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1 / 2)

>才能形成不同的光束,否则的话,被分离成不同颜色的,就看不到这样的美景了。

另外,照射角度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因此,要想看到火彩虹这样的奇观是非常难得的,如果有人足够幸运的话,一生能见到一两次也说不定。也正因为如此,关于火彩虹的图片记载是非常少的。迄今为止,人们看到的多是2006年6月3日,在美国爱达荷州北部捕捉到的图片。当时在周围近两千平方千米的区域内,火彩虹景象差不多持续出现了近1个小时,可以说,当时能看到这一景观的人都是非常幸运的。

正是因为火彩虹可遇而不可求,人们就给这一现象蒙上了一种神秘的色彩,甚至有的人会说,这样的彩虹是邪恶的精灵鬼怪搞出来的,这样才能阻止人们去窥视天空的秘密。虽然这纯属无稽之谈,但是也足以证明它的奇特。

异常诡异的月虹

下雨之后看到彩虹本是一件平常的事情,但是在漆黑的夜里,伴随幽暗的月光,看到这种模糊的光晕,会让人不由得有一种颤抖的感觉,虽然也比较美丽,但是却非常诡异,这在中国古人看来,是不祥的征兆。

撇开这些,来看月虹。其实月虹还有几个不同的名字,如黑夜彩虹、黑虹,都表明了它出现的时间是在晚上。这种奇特的自然现象是由于月照所产生的,由于月亮本身的亮度就不够,所以月虹显得比较朦胧。

这种天气现象的出现同样也是需要比较严苛的条件的,要有明亮的月光,大气中要有适当的云雨滴,这些云雨滴要像三棱镜一样折射分解月光,其他各种条件也要适当,因此,月虹的出现也是非常罕见的。

想一想,在黑黑的夜幕中,一轮明月,挂着一道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的彩虹,足够震撼了。

可怕的“黑太阳”

你见过黑色的太阳吗?显然没有。或许你知道太阳黑子,但是“黑太阳”应该是不会有的。不过不用奇怪,这里的“黑太阳”并不是天空中的那个太阳,而是对丹麦一种独特的自然现象的称呼,成千上万的星椋鸟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黑压压一片,足有遮挡太阳的趋势,这才有了这一不伦不类的称呼。

铺天盖地而来的鸟群

或许你在电影中看到过这样的镜头:一大群蜜蜂、马蜂乌泱泱而至,遮天蔽日,令人感觉万分恐惧。实际上,这并不是空想,说不定导演的这些创意都来自于丹麦“黑太阳”的启发呢。

在丹麦,每年的3月到4月中旬,几乎每天都会看到这样的景观。你看吧,大约在日落前半个小时,从各个方向会飞起数以百万计的欧洲星椋鸟(就是八哥),它们在空中成群结队,都往这一个方向飞来,就好像不同的编队都要来报道一般。有时候,它们在空中会摆出各种各样的群体形状。站在地面上,抬头仰望,就好像是成群的黄蜂,黑压压、密密麻麻的,好像有什么重大事情需要倾巢出动一般,真是遮天蔽日,于是当地人就称这种现象为“黑太阳”。

令人惊奇的是,这种现象只会在丹麦出现,每年的这个时候,星椋鸟都会从南部蜂拥而来,白天里在草地上寻找食物,到了晚上,就栖息在芦苇丛中。至于这些星椋鸟为什么会有这样固定的“聚会”,就连动物学家们也无法做出明确的解释,只能说是生活习性所致。

虽然无法解释原因,但是它们的飞行壮举还是值得研究的。它们就好像在执行什么任务,它们的队形妙不可言,在领头鸟的带领之下,能够快速地聚集在一起飞行,并且发出叫声。它们的飞行速度能够达到32千米/时,而且,很少会发生碰撞事件,整个飞行都是井然有序的。

科学家们根据研究发现,星椋鸟具有令人惊讶的空间意识,它们为了保证能够聚集在一起,采取的策略是每只鸟跟踪另外7只鸟,这样既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又能保证飞行队形的整齐性。

