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不屈”号上的训练
“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吴?”克莱门特奇怪的问道。
“请看这个,克莱门特先生,这是我在你给我的那朵花里发现的。”吴应科取出了那枚金指环,递到了克莱门特的面前。
克莱门特面上变色,他跌跌撞撞的走到一株植物前,又摘下了一朵未开的花,剥开了花瓣,拨开了里面的花蕊。
花蕊当中,是一枚人的牙齿。
“你说的对!吴!我们赶紧离开这里!”克莱门特扔掉了手中的花,转身向海岸的方向跑去。吴应科一边紧随着他,一边警惕的望着身后。
不知怎么,他总有一种危险渐渐临近的感觉!
就在二人即将跑出树林之际,吴应科突然觉得脚下被什么东西给绊了一下,他一下子摔倒在地,而就在他想要重新站起来时,却发现有什么东西缠绕住了自己的身体。
吴应科低下头一看,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地上伸出了大量的绿色的有如藤蔓一样的细小枝条!
这些枝条好象是活的一般,快速的缠住了他的双脚,吴应科一愣神之际,不知从哪里伸过来一根粗大的枝条,卷住了他的身子。
吴应科闪电般的拔出了腰间的左轮手枪,对准枝条便扣动了扳机。
“砰!”左轮手枪的枪口喷出一团火苗,枝条被打断了,吴应科用力甩开它们,奋力向前跑去。
听到了枪声,克莱门特知道吴应科遇到了危险,返身向吴应科跑来,看到吴应科的状况,他满脸震恐,一下子抽出了双筒猎枪。他举枪正要向一根伸向吴应科的粗大枝条射击,却冷不防被另一根较细的枝条缠住了手腕,这一枪便没有打出去,而又一根枝条伸了过来,象是知道他手中的枪是个威胁。竟然迅速的缠住了枪身,生生的将枪从克莱门特手中夺走了!
吴应科看到克莱门特也身陷险境,心中发急,正要继续开枪。身上和腿上却传来了阵阵刺痛,缠住他的枝条似乎伸出了许多尖刺,刺进了他的皮肤。
身上的刺痛一瞬间便消失了,吴应科正自惊疑间,却感到头一阵晕眩。身体四肢也变得分外沉重起来。
无边的睡意袭来,他渐渐的停止了挣扎,闭上了眼睛。
他最后听到的,是克莱门特的嘶吼叫骂声……
这是哪里?
黑暗中,一道亮光渐渐的升起。
吴应科惊讶的看到,是那枚金指环在发着光。
“谢谢你。”指环在说话。
“谢我?谢我什么?”吴应科听到是一个轻柔甜美的女声,不由得一愣。
“你将有一个美丽而富有的妻子,她本来是别人的未婚妻,但在你度过最危险的时刻之后,将成为你的妻子。陪伴你走过一生。你要好好的爱她,珍惜她。”
“你在说什么啊……”
“我走了,记住我的话,我们以后还会再见的。”
指环消失了。
吴应科正自奇怪,突然一声尖厉的哨声传来,让他吓了一跳。
万恶的起床哨……
梦境全部消失,吴应科揉了揉眼睛,才一睁眼,便看到值更军官带着龙虾兵闯了进来。
“起床!都起床!”值更军官厉声喝道。
尽管还有些迷糊,但是吴应科还是以无比麻利的动作先于同伴起身。来到甲板上出操。
“看他们的样子,真的象是一株株豆芽菜。”
杰利科看了身后的乔治王子一眼,微笑着说道,故意让身边的陈伟听见。
陈伟似乎没有听到杰利科的话。他的目光,一直在这些来自于自己的另一个祖国大乾帝国的海军学生们身上来回扫视。
这时,舰长费希尔开始了训话。
“……谁都想在家过好日子,可我的‘不屈’号上要的是最优秀的水兵!有人说‘不屈’号的淘汰率最高,我却要说,我这位舰长因此而感到骄傲!在皇家海军中。没几个舰长敢说他的水兵都是十里挑一甚至百里挑一的!因为‘不屈’号是皇家海军最先进最强大的战舰!她的水兵必须是最优秀的!她的水兵是皇家海军的利刃!无论是模拟的,还是真实的战争,我们都会冲在最前面!我的口号是:训练!训练!再训练!直到战争到来的那一天!”
