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乱明天下一根钉 > 第22部分

第22部分(2 / 2)

这一刻,是陈大光的荣耀,是吴燕松的荣耀,陈海平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

吴燕松不由自主地向陈海平看去,这时,站在陈海平身边的陈启立对他瞪了瞪眼睛,示意他别废话,快点。

咽了口吐沫,吴燕松向陈大光看去,忽然道:“开始!”

随着吴燕松的话出,刀光连闪,等到陈大光收刀时,木敦上的铁条捆已然断成八节。

最后看了一眼木敦,陈大光蹬蹬蹬走到陈海平面前立定,躬身捧刀,高声道:“请少爷验刀!”

左手接过战刀,斜着竖起,然后用右手大拇子沿着刀锋轻轻捋了过去。过后,又注目片刻,忽然,陈海平高声赞道:“好刀!”

随着陈海平的这声赞,欢呼声立刻四起。

待欢呼声平息,陈海平道:“吴大匠。”

吴燕松赶紧上前一步,道:“少爷,小人在。”

陈海平微微皱了皱眉,但也没办法,让人改变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他道:“除了规定的奖赏之外再加百两。”

吴燕松激动地道:“谢少爷赏!”

陈海平道:“吴大匠,铸刀之外,我希望你再接再厉,研制出更好的工艺,更好的材质,每有一次进展,大家的薪俸就会变一次。”

吴燕松道:“是,少爷,小人一定努力。”

随后,除了银钱上的奖赏,陈海平又传令杀猪宰鸡,今天加餐,加大餐。

―――――

训练营每天都很热闹,因为每天都要开一个会。这个会不是普通的会,而是生日会。

如今营里的人已经不下三千之众,所以每天都会有人过生日。生日会就是把所有的寿星老都聚在一处,一起过生日。

举行生日会,少不得大吃大喝,但现在吃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那份欢乐。生日会上男女不避,仅仅这一点,能带来多少欢乐就已不言而喻。在生日会上,有人唱戏,有人跳舞,有人打拳,有人杂耍……总之,就是尽情的欢乐。

生日会的规模有大有小,一开始陈海平几乎每次都参加,但气氛完全活了起来,大家都习惯了以后,他就很少参加了。

这个生日会陈海平非常看重,他这么做不仅仅为了增加凝聚力,更重要的是为了改变,他只有先改变这些人,然后才能再通过这些人去改变更多的人。

五天后,九月十五,今晚的生日会陈海平参加了,因为今晚的寿星老中有陈启立。

哪儿都有特殊,陈启立在训练营自然也属于特殊这类的,他的寿筵是在家里摆的,不与其他的寿星同席。

客人不多,都是最亲近的。酒至半酣,陈海平对陈启立道:“叔,我有一件生日礼物给您。”

这话一说,所有人都好奇,陈海平能给陈启立什么?

“拿过来。”

陈海平一喊,一名亲卫送上来一个三尺长的木盒。

打开木盒,一看里面的东西,陈启立就愣住了。木盒里是两根钢钎,只是和一般的钢钎不同,这两根钢钎各有三道细长的沟槽。

陈海平道:“叔,您以前的外号叫钉子陈,所以我就叫吴大匠做了这个,给您做个生日礼物。”

戴定国从木盒里拿出一根钢钎,抚摸着沟槽,问道:“这有什么用?”

没等陈海平回答,一旁的焦立衡嘲讽道:“亏你还是个刀头滚血的江湖人,这都看不出来?这跟钢钎一刺入身体,那就等于是大放血。即使刺入大腿,如果不立刻救治,人也会很快因失血过多而死掉。”

陈海平笑道:“焦先生说的对,但还不仅如此,这三道沟槽还能使钢钎更锋利,更易刺入目标物。”

“我看看。”王仲然双眼放光,从戴定国手里接过钢钎。

拿过另一根钢钎,抚摸片刻,陈启立道:“少爷,您看是不是多做些,让伙计们一手持刀,一手执一根这种钢钎?”

略微一想,陈海平随即就兴奋地道:“好主意,我怎么没想到!”

戴定国这时道:“海平,这么好的东西不能就叫钢钎吧,它是不是该有个名称?”

默然片刻,陈海平道:“就叫它军刺吧。”

寿筵、礼物、钉子陈、钢钎、三棱军刺,很偶然的情况下,一件恐怖的武器就这样诞生了。

-------------

今晚就开始推举了,面人儿谢谢兄弟们的支持。

第五十六章 总结

一年到头,什么事都需要来个总结,做生意的更需如此。

有关生意上的事,王元程十几年前就不大管了,他大多是到了年底过问一下营收总帐而已,但今年不一样了。

对于家族生意,王元程依然不大管,但过问,而且是随时过问,他对家族生意了解的程度至少是比较重要的事都清楚。

对与平遥合作的生意,王元程亲自管,但生意毕竟是太大了,他就是想细管也管不过来,年纪大了,精力毕竟有限。

这样一来,年底的总结就非常重要了。

一进腊月,在全国各地负责大买卖的掌柜就开始陆续回来了。以前,他们是向分管的大公子和二公子汇报,但今年,除了例行的,他们还要向老东家汇报一次。

王元程之所以有这些改变,他是不得不然,虽然按理说出事的机会不大,可一旦出事,那可就是灭顶之灾,他不得不慎,也不敢不慎。

到了腊月十八,这些个汇报都完了,接下来的是与平遥方面有关的汇报。

这条线是单独的,谁也不许插手。

几乎天天听汇报,王元程听的脑仁疼,尤其是听到平遥方面的时候。

第一天是王掌柜的汇报,他负责的是羊毛这一块,主要的业务是收购储存羊毛。

王掌柜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但奇怪的是竟然有很多事他不清楚,比如每个月都有人来提走一部分羊毛,而他竟完全不知道这些羊毛去了哪里,又做什么用。

王掌柜不清楚,王元程自然清楚,他一面听汇报,一面看着手里的帐本,那里面记载着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的毛衣生产数量。

第二天是李掌柜的汇报,他负责的是茶叶的收购。

和王掌柜一样,这位李掌柜心里更是画魂,收购了如此巨量的茶叶他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同样,听李掌柜的汇报时,王元程手里也有个帐本,里面记载着茶砖的生产情况。

这些绝密的帐本都是王仲然派人送来的,王元程知道,现在王仲然全权负责整个系统的安全监督的工作。

这些天,看到王仲然派来的那些人,王元程很有些遗憾。这些年他真是把这么难得的人才给浪费了,他就怎么让王仲然做了十几年的保镖?太不应该了。

第三天听的是秋掌柜的汇报,他负责是买马和买骆驼。

马当然是战马,而且是最好的战马,而骆驼是用来驮货的。

到蒙古做生意,没有骆驼是不行的,尤其是运载量这么庞大的生意。一峰骆驼负重四五百斤,每天可以走将近百里。我的个天啊,一万峰骆驼,哪得驮多少货啊!

饶是王元程这种一等一的大商家,想象到将来商队的规模也有眼晕的感觉。

提到骆驼,王元程不仅眼晕,头更晕。光买这一万峰骆驼需要的银子就已经是天文数字,但与备齐货物需要的银子相比,那买骆驼的银子就又是小钱了。

银子啊,银子啊,王元程终于意识到陈海平这人还真是厚道,把本金才定到三百万两。现在看来,就是把本金定到四百万两五百万两都是合理的价钱。

这人根本就不在意钱,那他在意什么?这是王元程最困惑的问题,他看不透那个年轻人,因为他没有从陈海平身上既没有感受到对权力的野心,同样也没有感受到对财富的欲望。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