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俟枭一腔要脱口而出的话忽然就说不出来了。
她眼神亮黯明灭,最后沉住气缓缓坐回,端起茶杯喝茶,声音也平静下来:“希望皇上记住您今日的话。”
秦羡面上有了笑意。很淡,也很美。
万俟枭到底是了解他的。因为关心他,所以出言阻止;因为了解他的难处,所以放任他去。
秦羡现在的处境,已经由不得他多踟蹰了。越早行动,越占主动优势。
“冬季的柔然侵略,夏季的淮河泛滥,其实这不是二选一进退两难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我大秦国力不足的问题。倘若朕手头有太祖皇上那样剽悍的百万雄兵,朕又何惧那柔然蛮夷;倘若朕有圣祖皇帝的景辰盛世,朕又何忧没有足够的人力财力来防御水患之事。说到底,不过是大秦衰落,国力根基尚未恢复的问题。朕掌权两年,也不可能立刻由一个破壳子创造一番盛世。不过大秦现在正在一点一点改善,目前的这种状况,只是由衰微到繁盛的过渡环节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国力不足,事件繁多。以后还会有很多。但是,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执行能力,完全可以通过雷厉风行、行之有效的一些手段措施顺利的应付过去,直至盛世来临,曙光升起。”
御书房里,秦羡头戴紫金冠,身穿金龙袍,背手站在御案之后,背对着下边的狐清影。
“所以皇上就要雷厉风行、行之有效的御驾亲征,拿自己的安危做赌注?”狐清影目光灼灼的质问道。秦羡有皇气,他有一身正气,站在秦羡面前质问气势上竟也不遑多让。
狐清影和万俟枭不一样。万俟枭从某些方面来说和秦羡是一类人,在他们被逼到难退之时可以果断的斩断退路孤注一掷,以生命和所有为代价进行一场豪赌,或者翻盘,或者死。所以万俟枭虽然关心秦羡安危,但是她能理解、能接受秦羡的这种豪赌的选择。但是狐清影不能。他是个算无遗策强调平稳的人,帝王生死大事决不可轻易冒险,只要事情有回寰的余地,他就绝对不赞同这种赌徒似的做法。
“皇上何必御驾亲征,大秦朝中不是无人,秦宸勇、王义安、郭青红都是猛将,领兵三十万攻打东晋足矣,皇上何必非要御驾亲征,置之死地而后生!”狐清影不赞同。派秦宸勇去也一样可以取得胜利,虽然时间肯定要久一些,过程肯定要艰辛一些,肯定没有秦羡御驾亲征效果显著,但是决不能让君王冒上阵的风险。秦羡一个人身上,就担着大秦偌大的一个国家,这个风险太大,太不安稳了!即使成效显著收益可观,但到底拼运气成分更多一些。
所以狐清影对秦羡的做法极其不赞同。
秦羡叹了口气,到狐清影面前扶着他的肩膀正色道:“清影,其实你我心里都明白的,何必故作不知。夏汛凿河修堤之事最多一个月必须着手了,再迟,就来不及了!……朕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在战场拖延了,必须速战速决。而朕御驾亲征,那是最好的一剂良药,可以激起士气,一举打垮东晋。再拖下去,两边都做不好,反而越发拖累大秦本来就薄弱的国力。大秦,已经经不起再一次的折腾了。所以这个冬天和夏天,朕都必须让它安稳的度过!所以,清影,你要相信朕。三年,最多三年,朕一定能创造一片大秦盛世!”
狐清影垂下眼睑,沉默。
许久之后,他才抬起头,一向正气刻板的脸上竟然浮起了一丝无奈的苦笑:“清影到底是无力扭改皇上的决定。”
他叹息,而后话题一转道:“皇上可信命?”