在训话结束之后,便是艰苦的训练了。
在这个沸沸扬扬的早晨,“不屈”号满载着遥远的东方古国第一批海军学子的希望和梦想,乘风破浪的驶向大海。
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柯利弗:《“不屈”号随行记》:
“3月12日,皇家海军最先进和最强大的‘不屈’号战列舰出海训练。笔者全过程参加了演习和接待来访工作,对英国海军军人在风浪中锤炼官兵意志的做法深有感触。”
“‘不屈’号到达西班牙时,舰艇已经在海上航行一个多月了,但丝毫看不出官兵的疲惫和烦躁。在采访中,我们多次听到英国海军官兵说:‘当海军就是要在大洋上。’‘出海不分时间长短,战斗中没有官大官小。’……由此可以看出献身海洋、为国从军的思想在英国军人中已经深入人心。
“‘海军的舞台在海洋。’从‘不屈’号一个多月的远航看,他们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从正常航行到演习都是在海上完成计划、动员、演练到合成的,也就是说他们是让战舰随时运动在海上。‘只有紧绷弓弦,才能随时射出箭头’,‘只有海上待战,才能先敌攻击’。海上待战,是未来海战的要求,每一个军人的意识、行动都要处于临战状态,和平麻痹、贪图安逸的思想要不得,‘急用现学’,甚至毫无准备更是贻害无穷。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进港的时候,人们注意到,这艘英国军舰的外壳油漆有些斑驳。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上万海里长途跋涉,几经狂风恶浪蹂躏,军舰被打掉油漆。甚至打折桅杆都是十分正常的事,实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或者有意掩饰。”
“走进‘不屈’号的舱室、战位,我惊奇地发现一切整洁明快、简洁有序。每一个开关、每一个把手都十分坚固耐用。我注意到英国海军水兵的床铺上有一个可移动的小梯子,而不是像我们有的舰艇随便抓个什么攀上去,桌子、椅子等四角都是圆形,橱柜门把手大多是木制材料,美观安全;战位里机械、仪表等多是箱装体。很少裸露在外面,不会出现磕磕绊绊、碰碰划划的事。总之,舰上的装备和设施一切从有利于实战、有利于生活出发。”
“观摩‘不屈’号的灭火操练前后20多分钟,没有几个口令,由队长带领5人,首先探明火源,同时拉响警报,2人关闭邻近舱室门,然后开始灭火。想一想,他们做的很有道理:没有探明火源。人不能盲目冲进去,做无谓牺牲;先拉响警报,既让别人注意,又是请求支援;关闭邻近舱室是为了防止火势蔓延,减小更大损失。整个过程没有整齐划一的动作,更不需要喊口令、背口令,却实在、管用。”
“接触中我们了解到英国海军无论新兵上舰、学员上岗,都强调要在海上、风浪中见习、考核,不搞练为看。只要条令上规定的,战争中需要的。不论官职大小,都要干得十分出色,让海上风浪、让演习、让未来战争检验。‘不屈’号的平日考核更是严格,使训练出的每个人都能成为合格的水兵。”
“英国海军十分注重运用激励的手段鼓舞士气。激发官兵献身海军的热情。军舰的走廊上张贴着英国海军著名将领纳尔逊勋爵的画像、各种条例规定以及本舰先进人物的名字等。在与‘不屈’号官兵的交谈中,大家都谈到:我们是自愿到海军服役的。有人因为喜欢读书,海军能免费提供一些教育;有人因为喜欢旅游,当水兵可以周游世界……虽然想法五花八门,但大家都愿意上军舰,对海上生活适应、习惯和热爱。”
“英国海军军官十分注重荣誉和经历。他们的胸前佩带着各种徽章,有的是参战的功章,有的是参加演习、完成重大训练任务的奖章,每每问起,他们都会自豪地给你讲一番属于他们自己的传奇。在采访中,几乎每一位官兵都为能参加这次远航演习而自豪,特别是一些直接参与方案制订、与演习课题有直接联系的年轻军官,兴奋之情更是难以言表,他们认为这是海军生涯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由此我想到,传统熏陶、楷模感召、精神奖励等,也是美国军人的光荣传统,我们应该象英国人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