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头些年发生的惨案,赵红英觉得这是很有必要的,毕竟那年,袁弟来也不过躲在屋里三四个月没出门,哪怕臭蛋现在大了,不像小时候那么好哄了,可要是三五年没见面呢?
“成,我明个儿带他们娘俩去,正好再给臭蛋买点儿东西带上,出门在外,多带点儿东西总是好的。”宋卫国点头答应了。
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到晚上临睡觉前,张秀禾已经整理出两个大包袱来,一听说明个儿要去县里,也顾不得省钱了,忙一口答应。毕竟,就臭蛋这记性,叫他带上钱是以防万一,不过最好还是干脆换成东西,不然他恐怕连自个儿身上有钱都能给忘了。
这天晚上,张秀禾一宿都没睡好,要不是惦记着明个儿还有的忙,她能直接搂着臭蛋哭一宿。
等第二天上午,赵建设就领着一帮子人来到了老宋家。
因为他提前叮嘱过了,老宋家的人都还挺端得住的,再说了,人家只是来支会一声的,如果家里人反对,再帮着劝一劝,并不会嫌弃老宋家是乡下人。相反,来的人都挺和气的,一听说宋家人支持臭蛋为国争光,立马赞扬他们觉悟高,并许诺一定会好好照顾孩子,毕竟这么好的苗子是真的不多见。
不过,赵红英还是把丑话说在了前头:“我这孙子小时候发高烧烧坏了脑子,他人笨,记性还特别差,跟他说话,他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你们别怪他,他不是故意的。要是回头觉得他不好带,记得再给我送来,不然我叫建设去接也成。”
赵建设:……我就知道姑你会这么说。
来人都笑开了,打头的那个中年人,格外和气的劝道:“宋老太您放心,这些事儿赵大队长都跟咱们说过了。不过没关系,国家现在非常缺运动员,我看宋涛的条件很好,哪怕没有经过任何训练,都比咱们体育基地那边的孩子更出色。至于他的学习,那边有专业的老师负责功课,当然功课不好也没关系,行行出状元,不一定非要靠读书出头的。”
听人家这么一说,赵红英终于放心了,就提了昨个儿家里人商量好的事儿。
那些人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以往把人家孩子带走时,都会同意对方的一些要求,一听说老宋家只是要求人家孩子跟家里人拍个照,当下拍着胸口答应下来,又问:“除了这个,你们还有其他要求吗?”
要求?赵红英眨了眨眼睛:“就是不行给我退回来,孩子是傻了点儿,可也是咱们家的孩子。”
“您放心,这点您大可以放心。”
两边都有心谈妥,倒是真没有发生任何矛盾。等要出门时,张秀禾牵着臭蛋的手,宋卫国拎上了两个大包裹,同行的还有赵建设以及那些上头的领导们。
宋家人就跟当年送宋卫军离家一般,齐刷刷的站在院门口,目送一行人远去。
等人都走得没影儿了,喜宝才哭着把头埋进赵红英的怀里:“奶,我会想臭蛋的,我现在就开始想他了。”
毛头也两眼通红,却倔强的没有流眼泪:“没事的,等咱们长大了,他不来找咱们,我去找他!再说了,咱们也可以写信啊,就像给四叔写信一样。”
喜宝突然停了哭声,满脸眼泪的回头看毛头:“可臭蛋他不认识字啊,咋写信呢?”
全家人:……这可真是个好问题。
然而,就算有着再多的不舍,臭蛋还是离家了。据宋卫国回来说,臭蛋在车站那头,哭着拽住他妈的衣角,说啥都不愿意走,可最终他还是放了手。
“为啥啊?”赵红英好奇的问,她之所以特地不去县里,就是怕到时候不好收场,结果臭蛋居然难得的那么听话?
