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乱明天下一根钉 > 第61部分

第61部分(1 / 2)

>

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势

这个时间到归化来不是无缘无故的,陈海平是有目的的,但不是为了五月爆发的宁锦大战,他是为了在七月可能发生的事。

历史上,天启七年七月,蒙古发生了一件对历史走势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的大事。这件大事就是插汉部西迁,主角就是察哈尔部的林丹汗。

插汉部也就是察哈尔部,蒙古高原的黄金世系。

1467年,黄金世系的满都督大汗死,留下侧妻所生的一个五岁小孩达延。满都督之妻满多哈将这孩子抚养**,扶立为大汗,并于达延十八岁时嫁给了他。

达延汗是蒙古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在位数十年,后世近现代蒙古的格局皆出自于他手。1491年,满多哈和达延汗率军击败瓦剌,瓦剌西逃,忽必烈鞑靼帝国恢复在蒙古的统治。达延汗将蒙古分为左右两翼:左翼分为察哈尔、乌梁海、喀尔喀,居东方;右翼分为鄂尔多斯、土默特、喀喇沁,居西方。达延汗死后,其帝国为诸子所分。

嘉靖年间,右翼土默特部的俺答汗开始兴起,他迫使蒙古大汗的宗本部落左翼的插汉部,东迁辽河河套,漠南蒙古本部再度分裂。

迫走插汉部之后,俺答汗于隆庆、万历年间接受了明廷的封贡,自此大同、宣化一带兵戈不兴,和平至于今日。但是,被迫东迁至辽西河套地区的插汉部却与辽东的朵颜原诸卫及女真勾结,把辽东搞了个天翻地覆,使辽东明军疲于奔命。而偏偏又在这个时候,爆发了倭人侵朝之战,使得明廷在辽东投入的力量大减。

也是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后来努尔哈赤乘乱崛起的基础。

风水轮流转,林丹汗使得插汉部开始兴起之时,土默特部却开始衰落了,但因为努尔哈赤崛起,林丹汗视为心腹大患,所以也就没来得及跟土默特部算旧账。

到了这会儿,林丹汗虽然还远没有到穷途末路之时,但胆气豪气皆丧,已经没了与女真人争雄的勇气和野心,于是他的目光就落到了归化,插汉部的故地。

这年七月,没人知道林丹汗是怎么想的,他竟然放弃了辽西河套地区,跑来丰州滩,打跑了顺义王卜石兔。

这是个致命的错误,本就众叛亲离,这一下,林丹汗又几乎把半个漠南蒙古的部落都变成了自己的死敌。

林丹汗西迁,对于皇太极那真是天上掉下来的天大的大礼,不仅来自蒙古的威胁一朝尽去,而且还凭空得了那么广大的土地。

从天上掉下来的这份给皇太极的大礼并没有到此就结束,林丹汗给完,崇祯接着给。广宁塞外有炒花、暧兔、贵英诸部,藓镇三协有三十六家诸部,他们原本都是亲近明廷的。林丹汗西迁之后,他们就要单独面对八旗大军的压力。这个时候,明廷本应安抚还来不及,崇祯却因为有传言说这些部落与女真人勾结,就把原先一直给与的封赏全部革除。更有甚者,是年塞外饥荒,诸部请粮,崇祯却坚拒。于是,东边诸部群起而去,尽归皇太极。

随后的己巳之变,就是插汉部西迁所引起来的,而崇祯的错误政策又为之推波助澜,使之成为可能。

当时,尽管女真人在军事上占优很大的优势,但对蓟镇外的哈喇慎三十六家而言,他们也时常对明廷占有军事上的优势,但最后又如何了?事实是,他们需要汉人要远远甚于女真人。

原本,为了因应插汉部西迁,明廷对哈喇慎三十六家更应该多方照顾,但崇祯非但不这么做,还反其道而行之。

可以说,即便有插汉部西迁的影响,但要是崇祯对哈喇慎三十六家稍微好一点,那就决不会有后来的己巳之变。

崇祯让原本的护门之犬变成了揖盗之贼。

如今,察哈尔部西迁已经不可能,那因为察哈尔部西迁引起的蒙古诸部矛盾激化也就不会发生,那延边的蒙古诸部还会不会群起投效皇太极呢?

这个可能依然是存在的,只要崇祯继续施行错误的政策,这个趋势就不可避免,那么,皇太极还会不会冒九死一生之大险,绕道山海关,突入关内呢?

陈海平觉得,绕道山海关,突入关内,是皇太极摆脱战略困境的唯一方法,因为没有发生插汉部西迁的事儿,皇太极突破战略困境的压力也就更大,所以,袁崇焕只要杀了毛文龙,皇太极还是会来的。

现在,他在归化的存在很有可能影响到这一历史走势,如果皇太极能够完全认识到归化所蕴藏的力量,那皇太极的心态就会转变,皇太极的心态可能就会起变化,他就不会再老想着怎么进,而会开始多想怎么退。

皇太极会意识到吗?陈海平觉得不大可能,因为这太匪夷所思。皇太极当然会留意到这儿的变化,但至于上升到多么高的高度,那还不至于。

陈海平下令,一切都要低调低调再低调,对于蒙古各部的笼络也要放慢,规模更要放小,总之一句话,就是要把归化的影响力尽可能地降低。

己巳之变一定要按历史原本的轨迹如期到来。

第一百五十章 荒诞

传庭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他清楚陈海平将来要是,那会激起多么大的反抗,而这种反抗的激烈程度也就意味着相应的要有多少的人头落地,意味着整个仕林必将遭受空前的莫大浩劫。

皇帝不皇帝的,孙传庭这会儿已经顾不上了,他现在唯一想避免的就是设法挽救这场事关整个仕林的空前浩劫。

好在,孙传庭还有信心,说来好笑,他的信心竟然是源自陈海平这个浩劫的始作俑。

陈海平这个人不同于其他过往的他所知道的任何一个枭雄霸主,孙传庭感到难以理解,他竟然在陈海平身上感受不到对权力的那种。

对身边的人而言,有那种的人是无法掩饰的,何况如果陈海平有,他也根本就不需要掩饰什么。

陈海平极有人情味,无论何时何地,身边亲近的人都不会对陈海平产生恐惧的心理。因为没有这种对权力的裸的,所以陈海平的人情味就更真实,也更让人感觉贴心。

一个这么有人情味的人会忍心如此暴虐地杀人吗?孙传庭不相信,所以他还抱有希望。但是,但是,愿望是美好的,事实却每每是残酷的。

看着案头的一份份报告,就连孙传庭自己都在想,现在的这些读书人是不是真的该杀一杀?

得宁锦捷报,朝廷上下一片欢腾,极之振奋,有说此为“将洗三朝未雪之恨,械十年匪茹之凶,伟哉

天启皇帝阅奏后,情不自禁地批曰:“立三捷之奇功,雪耻除凶,洗十年之积恨!”继而又言:“铭州之捷,雪耻除凶,十年仅见,联心嘉悦

奇功自然要有奇赏。有赏自然就有人受赏。那么谁是宁锦大捷地功臣呢?要论功臣。那自然推就是九千岁魏忠贤魏大公公。

天启帝赞曰:“宁锦危急。赖厂臣调度以奏奇功。”后又公然称:“宁锦之捷制胜折冲。皆受厂臣秘画。”

有此奇功。当然要有奇赏。一月之中。魏公公竟累累受赏。一次又一次。这为天启大皇帝也不嫌烦。魏公公地荣宠当真已到了无以复加地地步。魏公公风光了。手下人当然也能跟着喝点淡汤。其下数百人皆受封赏。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