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乱明天下一根钉 > 第25部分

第25部分(1 / 2)

>  抬眼望去,前面两三百米的地方,有七八个人正往路上忙乎着什么。

王元程的嘴角又挂起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现如今这训练营周围的十里八村已经被经营的如铁桶一般。为了减少闲杂人等往这一带乱窜,主要的大路上的一些路段都被故意弄得坑洼不平,不要说是马车,就是骑马都非常困难。

马车从厚厚的木板上驶过,王元程又开始感叹,他真是浪费了王仲然这等人才十多年。可也是,他就是不浪费,他能用王仲然做什么?有其人,更要有能用的人,以前他用不了王仲然,而现在,王仲然已经不属于他了。

道理都明白,但有时候触景生情,心底还是难免有所遗憾。

年前来过一次,今年这是第一次,看到站立在陈海平身边的儿子,王元程所有的遗憾都一扫而空。

现在的儿子可不是两年前的那个富家公子,眼前的儿子站在那儿,长身玉立,神态飘逸,气度雄沉,举止从容淡定。

王元程何曾想过儿子会有这等风采!

容貌并不是天生的,气质会改变一切,会让一个人有天翻地覆的变化。为了看到眼前儿子的这一刻,王元程觉得今后冒什么风险都是值得的。

下了车,寒暄过后,陈海平对王佑礼道:“佑礼,老东家快一年没来了,就烦劳你陪老东家四处走走,看看我们这儿是不是又有了什么变化。”

感激地看了陈海平一眼,王元程随着儿子向营里走去。

和九个月前比,儿子又有了变化,但什么变化,王元程说不清楚。

见父亲一直打量自己,王佑礼笑着问道:“爹,我是不是和去年回家的时候又有了不同?”

点了点头,王元程道:“是有了变化,但这次我说不清楚是什么变化。”

停下叫步,王佑礼道:“爹,您看看儿子是不是更绅士了?”

王元程愕然,他不解地问道:“什么绅士?”

王佑礼道:“这是少爷说的,意思就是风度,彬彬有礼,文雅的风度。”

少爷这个称谓是绝大部分人对陈海平的称呼,儿子也入乡随俗,叫起来自然的很。一开始,王元程还真有点不习惯,可也没办法,儿子愿意。

王元程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王佑礼道:“少爷今年发起了绅士运动,他让我们打马球,要求我们既要打得勇猛,又要谨守礼数。少爷管这叫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现在我们这儿的人随便拿出一个,都比那些满口之乎者也的读书人更有风度。”

举目望去,确实,经过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和儿子有点类似,神态从容,气度雄沉,举止优雅。王元程心中骇然,以前他还觉得这些人是最勇猛的士兵,但现在看来,陈海平显然绝不仅仅是把他们作为士兵来培养的。

这一刻,王元程算是明白了封路的深意。

陈海平一向不喜那些虚礼,晚上,他招待王元程只请了两个人:一个是王佑礼,一个是王仲然。至于饭菜,对王元程这等豪门大族中人而言,无异于猪食,但在这儿,这些鸡鸭鱼肉青菜豆腐,王元程吃的是分外香甜。

听王元程说了毛衣在京城的销售情况,陈海平自然高兴,又聊了一会儿,他道:“老东家,少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别家的毛衣肯定也会上市。虽然暂时不会对我们造成什么冲击,但从长远来看,我们还是要未雨绸缪,早作打算。”

王元程不解,他问道:“少东家,什么打算?”

陈海平道:“生意讲究的是信字,货品的讲究的也是这个信字。老东家,做生意我是门外汉,有个建议不知合不合适?”