宋卫国看了看全家好奇的眼神,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因为有个领导哄他说,去了省里给他发工资,这样他就能好好孝顺他妈了。”
“然后他就相信了?”赵红英目瞪口呆,“这不是哄孩子玩吗?谁家学校是白吃白住,不用交学费,还能拿钱的?还好,臭蛋不记事,回头就该忘了。”
体育训练基地啥的,乡下地头的人是真的不清楚,不过听白天那人的话,有宿舍住,有一天三顿白米饭吃,还能免费念书,最多就是每天多跑几趟。赵红英觉得,这不就是学校吗?
宋卫国也觉得那些人瞎糊弄孩子,不过人家到底是领导,他也不好说啥,只含糊的点了点头:“我叫大队长帮我留心点,起码也得给我个地址,往后也能给他寄点儿衣服鞋子啥的。”
顿了顿,宋卫国冲着听得格外认真的小侄女喜宝说:“宝啊,你去东屋那头,劝劝你大妈,她还哭着呢。”
喜宝立马起身,还不忘把毛头一并拽上:“我这就去。”
随着臭蛋的离开,老宋家一度气氛有些低迷。不过,到底孩子们多,不出半个月,就彻底恢复了正常,只是盼着那头能尽快寄个信啥的,哪怕臭蛋不会写字,总有会写字的人吧?
而这期间,最沉默寡言的人并不是张秀禾,却是袁弟来。
至始至终她都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既没提舍不得臭蛋,也不说给臭蛋准备点儿啥,完完全全是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还是宋卫民忍不住了,等事情过去一段时间后,问她要不要准备些啥,回头好跟大房那头一并寄过去。
袁弟来仍然沉默以对。
兴许,在她的心里,臭蛋早就不是她的儿子了。再说了,就臭蛋那性子,离开家那么长时间,铁定啥都忘了,又何必再费那些心思呢?
……
转眼,臭蛋离家已经有一个半月了。
生产队又再一次进入了农忙之际,而几个正在念书的孩子们,也都开始准备起期末考试了。尤其是喜宝和毛头,春丽早先就问过他们学校的老师了,初中能否对乡下招生,得到的答案是,能,可需要入学考试。入学考试就定在队上小学期末考试的三天后,考过就上县一中的附属初中,考不过就去公社初中。所以,原本就很认真的喜宝和毛头,愈发的用功苦读了。
也就在期末考试的前一天,赵建设急急的来到了老宋家。
赵红英听到他的声儿,掐着手指头一算:“卫军的汇款单到了?你说你急个啥,正农忙呢,我还能丢下地里的一摊事儿往县里取钱去?横竖没人抢,搁着,过阵子再去。”
“这要是卫军的,我急个啥。”赵建设从衣兜里摸出了汇款单,却不是往日的一张,而是叠在一起的两张。
诧异的接了过来,赵红英低头一看,嗯,不认识。
“毛头!”
“别耽搁孩子学习,我告诉你。”赵建设指着上头那张,“头一张是卫军寄来的,一百零九块二毛五分钱。后头那张是臭蛋寄来的,十一块八毛钱。”
第060章
汇款单就是那么小小的一张长方形的纸; 上头写了收款人的具体地址、姓名,以及汇款金额。至于汇款人; 就只在最下头简单的写了个‘省城体育训练基地; 宋涛’。
就算写的再怎么简单,赵红英还是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 怎么瞅都瞅不够; 一脸不敢置信的神情。可惜,她的文化程度也就比臭蛋好上那么一丁点儿; 早年间跟着婶子大妈一起念了两个月的扫盲班。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 她几乎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你真没瞧错?真是臭蛋寄来的?”赵红英先把四儿子寄给的她的汇款单叠吧叠吧揣兜里; 剩下的这张捏手里瞅了半天; 还是忍不住又问了一遍。
赵建设还能说啥?他姑压根就不信他的,他就算说秃噜嘴皮,又能咋的?
这不; 赵红英见娘家大侄子没吭声儿,她索性吼了一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