星椋鸟“出访”苏格兰

虽然说像“黑太阳”这样固定的现象只会出现在丹麦,但也并不阻碍星椋鸟们出访别的国家,在2008年11月,就有大批的星椋鸟出现在了苏格兰边境小镇格里特纳格林。当时有数百万只的星椋鸟飞临这个小镇,寻找它们的栖息之地,当地已是快日落时分,在夕阳的映照下,整个场景显得更为显眼。

当时,有数百万名观众目睹了这一黄昏时分的奇观,这种飞行让大家都看呆了,很多人都停下来抬头观望。由于鸟群数目太过庞大,遮天蔽日,使得人们的视线受到阻挡,很多司机都被要求停下车来,以免发生意外。在场的人都惊呼,能够看到这样的自然奇观真是太棒了,它们的队形太漂亮了,甚至有人感叹说,这比好莱坞特技的效果还要好。

不过令人担忧的是,近25年来,星椋鸟的数量急剧下降,到现在已经少了将近一半,如今这种鸟类已经作为濒危物种,被列入了保护名单。如果这样的情况再继续下去,恐怕丹麦“黑太阳”的奇观总有一天会消失,外出做客的现象就更不会出现了。

极具破坏力的河口高潮

大家可能都知道钱塘江大潮,一浪叠一浪,其场面那是非常壮观,但是比钱塘江大潮更具有震撼力的当属世界上最长的海浪——河口高潮。这一名字来源于亚马孙本地图皮人的语言,翻译出来就是说“具有巨大破坏力的噪声”,这一名字就足以代表其凶悍性。这一浪潮,当地人又称之为“波波罗卡”,每逢涨潮,涛声震耳,声传数里,气势磅礴,观赏之人不可胜数。

亚马孙流域的神奇

河口高潮可以说是大西洋海水受潮汐影响而形成的。在每年的二月到三月之间,受到大西洋洋流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波浪,根据记载,这种涌潮所产生的波浪,可以高达3。65米,并且前后能够持续半个多小时。

亚马孙河在穿越了辽阔的南美洲大陆之后,在巴西马拉若岛附近注入大西洋。这里的入海口处呈现出巨大的喇叭状,海水在涌入喇叭口之后,不断受到挤压而抬升成为潮头,前后绵延可以达到600~1000千米,波澜壮阔,几乎可以与中国的钱塘江大潮相提并论。这里的潮头之所以这样雄伟,与亚马孙河本身有着极大的关系。它是世界上第二长的河流,全长6440千米,水量也非常之大,每秒钟就可以把11。6万立方米的水注入大西洋,这一水量占到全球入海河流总流量的五分之一。正是因为这样充沛的水量,这样澎湃的水力,河口高潮才显得这样有气势。

由于来势汹汹,这股海浪在到达河岸前的30分钟几乎就能听到声响了。远远的,潮头快到了,天边闪现出了一条横贯江面的白练,伴随着隆隆的声响,就好像天边有闷雷在滚动,由远而近,顷刻之间便奔到眼前,耸起了一面3米多高的水墙,倾涛泻浪,犹如万马奔腾,气势汹涌。

正是由于这股气势,河口高潮具有极其强大的破坏力,它可以摧毁来路上的任何事物,包括树木、房屋以及其他一些动物等,着实是让人触目惊心。也因此,在高潮到来前,这里的人们都要进行积极的整理,以保证在潮头到来时不受到什么损伤。

冲浪者的天堂

虽然说这一高潮具有极强的破坏力,但是它却受到冲浪者的青睐,越来()越多的('炫')弄潮儿('书')希望在此('网')展现自己的英姿。于是,1999年,在当地举办了第一届冲浪者锦标赛,以后的每年,都会进行这样的赛事。迄今为止,在河口高潮处最远距离冲浪的记录保持者是巴西人皮库鲁塔·萨拉扎尔,他在2003年的时候,冲浪37分钟,随浪前行了12。5千米。这一纪录令人羡慕。

不过,在河口高潮进行冲浪隐藏着极大的危险,因为这里的海浪中,有时候会掺杂着大量的物质,比如说一些漂浮着的树木或者是枯枝之类,冲浪者一旦触碰到这些,就极其容易发生危险。

诡异的喀拉拉邦红雨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