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乱明天下一根钉 > 第120部分

第120部分(2 / 2)

略一沉思,鹿太公便频频点头,深以为然。

一旁,鹿善继一是眉头紧皱,这成何体统?但听了成基命的解释,鹿善继就陷入了沉思之中。

还有人陆续到来,快到巳,人已经聚集了千人之众。

巳时整,陈海出现在紫光阁前的台阶上。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陈海平双手压,示意众人落座。待众人都落座之后,陈海平道:“今天请大家来,是为了阐明我们一些有关商业的政策。首先,我要说第一条是我们所有一切的基础。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我想大家或多或少都已经有所耳闻,今后,这个法案将作为我们国家的基本**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顿了顿,陈海平继续:“这样说大家或许觉得有些笼统,那就打个比方,今后不会再有抄家灭族这种事,一人做事一人当,一个人犯罪不能连累其他人,该谁的就是谁的产也一样,一码归一码。”

这些商人大部分都是山西人,他们道陈海平是如何处置那些私通建奴的商人的本他们只是觉得陈海平这人还真是厚道,但现在听陈海平这么一说,他们才明白这背后的意涵。

稍停片刻掌声便如暴雨起,许多上了年纪的老者都激动地站了起来。

待掌声渐渐息止,陈海平又道:“诸位多是通达之士,有一个问题我想请教。无农不稳商不富,这是常识,但历代都重农抑商,谁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没有人回答。

陈海平高声道:“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国必亡。先王知其然,故塞民之羡(多余的钱财)(限制)其利途,故予之在君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故民之戴上如日月,亲君若父母。”

这话是管仲老先生说的。

念诵完毕,陈海平扫视众人一眼,然后道:“这句话可分为前后两段,我们先来研究前一段。我向诸位请教,管仲说的对吗?”

“领政大人,这是胡扯!”右后方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激动地喊道。

点了点头,陈海平道:“这确实是胡扯,但后一段毫无问是正确的,可这是帝王一家一姓之私!这是帝王以一己之私,贫天下之民。商业发达了,人们的活路多了,帝王们的权力自然就缩小了,所以他们要限制商业的发展。我,陈海平,今天要在这里,当着诸位宣布,我不但鼓励经商,而且将以国家之力支持你们经商,我们要建立强大的武力,让你们持剑经商!”

持剑经商!虽是闻所未闻,但一下子就沸腾人们心中的热血。

好久,声浪才渐渐平息下去。

陈海平道:“我们占据了山东山西北直隶三地,而陕西又是流民暴乱不断,所以我们扼住了南北商路的咽喉,这其中有多大的利益,诸位不言自明。现在,我们的商队已经越过了漠西蒙古,和哈萨克人俄罗斯人都做上了生意。今后,我们的商队会走的更远,只要有银子的地方,就会有我们汉家的商队。”

听了陈海平的话,简直人人眼前银星乱冒,又热血沸腾。

“南宋很富,南宋富,只是因为海外贸易。我们,不仅要穷尽荒山大漠,更要在海上纵横。今后,建立一支强大的海上舰队是必须而且是立刻要做的。现在我就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发财的路子,那就是造船,造大船,今后的海外贸易将会空前繁盛,要比南宋更要繁盛百倍!”

“今后,对造船业政府会给予各种优惠,而且我今天还撂下一句话,谁要是能第一个造出郑和宝船那样的大船,赏银十五万两。”

晕了晕了晕了……

许久,陈海平道:“诸位,先不要激动,更不要晕,后面还有更大的馅饼呢。”

众人哄笑的同时,心中更是充满了好奇。

陈海平道:“我们再回到前面的话题,利出一孔。利出一孔,贫天下之民,利出多孔,富天下之民。今后,你们每个行业都要组建正规的商会,我们会把一些政府的权力下放到商会,由你们自行处置。”

众人都有些发傻,不明白陈海平什么意思。

陈海平解释道:“也就是说,我会把官员能卡你们的地方尽量减少,把这些权力尽量下放到各个行会去。”

众人先是傻了一阵,然后就是大喜欲狂。前面说的那些利益也实在,但和这个比,那完全是两码事。

……现在轮到陈海平晕了,给吹捧的。

好一会儿,陈海平才有了说话的机会,他继续道:“我要你们建立商会的目的还不仅仅于此。相对于官员,商人是弱势的一方,所以官员有机会弄权枉法。今后,我希望单个的商家可以凭借商会的力量减少至是杜绝这类事情的发生。我希望今后的局面应该这样,在商会面前,个别想要营私舞弊的官员是没有机会的。”

