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后啊,就做个赵佗吧。
这是张献忠目前现阶段最大的目标了。
++++
天下****不休,可是吴三桂却管不了那么多。
在地图上绕了一大圈,最终仕途上总算是坐上了梦寐以求的蓟辽督师。
可是这种美满高兴的心情还没持续十天,等吴三桂到了辽东以后,才发现自己变成了估价寡人。
朱常渊的那些属下。在他被皇帝鸩杀以后,全部跑了,不但跑了,还带着兵跑了。本来雄纠纠气昂昂的二十万辽东大军。如君剩下的不足两万。
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辽东几乎所有的城池,都没有守将,大门开的大大滴。
辽东原有的所有机械设备,除了那一条不能运走的阜锦铁路之外。全部被孔和、严宏他们运走,就连火车头和火车的车厢都不例外。
关键是,锦州城啊,以前好好的一个城市,现在尼玛变成了一个空荡荡的大院墙,里面连半个房子都没有。
“朱常渊!”吴三桂简直要把朱常渊祖宗十八代骂了个遍。
可惜,并没有设么卵用。
好在他在辽东本来就根基比较深,打出朝廷的旗号以后,又迅速的招募了三万兵卒,分兵把手在山海关、锦州、宁远、沈阳、辽阳、四平等这些大一点的城池。
小一点的城池,如大凌河军屯、松山、杏山、高家堡之流,一个兵毛也看不到。
仅仅三万人,就要固守整个辽东,难度可想而知,就连最大的城市沈阳,守军都不足六千,捉襟见肘可想而知。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不但没有收到朝廷的任何资助,反倒还被崔兵。没错,朝廷朝他要兵,让他一个月之内凑齐五万大军,发往山西镇守。
为什么,因为李自成已经打下了长安府,因为山西巡抚孙传庭已经为国捐躯。因为贼兵马山引兵北上、鼓噪东行。
就在吴三桂挖空心思想着怎么在没有钱的情况下能够在辽东多征点兵的时候,又一个坏消息传到了宁远城的蓟辽督师府。
“多铎率军从辽北卷土重来,一举攻破四平,现在正带领五万大军,直扑沈阳。”一名斥候站在吴三桂的面前,气喘吁吁的汇报道。
“不可能!”吴三桂要疯了,“之前朱常渊将他们驱逐出了辽东之地,多尔衮连骑兵加步兵也不到三万,如今哪里来的五万人?”
“回大都督!”斥候几乎不敢看吴三桂愤怒的眼睛,说道:“这五万人中,大部分是蒙古人!”
“回访吧!”
许久之后,吴三桂才从震惊中醒过来,队面前的斥候说道:“传令下去,锦州、宁远以及阜新之兵,全部收缩回山海关,务必保住这大明最后的防线。”
“是!”斥候出去,吴三桂颓然的坐到凳子上,给崇祯皇帝写了一封奏疏,奏明情况。
。。。。
“坏了!”崇祯皇帝接到李自成占领陕西,孙传庭战死的消息之后,一屁股坐倒在龙椅之上,第一时间想的不是亡国灭种,而是他的名声:“千秋之下,朕必骂名滚滚!”
他想到了很多种结局,做好了各种辽东朱常渊旧部反叛的准备和应对措施,可是,他偏偏没有想到,问题会第一时间出在陕西这个地方,而且会来的那么凶猛那么快。
李自成采用了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就占领了陕西全境,杀死了孙传庭,而他打的口号,正是给朱常渊报仇。
这一下,不管朱常渊是奸臣,还是重臣,杀了他之后马上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果,只能说明有个问题,他杀错了,他这个皇帝错了。
至于说朱常渊被鸩杀说成暴毙,那就是骗小孩的把戏,是为了暂时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崇祯从来都没有指望能够瞒住别人。
常渊死、陕地人怒而起!这是一个即便当时当世的史学家都无法避开的史实。
“朕真的不该杀死延明王么?是朕杀错了么?”崇祯反反复复的说着这句话,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