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海军部的委托,弗洛德制造了一条排水量为1吨的“不屈”号模型,在试验水槽中进行稳性试验。试验报告指出,试验的目的在于检验“不屈”号在无防护的首尾段水密舱遭到破坏后的情况,以及是否会导致军舰倾覆。试验证明,在严峻的海况下或者是里德所指出的各种战损情况下,甚至是中央装甲堡下方的双层舰底之间发生破损而导致进水,“不屈”号的现有设计依然能保持舰体的平稳与不沉。满足当初海军部在9071年所提出的稳性要求。同时,通过在舰内增设防摇水舱,可以将舰体破损引起的进水引入防摇水舱,可以进一步减少军舰倾覆的危险。但在此极限情况下,也应该尽快返航修理。
另外,对于里德最关心的问题,即软木结构的抗打击能力问题,该份报告的评论是:由于波涛汹涌造成军舰的摇晃,煤烟弥漫的干扰,以及准确判断距离和风向、风速的困难。大量的集中命中弹可能性很小。但即使如此,尽管炮弹在软木中爆炸确实破坏力较大。但对于轻质结构的话,炮弹会在击中后1/150秒内爆炸,除非是以大倾角入射。否则在此期间炮弹将已穿透舰体6至10英尺,即已经穿透软木层而在帆布和麻絮混合层中爆炸,这将大大减轻爆炸的威力,避免对软木层造成摧毁性的破坏和波及相邻的水密隔舱。在炮艇“荨麻”号上用64磅炮弹证明了这一点。而且,水密隔舱的抗打击效果很好,如果配合各水密门严格关闭。将可以提供较好的抗沉性。因此,现有的设计形式是可以放心的。
如果以为这样就可以让里德和他的支持者们住口,这可就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当这份报告在12月一公布,里德马上指责这只是海军部用来掩盖错误的遮羞布,“是用罪恶和欺骗去写成的”。《泰晤士报》的文章也声称:“如果说这条船是安全的,只能是对手的射击技术太差劲。”而支持这份报告的海军部设计委员会成员托玛斯?巴塞尔的回应是:“乡巴佬……就少为海军部的事情操心吧。”
就这样,这场争论一直持续到9078年的1月。《泰晤士报》再次号召成立一个独立委员会去评估“不屈”的设计方案。对此,后来担任海军军械总监和海军大臣的汉密尔顿表示:“既然是人造出来的船,在遇到极端性的打击下当然会被摧毁。但在面对那些目前我们可知的火力攻击下,我相信她是扛得住的。”
这次争论持续了这么久,原因在于:经过“船长”号倾覆事件,海军主力舰的安全性成为一个在社会上容易受到关注的问题,海军部的公信力也因此受到舆论与公众的怀疑。因此,当里德将这个问题在社会上公开后,引起的轩然大波是可以预料到的。在这种情况下,由一个权威人士去匡清疑团、作出一个公正的论断就显得非常必要。
当年在“船长”号倾覆之后,海军部马上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去评估海军舰只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很多过去的设计理念得到重新的检验,同时也催生出象弗洛德对船舶稳性的研究等一系列新的工程学理论。因此,凭着多年研究的积累,弗洛德无疑是这方面的权威人士。但尽管他不是海军部的职员,他却是受海军部的委托去检验“不屈”的设计方案,而且他的研究伙伴约瑟夫?沃尔勒曾经是海军部设计委员会的成员,因此弗洛德也同样落下被人怀疑讨好海军部、掩盖事实真相的话柄。(未完待续。)
PS: 三岁的儿子从幼儿园回来气呼呼的对我说:“爸爸,老师一点都不好,总是凶我,中午还不拍拍我睡觉。”
我:“老师不可能像妈妈一样照顾那么多人的,你要听话。”
儿子:“让老师和妈妈换换就好了,妈妈每天在幼儿园陪我,老师在家陪爸爸睡觉。”
想想竟然有点激动呢。????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六百章巡海密使
而对于里德,他当然是基于他自己的知识去质疑首尾无防护的设计思路,但他过于激烈的言辞,也招致了人们对他挑起这场争论的居心的怀疑。
里德一直回避与其他船舶设计专业人士面对面打交道,在他们面前时一般都避免谈论海军部的军舰设计政策。但在舆论界或者不明就里的听众面前,却是极尽豪言壮语、滔滔不绝,以至有时会讲出一些不合逻辑或者不合实际的过头话。
后人对他的评价是,在离开海军部、不再主导英国主力舰设计之后,他一直在公众场合炫耀他的声望和他对各种军舰设计的评论,以此希望有朝一日重新为海军部所接纳。因此,也难怪对他的这份心思多少有所洞察的巴纳贝对此耿耿于怀。
这场论战多少与十年前那场关于“船长”的争论相似。但幸运的是,不同之处在于,这次论战没有象上次那样被提升到成为政治党派之间的争斗,而导致最后达成一个错误的决定。同时,这次论战的可取之处在于,尽管也搀杂了一些推测与臆想,但双方基本上都是基于事实去争论。
另外,海军部本身对“不屈”号的设计方案经过严格的论证,证明她是安全和符合要求的,没有象设计“船长”号时那样含糊回避问题。
从这时起,集中防御、首尾无防护的这种设计方式从此成为英国战列舰的设计潮流。
在9073年6月,巴纳贝在向休斯顿?斯图尔特描述“不屈”号时,是设想她将服役于欧洲周边水域,可以在英吉利海峡、地中海和波罗的海遂行战斗任务即可。所以,在这种任务背景下,军舰应该具备快速性而可以适当忽略续航力,也就是主要动力来源是蒸汽机。
巴纳贝表示,象“玛纳卡”号和“英仙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