿我得留在家里。”
谢笙身上除了皇子伴读之外,还真没什么名头,自然也就不必出席了。
朱王妃听了这话,有些遗憾,轻轻叹了口气。不过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做法,她也是有了心理准备的。
“外头太阳可好?咱们在院子里走走,”朱王妃又拉了二郎的手,借着两人的力站了起来。
她慢慢走向了门口,却在进入阳光的范围之前停下了脚步。
第122章 更新
“娘娘?”谢笙偏了偏头; 对于朱皇后停下脚步的事情有些奇怪。
“这走出去; 会是什么呢?”朱皇后看着门外白雪,面上若有所思。
二郎一时陷入沉默; 谢笙下意识的回答道:“自然是光。”
谢笙说完这句,才反应过来,朱皇后想要问的; 可不是如今下一只脚走出去,会遇到什么。
谢笙心里有些懊恼,却也还是面不改色,只当自己方才是什么也不明白一样。
不就是装傻吗,和谢侯学一学也就是了; 毕竟是父子总归是一脉相承。
朱王妃听了谢笙的回答; 有些意外; 却又觉得满意。
“正是这样呢,”朱皇后慢条斯理的道; “如今走出去; 可不就是走进了光里吗。在屋子里呆的久了; 竟然连这点子常识都忘了个干净。”
谢笙敢肯定,朱皇后说的光,和自己先前的肯定不是一个意思; 不过谢笙方才的回答让她满意了是真的。
朱皇后继续向前走了一步,踏入了冬日的暖阳里。
等到走在回家的路上,谢笙才慢慢的去想方才发生的事。
明日就是封后大典,朱皇后多年努力即将得到回报; 她原本是该高兴的,可她心里却有些踌躇。
不过这也不怪朱皇后,一个人若是一直努力的追求什么,定会在注定即将达成的前一夜有些患得患失的。若要解除这样的状态也不难,等什么事情来牵住朱皇后的注意力,她自然就不会这么想了。
等回了家中,谢笙在书房坐下,捧墨才悄悄的问谢笙:“少爷,明儿您真不去观礼啊?”
“不去,”谢笙回答得没有半点迟疑。末了,他又问捧墨,“怎么又突然问起这个。”
“还不是云伴读身边的小厮,”捧墨道,“少爷您方才和云伴读错开了,并没见着他,不过他身边的小厮给我说云伴读会陪在六殿下身边观礼。”
捧墨悄悄看了谢笙一眼,没再说下去。
不过即便捧墨不说,谢笙也能猜到,云哲的小厮不会有什么好态度。
“你和他计较什么,”谢笙道,“爹娘大哥都进了宫,我自然要留在家里,不然还能任由两个姐姐自个儿呆着不成?”
捧墨闻言忙道:“自然是护着两位小姐更重要些。”
等捧墨下去了,谢笙的手指在桌面上随意的敲击着。
谢笙之所以不愿意进宫,不是说他没这个资格,而是他心里有些不太好的预感。
打从皇帝要册封朱皇后开始,这么长时间过去,竟然没有一方势力有任何动作。
高家除了先前闹的那一出之外,就完全安静了下来。谢笙可不相信这是皇帝的弹压起了效果。高家既然能在那样的情况下,同时在各家门前设局,就不可能没有其他的能量。
当初说那个孩子已经被找到,并且送回了高家。可是那个孩子真的是送对了的吗?
“真是阴谋诡计看得多了,竟然连这些明明白白的东西,都心存怀疑起来,”谢笙长叹了口气。
不过撇开高家,便是淑妃贤妃一脉,也不该这么安静才是。
“心存怀疑是好事,不过怀疑过了头就不好了,”谢侯从外头走了进来,显然是听见了谢笙方才的那句话。
谢笙赶忙站了起来:“爹。”
谢笙看了外头一眼:“爹您过来了,他们也不知道禀报一声。”
“是我叫他们不必进来的,”谢侯毫不客气的坐到了谢笙方才的位置上。
“你和娘娘说了你明日不进宫的事?”
谢笙点了点头道:“六殿下今儿问起来,我就照实说了。”
“在家里看着,也未必是什么轻松的差事,”谢侯意有所指道,“叫人收拾收拾,我叫人送你们去庄子上。”
“爹,是出了什么事?”谢笙立刻想到,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否则谢侯绝对不会在这样的时候说什么送他们到庄子上的话的。
“我收到了一个消息,”谢侯脸上神色有些严肃,“你在京中待着,还未必比城外安全。”
谢笙不自觉走了两步:“可我倒觉得,城外才是最不安全的。”
“若是呆在城里,咱们府上的府兵有不少都是练家子,再加上那些人不敢在城里做太大的恶事,只要我们守好门户即可。”
“可要是去了城外,一旦出了什么事情,连叫个人回来报信都难上加难。更不要说像城内一样如指臂使了。”
谢侯定定的看着谢笙,直到看到他面上的坚定,才满意的笑了起来:“既然你已经打定了主意,那就这么去做。”
“可是爹,你还没告诉我到底是接到了什么消息呢,”谢笙是很高兴谢侯对他的肯定,可这说话留一半,也实在不是什么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