陈海平的建议谁会不重视?王元程郑重地道:“少东家,请讲。”

陈海平道:“将来毛衣这个行当竞争一定非常激烈,而毛衣的技术要求又不高,质量方面很难拉开什么差距,所以要想霸住这块市场,就要在这个信字上多下点功夫。”

王元程没明白陈海平的意思。

陈海平继续道:“老东家,我觉得这个信字,不仅仅是诚信的意思,还应有个不贪的意思在。这也就是说,我们的货品物有所值,我们要让所有的人相信这个,我们有暴利也不要,也要坚持物有所值。”

现在可是抢银子啊,放弃是不是太可惜了?王元程只犹豫了一瞬间,就道:“少东家说的是,这次卖到江南的货统一定价,而且定了就不再变。”

“喔,我说少爷你可真舍得,这一放可就是几十万两银子没了!”王佑礼有些夸张地道。

陈海平笑了笑,没说话。

王元程道:“少东家,我们合作的事儿很多人都知道了,这次因为毛衣的事儿,他们很多人找上我,想要入股。”

陈海平道:“这是好事,除了与建奴有来往的那些人,我们一概欢迎。”

王元程的想法已然大变,什么肥水不流外人田之类的早就抛到九霄云外,现在他对希望参与进来的人,唯一的态度是欢迎,唯二的态度是欢迎欢迎……

王元程问道:“那股份怎么变更?”

陈海平道:“今后这种事老东家看着办,需要磋商的跟我三哥谈就行。”

四人边吃边谈,接着又开始谈到明年二月出发去蒙古的事儿……

上了年纪,觉轻,和儿子躺在一铺炕上,王元程觉得心安,所以醒了也没动。忽然,一阵脆亮的号声传来,而随着号声,儿子应声而起。

王元程知道那叫军号,这号声叫集合号,听说不论冬夏,要是谁稍微起来晚了点,一桶凉水就会立刻搂头浇上去。

朝阳还隐在天际,蒙蒙的晨曦里,一队队士兵已然森然列立。

伫立在山坡上,王元程专注地看着:这些人个个上马可杀敌,下马可治民,这将是一股何其庞大的力量!

第六十二章 扩股

王元程到家时,大女儿已经在家住两天了。

王元程并不是从家里出发去平遥的,而是回家的途中转道去的。明年二月,商队就要出发了,要准备数百万斤的货物,这个工作的庞杂自然不难想象。王元程不放心,他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把存储货物的地点挨个走了一遍。

消息自然是要保密的,而这也自然会引起旁人的猜疑,尤其是有利害相关的人,张家就是这样的人。

在家住着的不仅仅是大女儿,还有一个外甥女,这个外甥女是李家的媳妇,李家自然也是有利害相关的人。

见王元程回来,又得到了交待,两盆泼出门的水高高兴兴地走了。

第二天晚上,王元程设宴款待张家和李家的两位老太爷。

张家的老太爷叫张凤阁,长王元程一辈,王元程得管张凤阁叫七舅;李家的老太爷叫李匡泽,和王元程平辈,他们是远房表兄弟的关系。

他们来干什么?王元程清楚,这二位是赶着来入伙的。

张李两家先前拿出的六十万两银子,王元程给出的条件是可以入股,也可以不入。要是不入,就算他借的,三年后拿利息。

王元程跟他们说了建商队的事,但细节自然不能说。他们这次来,当然是因为毛衣引起来的。王元程一直不在家,又不说去哪儿了,两家自然怀疑,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猫腻?

三人都是老狐狸,要是在以往,王元程也会跟他们一样,转来转去就是不说正题,但现在王元程已经不一样了,他的眼界变了,这些事已经非常无聊。

喝了三杯酒,王元程放下酒杯道:“七舅、匡泽,你们有什么话就说吧,元程知无不言。”

捋了捋嘴巴上稀不楞登的几根白胡子,张风阁派头十足地道:“元程,既然这样那七舅就直说了。”

王元程恭敬地道:“您说。”

张凤阁问道:“听说你这次在京城小赚了一笔?”

小赚?王元程笑了笑,道:“是的。”

张凤阁道:“那个毛衣什么的也是你和那个人合作的?”

这才是戏肉,王元程点头道:“是的。”

这时,一旁的李匡泽问道:“三哥,你以前跟我们说的还作不作数?”

王元程郑重道:“当然作数。”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