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拜是光明正大甚至值得炫耀的,哪怕隔着多遥远的距离,你依然会有动力去追逐他的步伐,但是变了质的崇拜,就不一样了,那是能让人失心的毒药,距离越近,毒性越强。
只有远一点,再远一点,他才能活命,才能相安无事。
然而即便这样想,书逾却时常觉得自己的运气好得过分了,事与愿违的频率正在直线上升。
周五的学校几乎是一下子就空了,书逾不回家,就一个人在教室多留了一会儿,连办公室的老师都走光了,他才检查了门窗和电器,然后收拾了东西准备回寝室。
楼道里已然一片安静,书逾都能听得见自己的脚步声,在经过二楼楼梯口的办公室时,他却意外发现里面似乎还有人,争吵声穿过了办公室的门。
书逾本来应该当做什么都没听见,自顾自地下楼,然而就是很巧的,那唯一一句传到他耳朵里的,是一个清晰的名字。
只是一个名字,却让他停下了脚步。他抬起头看向了办公室外面的教师名字,“路祁”这两个字并不难找,几乎只是一眼,他就看到了。
刚才的声音是不是路祁的他其实不确定,因为他还没听过这位新数学老师发火的语气,但是会在这个时候怒吼“黎江介”这个名字的,恐怕这个办公室里也只有他符合了,毕竟其他老师都不是教他们班的。
几乎只是短暂的思考,他就把注意力从那扇门上移开了,站在原地静了一会儿。隔着几步远的距离,他其实听不清里面的对话,但是他能够辨别出有两个人在说话,能够捕捉到另一个让他难以忽视的名字。
向朝。
路祁是黎江介的老师,和他关系不浅,向朝是黎江介的同班,似乎还是同桌。按照这个关系,路祁和向朝也算是很熟了。
如果说黎江介从天之骄子到臭名昭著的开始是受到了他爸爸的牵连,那么故事的高潮,应该就是向朝的一封自白,一封三好学生否认早恋的自白,放在多数的场景下都像是家长主义下的被动产物,但是那封自白不是,“它是受害者的不甘,是对学校权威的反抗,是勇敢与正义的载体”,而它矛头直指的,正是那个刚成为众矢之的的黎江介。
因为有太多的人见过他们“举止亲密、行为暧昧”,不仅是在校园内,连出了校门,都一块儿出现在包括且不限于“游乐园、餐厅、图书馆、书店”,黎江介甚至每天单独给这个同桌补习功课,除了黎江介不住校所以没有办法实现同住以外,几乎是形影不离。
然而,他们没有早恋,甚至主角之一完全没有这个想法,他只是想要交流学习提高成绩,而黎江介恰好愿意给他讲题目,帮他补习没听明白的知识点,时常约他一起去图书馆或者去玩,他起初是不好意思拒绝,但是后来,却是不敢拒绝。
他不敢拒绝,所以忍受。而给他这种压迫感的,毫无疑问就是那个满身光环的黎江介,或许还有他背后的家世背景、老师的偏爱、学校的重视。
总而言之,那是一个充满潜规则的灰色故事。
书逾不知道写这个故事的人自己信不信,但是看故事的人信了,而且是很多人,很多很多。
第22章 墙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