暴风雨般的掌声再一次响了起来。

暴风雨般的掌声中,陈海平的脸色却越来越凝重起来,人们的掌声也在陈海平凝重的脸色里很快就消失了

良久,陈海平道:“说完了好的,现在该说说不好的了。你们之中可能有人已经意识到了能有人还没有意识到,我刚才说的那些会导致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就是一个强大商团的出现。这本是我所希望的希望这个强大的商团可以和官僚集团相互制衡,但是,这其中有一个问题。”

陈海平的目光森严起来|多人的汗毛根根倒竖。

“这个问题就是官僚集团不能和商团狼狈为奸,这是一条底线,我的底线,我希望今后也会是千千万万人的底线。这个底线何人都不能触碰。”说着,陈海平的目光越过众人,落在了靠后坐着的一个老者身上。

“江德奉江东家。”陈海平平淡地喊道。

江德奉一见陈海平的目光望过来,背心就开始淌汗,他哆哆嗦嗦地站起来,道:“领政大人奉在。”

陈海平道:“江东,你可以带着江家的人离开了。”

江德奉如五雷轰顶。

前几天库的筹备工作经开始了,本以为这事儿可能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江德奉强忍着跪地哭求的冲动,他冲陈海平一躬身:“领政大人,小老儿告退了。”

注视着江德带着四个儿子离去,陈海平忽然又道:“**海留下。”

陈海平这一声,让江德奉坠入地的心又翻了上来,至于**海,那更是喜翻了心。因为这一声不仅意味着江家的地位保住了,而更重要的是,他,**海,上位了!

慢慢转回身,江德奉着陈海平深深鞠了一躬。陈海平点了点头,道:“下不为例。”

目送着江德奉带着三个儿子出了;门,陈海平又望着众人,接着道:“我有很多学生,他们都很好,和江东家有关的这一位,文武双全,智勇兼备,我很看好他,但他没有听我的话,他收了江家送的东西。”

顿了顿,陈海平继续道:“你或许觉得这没什么,习以为常,投资吗,就如你们以前看好某个读书人资助他些银两一样。”

说到这儿,陈海平的目光越过了众人,望向了高高的蓝天,他幽幽地道:“我曾对我的一些学生讲过,他们对我最大的不敬是让我杀他们。所以,这种事只要有一点点的苗头,我都会愤怒,很愤怒。我刚才跟江东家说的下不为例,不仅仅是对江东家说的,也是对你们每一个人说的。”

陈海平的目光并不如何凌厉,但看着就是那么让人心寒。

沉默,良久,陈海平忽然笑了,道:“不愉快的话题确实让人不愉快,但不愉快也得说,下一个不愉快的话题就是税。”

“我听有些人说,大明朝乱是因为皇帝昏庸,宦官专权。对这个观点我是不同意的,我认为大明朝乱不是因为皇帝昏庸,也不是宦官专权,而是因为你们。”

所有人都懵了,这位领政大人怎么把这个大帽子扣到了他们头上?

“是因为你们偷税,甚至是不纳税。你们偷税不纳税,国家就没钱,国家没钱,灾民就多,灾民越多,国家就越要投入更多的钱。同理也是一样,治理边患要钱,如果没钱,边患就会越来越严重,而边患越严重,自然就需要更多的钱。反之,如果你们正常纳税,国家就有钱,国家有钱,出现灾民就能得到及时的赈济,至于边患,也绝不会像现在这么严重。所以皇帝昏庸不昏庸、是不是太监专权,对国家安危和对普通百姓的影响其实远不如人们说的那么严重。”

“如果没有我,那至多一二十年后会是个什么样子呢?我想你们的父兄子弟将被杀戮,你们的妻女将被淫辱,你们的财产将被掠夺。做这些事的人不是流民,就是建奴,还可能是到时不知哪个想称王的家伙。”

望着众人,陈海平淡淡地道:“我知道你们很多人听了这话会不以为然,因为很多人就是这样,不到大难临头,是永远也不知道自己和大难离的有多近。

但这不要紧,今后你们只要记住依法正常缴税就可以了,只要记住任何试图想要少缴税的行为都只会换来十倍百倍的损失就可以了。”

“诸位,今后我的一些做法必定还会令你们中的很多人不满意,我希望诸位心生不满的时候冷静地想一想,我给你们的多,还你们损失的多?听我的话,跟我合作,你们得到的多,还是损失的多?”

“诸位,一个人如果过于贪婪,就会失去正常思考的能力,要是这样,那我就直接劝这些人想想我手中握着的钢刀。”

当这些商人离开紫光阁的时候,大都都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心情。这位领政大人也真是,一开始把人鼓动的热血沸腾,恨不得捅自己两刀才痛快,可最后……

月末的最后一天了,和朋友们说两句。

我一直有个习惯,事情不顺利的时候就想法找到有利的方面,今天也一样。书的反响不好,心却静了下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