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面对未来,你准备好了吗(2)
《2006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薪酬调查报告》显示,2006届北京高校毕业生的平均起点工资为2262。31元,近三分之二毕业生的起点工资在2000元以下,近四分之一毕业生起点工资在1000元以下;最高起点工资为22500元,最低起点工资则只有150元,相差150倍。
数字也许是枯燥的,但数字所反映的现实往往耐人寻味。相信大多数人看到这样的调查报告时,最渴望了解的事情就是,那个月薪150元的大学毕业生到底是谁,他从哪所高校毕业,学的什么专业,又是什么样的单位聘用了他。一个大学生花父母的积蓄完成学业之后,却拿着150元的月薪走上社会,这样的就业现状到底该怎样形容呢?无论如何,恐怕摆脱不了一点悲哀和无奈吧。
现实如此残酷,但我们中的许多人却依然缺乏斗志和上进心。看看我们中的大多数是怎么做的吧:期末考试时,我们舞弊成风,以此换取看上去光鲜的成绩和几百到上千元不等的奖学金;四六级考试时,我们热衷于买答案,请枪手;我们宁愿躺在被窝里睡大觉也不愿意去上课,我们宁愿将大把大把的时间耗费在网络游戏和无聊的约会上也不愿意静下心来看一本书……
不妨问问自己:上大学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虽然简单,却是生活在大学的我们必须正确回答的问题,不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就不会有高质量的、丰富的大学生活。我的观点是,上大学读书学习,就是为了学本领,是为未来很好的生存做准备的。这听起来似乎是每一个人都明白的道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认真对待考试呢?为什么还要抄袭呢?你可以买来证书,但你买不来能力和本领。未来生命的尊严不是靠文凭和证书来维护的,而是依靠你切实的本领。
凭什么去从容面对你的未来
这是一个到处充满着残酷竞争的社会,如果在大学时代浑浑噩噩,缺乏竞争意识和生存意识,那么,毕业之时就是失业之刻。观察大自然就会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农村里的小猫小狗生下来后经常在一起厮打,这是干什么?是在培养和锻炼自己的生存能力,待到几个月后,它们自己就可以寻找足够的食物来维系生存。小猫小狗能活多长时间,大致也就是20年,然而他们学习本领的时间却不到一年,仅占它生命的1/20,而我们从生下来开始算,却用了近生命1/4的时间在做这个准备。大学四年是我们学习本领的最后四年,想想离开学校的那一刻,对比一下自然界的生命表现,我们准备好了吗?
第5节:面对未来,你准备好了吗(3)
如果你不想在毕业时四处碰壁,如果你想从容地面对自己的未来,那么,就好好利用大学四年,好好培养自己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吧。到毕业时,你应该具备下面这些能力和素质:
一、自我决策能力
自我决策能力是一个人能否独立思考,果断处事和独立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对于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面临求职择业,别人的意见和忠告各种各样,最终要靠自己决定,这就是对自我决策能力的一次检验。在未来的工作中,每一件事情每一个问题以及它们的变化进展都不可能像在学校那样有老师给你作指导,而必须靠自己迅速作出决定,及时予以处理。因此,具有良好的自我决策能力对大学生就业是十分重要的。
二、适应社会能力
从高中步入大学,从大学步入社会,我们的生活一直在变化,唯有不断地适应变化着的生活和变化着的社会,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对社会、对环境的适应,是主动的、积极的适应,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对困难的反映,更不是对消极现象的认同,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向社会后才能尽可能地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操作能力是人们知识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凭藉,是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其作用的发挥。比如,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丰富的知识还是不够的,还要有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应注意克服只注重理论学习,而轻视实践操作的倾向。一个大学毕业生如果在实践操作上有过硬的本领,一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仍以教师这个职业为例,许多用人学校在挑选毕业生时,往往注重的是毕业生的试讲能力和试讲效果,而不只是他们的专业考试成绩。
四、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感情的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一个人要想让别人了解你,重视你,更好地发挥你自己的才能,其前提就是要有表现自己的能力。要准确表现自己,就离不开出色的表达能力。不仅在参加工作走向社会后,会立即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而且,在求职择业的时候就会有深切的感受。比如撰写求职信、自荐信、个人材料,回答招聘人员提问,接受用人单位的面试等,第一个环节都需要较强的表达能力。
第6节:面对未来,你准备好了吗(4)
五、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实际上就是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社会上的人际关系远不如学校中的同学、师生关系那么简单。大学生步入社会后,要与各种各样的人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能否正确、有效地处理、协调好工作生活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不仅影响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状况,而且影响着他的工作效能、心理健康、生活的愉快和事业的成就。因此,大学生自觉地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非常重要。
六、组织管理能力
虽然不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会从事管理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每个从业者都会不同程度地需要组织管理才能,现代社会职业表明,不仅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组织管理才能,其它专业人员也应当具备。随着时代的发展,纯〃书生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在挑选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在同等条件下,往往会优先考虑那些曾担任过学生干部,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正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
第7节:你拿什么来提升招聘方需要的";学力";(1)
● 你拿什么来提升招聘方需要的〃学力〃
曾经,我国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地认同和赞誉,但是,近些年,大学生的心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媒体上大肆渲染的一些速成例子,如70后的丁磊、陈天桥,80后的李想、茅侃侃等,让大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想像这些成功的先驱一样,不经过努力攀登,就直接坐上电缆车登上山顶。有许多大学生梦想在毕业后就立即能做〃经理〃、〃老板〃,还有许多大学生入学时直接选择了〃管理〃专业,因为他们认为从这样的专业毕业后马上就可以成为企业的管理者。
一位负责招聘的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因为工作需要,在招聘时我会问一些大学课程的基础知识,例如对于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我会问冒泡排序的算法、设计关系数据库的注意事项,但是很多应聘者在提示下也想不起来,我不知道是我的要求高,还是目前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就是这样?〃
可惜,用人单位对学力的重视并没有引起大学生们的重视,不少大学生为了将来找工作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