“信。朕是天子,怎能不信天命?”秦羡答得毫不犹豫。其实若要是真正了解秦羡,就一定不会相信他这鬼话。秦羡才不是信命的人。如果真信命,他也不可能活着走过那么多腥风血雨,早死在不知哪个的暗算下了。他从来都只信他自己。
而狐清影显然是那极少的了解秦羡的人之一。他轻叹道:“皇上会请臣来坐大秦左相这个位置,想来也是对臣在外的那些名头也是略有所知的,以皇上的能耐,应该也知道臣虽是法家却也略通阴阳学术之事。”帝王用人,必定事先查探清楚底细,这是潜规则。
秦羡也不否认,当下点头:“朕是听闻清影以前跟着楚国有名的阴阳大家豁阳子修习过一段时间。怎的,清影要给朕看面相?”
“皇上!”狐清影挫败,“你知道阴阳家并不是街头算命先生。”
顿了一顿,见秦羡面色严肃了,狐清影才正色继续道:“皇上,清影这次拦着不让你御驾亲征安危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清影昨夜夜观星相,皇城接下来怕是要有一场浩劫。你此时离宫,正是大不宜。到时帝都动荡却无人坐镇,后院起火,你在前线就会背腹受敌,更加危险了。倘若政局改变的话,整个大秦都要遭殃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又岂是那北方边陲和淮江区区几十万人可比的?所以,请皇上三思,务必以大局为重!”
秦羡沉默了。
像是想到了什么,他的眼神忽然闪过阴毒。那样凶狠的戾气,看得狐清影一惊。都道帝王无情残暴,今天终于让他见识到一斑。
秦羡最后摆摆手:“你且先退下吧。朕明日给你答案。”
狐清影退出御书房。
秦羡长叹一声,负手立于床边,看着窗外晚霞,眼神有些高深,有些阴沉。
【053】秦羡遇刺
最后秦羡还是去了东晋。
出征的那天,云高气爽,朗朗乾坤,旗风猎猎,黄旌万里,遮天蔽日。狐清影带着文武百官一路相送九十九里,最后摆香案,设香坛,为君饯别,敬酒,宣誓,酒撒天地,万军齐叩吾皇必胜。一时之间,风起云涌,二十八里山地大风起兮云飞扬。
饯别仪式完成,秦羡拉着狐清影避开众人秘密嘱咐一番,出来时豪气万千的拉镫上马,手一扬“出发!”,号角起,大军出征。
狐清影和众官站在原地听着军令传声“起——起——起——”一声一声远去,军容整肃的大军慢慢远去,飞扬的沙尘腾起如雾,最后湮没远去的背影,只看到旌旗猎猎,雄心万里。待到一切尘埃落定,秦羡大军也走远了。
狐清影深呼吸,面无表情转身,率众臣回走:“起——回宫!”
众臣一路皆在悄悄的窥视狐清影的脸色,揣度着刚才皇上到底跟左相说了什么。要知道,皇上此去凶险万分,谁也说不准几个月后大秦是不是就换了君王。如果是的话,那么刚才那番嘱托会不会是立储?又或者是另有要事交代?不管是哪个,皇上临行前把左相叫到别处嘱托事情的一番举动,就算奠定了左相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可动摇的摄政地位。
而除了狐清影,没有人知道秦羡最后到底说了什么。
其实秦羡最后的嘱托只有一句话:
“清影,朕的江山,就托付给你了。”
“就算不是这话也绝对八九不离十了。”万俟枭把玩着手上的玉佩摩挲着。百官饯别的事情此时已经传回了宫里,万俟枭也揣度着秦羡那番嘱咐。不过她比任何人都了解秦羡,所以她能一字不差的猜出秦羡的话。
“狐清影是个一板一眼的人,他有个最大的优点也是缺点,他太有责任心。而秦羡是个风险投资家,他就利用了这点,托付自己最重视的江山,让狐清影感到受信任的同时也担起了责任感,所以接下来狐清影一定会百倍认真负责的给他打理好江山,让他在前线后顾无忧。呵,说得是情真意切,不过是帝王心术的小把戏罢了。”万俟枭嘴角一勾。
她手上把玩着的正是“如朕亲临”九龙佩,代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