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乱明天下一根钉 > 第55部分

第55部分(2 / 2)

她们游玩的路径是顺次地来,挨个地走,一个不拉,而且有不都一次走个遍就誓不罢休的尽头。一路上,她们先是顺着三元坊巷、东平庙巷、布政坊巷、小塔巷、南锁巷、北锁巷、都督坊巷、文昌巷、刘伶巷、青果巷、杜康巷走,然后再走北大街、忠义街、河东街、石子街、埠下街和君山巷、光孝坊巷、同兴里、闸桥河沿,其间造访了兴国寺塔、文庙、适园、舜过井等等风景名胜之地。

江阴的夜生活美极了。

“人家尽枕河。”

这说的是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民居一般都是河、屋、街的格局,房屋的正面临街,后面傍河。

入夜了,也走累了,孙茜她们包了一艘游船。游船在幽暗的水面上迤逦缓行,有时交错而过,这是江南水乡到处都有的节目。

随着夜幕降临,白天的喧嚣沉寂下来,但江阴并不是寂静无声,而是换了另一种声音,一种极为动听美丽的声音。

劳累了一天之后,饱餐一顿,再喝点黄酒,江阴人并不像北方人一样熄灯睡觉,而是拿起了乐器地弹奏上那么一段。

江阴民间盛行江南丝竹,城乡街头巷尾弦歌不断,琴声悠扬,百姓会吹奏、能操琴者比比皆是。

游船小小地走上那么一段,游人就可以把江南丝竹的名曲听个遍,什么《中花六板》、《慢六板》、《三六》、《慢三六》、《云庆》、《行街》、《四合如意》、《欢乐歌》、《光明行》、《良宵》、《病中吟》,你想听什么就能听到什么。

丝竹音时而悲伤,时而欢快,时而缠绵,又时而奔放……

游船的灯是熄了的,水面上,只有幽暗的月光混杂着河岸人家的微弱的灯光。游船中,一张小方桌上摆着几个精致的小菜,孙茜、向彩英、阿丽梅尔几个女人手里都握着酒杯,神情却都是痴痴的。

这一刻,江南水乡的细腻婉约永远地留在她们的心中。

孙茜一行风玩了三个多时辰,她们回到德顺客店时已经是深夜了。这时,已经真正是夜静人稀了。众位大女子也都知道有点过头了,所以就连最肆无忌惮的孙茜在内,也都自动自觉地,鸭摸雀动地往自己的屋里溜去。

自己的房里还有灯光,向彩英知道丈夫还在读书。

阎应元以前虽不是文盲,但学问实在是不咋地,稀松平常的很,但自从跟了陈海平,在陈海平的严格督导之下,阎应元的学问是突飞猛进。

在训练营这几年,阎应元充分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他就如三国时的吕蒙,一旦读书读进去了,那就真是时隔三日,当得刮目相看。

少爷给自己选的好丈夫!每逢感受到这个,向彩英心里都甜滋滋的。这些年,她是充分意识到了丈夫是何等英伟磊落的男儿!丈夫和少爷都是顶天立地的奇男子,他们都是她的天,但这其中又有不同。少爷的这个天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焰,融入其中是她的本能和幸福,而丈夫的这个天不同,这个天有她的一半,感觉是不同的。

开门上非常轻,但阎应元还是发觉了。

见妻子进来,阎应元把书房下,站起身来走过去,笑着问道:“累坏了吧?”

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向彩英道:“还好。”

扶了扶妻子的肩膀,阎应元道:“把鞋脱了,我去打水。”

向彩英赶紧拦着,但阎应元没二话,双手抓着肩膀,把妻子提起来,一转身放到了床上。

向彩英无奈,只得幸福地接受了。

陈海平在训练营还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给老婆洗脚,不仅给大老婆洗,也给小老婆洗。

少爷都这样,那其他人还有什么好说的,都得洗,不洗不行。至少,至少,也得给老娘洗一次,要不就脱离群众了,那可绝对不行。

向彩英自然不会让丈夫给自己洗脚,她宁可脱离群众,但每逢她很累的时候,她还是不得不被动地成为了人民群众中的一份子。

今天丈夫就认为她很累。

训练营里的女人和外面的女人有极大的不同,但有些还是改变不了的,比如对“脚”看法,女人的脚不论是对女人自己,还是对男人,都是最最隐私的部位。

丈夫给妻子洗脚,不论丈夫,还是妻子,不动情是不可能的。还没揉搓几下,两人的脸都开始发红,女人的眼里蒙了一层水雾,男人的眼睛放射出异样的光芒。

两人都是精力极端充沛的人,一番激烈的肉搏之后,谁都没有睡意,又缠绵了一会儿,向彩英问道:“少爷今天为什么单独带你出去?有什么事吗?”

对妻子没有什么好隐瞒的,阎应元把事情说了。

向彩英早就知道少爷对丈夫与旁人不同,所以无论丈夫得到了什么样的地位都没什么好惊喜的。

思索片刻,向彩英道:“这次招人是不是也要找些女孩子?”

阎应元愣了一下,道:“这个少爷没有提。”

向彩英道:“这是必然的,不说少爷一向的习惯,就是捕快也应该有女人的。”

点了点头,阎应元道:“你说的对,是得招一些女孩子,可是招得来吗?”

想了想,向彩英道:“我有个法子。”

阎应元道:“什么法子。”

向彩英道:“对这些人,少爷自然不会在意花多少银子,所以月银要高,要把江阴最好的子弟招来,然后在招女孩子时,就这样告诉她们,将来她们都会嫁给这些我们招来的江阴子弟。”

思索片刻,阎应元赞道:“好法子。”

法子既然这么好,那就应该好好谢谢妻子,于是风暴再起。

一百三十八章 凭吊

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而招人的事儿一时半会完不了,所以这个年势必得在江阴过了。

在南方过年的感觉自然和在北方大为不同,凡是没有到过南方的人,心情无不既好奇,又激动,感觉新鲜到了极点。

时间充裕的很,也没什么事好做,自然得把江阴好好逛一逛。

在旅行游玩这方面,男人和女人的兴趣那真是差很大,所以也就别找不自在,还是分开,各玩各的好。

江阴是千载古城,历史悠久,可以凭吊的人文古迹不知有多少。陈海平、孙国清、戴定国、王元程、傅山等几个人的兴趣自然是在这方面。

这么好的时光却没有阎应元的份儿,他太忙了。阎老大整天都和李开富泡在一起,研究每一个细节。晚上睡觉时,还要再和老婆反复推敲数遍,然后才能安然入睡。

江阴的历史源远流长,史上先后设立乡、县、郡、国、州、军、路等行政建置,沿用暨阳、暨州、连洋、江阴等名称。

上古时代,江阴地属九州之扬州,商末周初为吴国北境,春秋战国时地属延陵,先后为吴国公子季札封地和楚相春申君黄歇采邑,故有“延陵古邑”、“春申旧封”之称。

春秋末期,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三让王位,避耕于今江阴西南舜过山下,后受封延陵,称“延陵季子”,殁后,葬于申浦河西。

季子冢又称延陵墟,这是他们凭吊的第一站。

季子冢有点远,距江阴城七十里,好在走水路,一路欣赏湖光山色,时间过得飞快,似乎一会儿就到了。

季子冢保存的很好,千载悠悠,巨大的封土堆耸立在申浦河畔,注视着滔滔不断的流水。

季札在江阴非常有名,没有人不知道的,他如此广为人知是因为一个“季札挂剑”的典故,他被江阴人视为了诚信的典范。

有一次,季札去访问晋国,途中经过徐国时顺道拜访了徐国国君。季札带了一把剑,徐国国君在观赏的时候,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脸上流露出想要的意思。季札因为要出使晋国,就没有把宝剑献给徐国国君,但他在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

季札一直记挂着这件事,但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