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夫人,青鸳一直伺候太夫人,这些年来,也见了一些事。少夫人,青鸳是仔细想过的,也请示过太夫人,青鸳求您收留!”她一语言毕,便在廊上磕起头来。
骆垂绮也不扶她,只是静静地看了会儿,才问,“你可想清楚了?你要知道,我,也并不如你所见般干净无伪。孙府有多肮脏,我不定比之更肮脏。”
青鸳听了这话,骤然抬起头仰望住她,眸中却仍是一派坚定,“少夫人,青鸳想清楚了。”
微吸口气,骆垂绮闭目一笑,“好,那你便跟着我。”眼见着她欣喜地起身,骆垂绮又加上一句,“太夫人治丧期间,你还是在正屋里忙吧。”
“是。”青鸳应得极快,然后便又有些嗫嚅,她迟疑地沉吟了许久,才终于鼓足勇气道,“少夫人,大爷捧走了锦匣……只是那锁……”不过一把寻常小锁,太夫人就是心中太过仁善,才以为光一把小锁就能锁得住整一座孙府里的狼。眼下,盒子都落在了大爷手上,少夫人可莫真以为那一把小锁就能锁得住大爷的野心与贪婪。
骆垂绮敏锐的眸光闪了闪,继而平平一笑,“一族之长的权利,光一枚印信是无法证明的。”她拍了拍青鸳的肩,见溶月已回来,便笑道,“你放心吧,这事我自有主张。”
“是,那青鸳告退了。”青鸳行了礼,再朝溶月与历名一礼,这才退出回影苑。
望着青鸳离去,溶月这才有些担心地问着骆垂绮,“小姐,我也觉得青鸳说得有道理。”
骆垂绮也顺着溶月的目光看了会儿,这才慢慢回望住溶月与历名,“历名,你去帮忙整理正屋的事吧。留意一下床柱顶角被一挂锦帐遮住的地方,什么时候乘便,就取过来吧。”
历名与溶月同时一惊,继而心中一喜,“是。历名这就过去!”
“等等。”骆垂绮温和地眼看着转回身的历名,“历名,方才的事,你不要记在心里。我,只是一时不顺心,并非针对你。”
历名心中一阵激动,似是想说什么话,却抖着唇一字也吐不出,到了最后,他只是哑着声道了一句“少夫人见外”的话,便匆匆退出去了。
溶月好笑地看着历名眼角闪过的一抹水光,嘻嘻一笑,“小姐,瞧你,都把人逗哭了!”
骆垂绮没有理会溶月的戏谑,只是拉过她的手,叹了口气,“溶月,本想乘着这段日子就给你和成刚把婚事办了的……奶奶这一走,就只能再往后拖一年了……”
“小姐……”
“呵呵,也罢!你就再陪我一年!”骆垂绮拍拍这个已是自己最亲的人的手,笑得轻快而从容,不让一丝一毫的阴霾侵占。
第十八章 勿谓歧途(1)
桅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
于身色有用,与道气相和。
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
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
乌州福定,孙永航正将乌州知州关于秦氏一案的卷宗调出来再次细细审阅。其实此案非常简单,然而却因事涉乌州驻防将军的内侄而作罢。乌州知州为此还特意呈上了一份公函,里头隐晦地点明了这个驻防将军乃是长安侯的表弟。
正是因这一番牵扯,原本简单明了的案子才一审再审,屡翻屡压,牵连的官员也愈来愈多,案子也就慢慢变得错综复杂起来。
孙永航看罢后也颇为沉吟,是略查?还是细查?眼看着秦氏告御状、皇上亲派监察使,这略,定是略不成了。那么细,细在哪个度上呢?
他合上卷宗,抚着眉,正思忖间,衙里忽然有小吏来报,说是有家信到了。
孙永航一见是历名的笔迹,心便微微拎起,急急拆开,一目十行地阅毕,原先略有舒展的眉不由又皱起细纹。
奶奶病危!
他拍了拍额,视线又扫回案上的卷宗,心头满涌躁意。奶奶病危,于情于理他都应当尽快将此案了结。那万一……他便是丁忧之身,要再入朝政之轴心,只怕难极!
孙永航负手在堂里来回踱了几圈,半晌,才猛然抬起头,深睿的眸中透出几分已经力持的凌厉。
这案子,一查到底!
“刘大人,本使认为,此案仍有诸多疏漏之处。比如秦氏之姐私通一事,据口供说是文秦氏有意于张德勇,有意勾引,并谋害其夫家文氏上下十数口人。那么,为何在此案之前有一桩张德勇调戏文秦氏不遂,反在市集遭打一事?”孙永航噙了口茶,问得细谨。他瞟一眼微微蹙眉的知州刘长晏。
知州刘长晏立刻微沁汗意。
“本使暗访闾间,听闻张德勇此人性好渔色,时常仗着自己是驻防将军的内侄霸占他人妻女,但这人却从未入案,可有此事?”
刘长晏抹了把汗,心中直恨眼前这个监察御使。看来是打算查一查此案了,世宦才俊呀,当然是要露一手好回去讨皇上的赏的。横竖丢的是自己这顶乌纱!只盼着眼下能多配合着点眼前这位监察御使,若能不免官,那是最好了!
心下叹了口气,刘长晏立马把其中原委全数说了,心想着横竖也不过是拿这个张德勇开刀,而驻防将军他也确实得罪不起。于是,刘长晏在实话实说的前提下,将驻防将军包庇内侄,暗杀受害亲属的事略了过去,一应罪行,尽截在了张德勇身上。
听完了刘长晏的说法,孙永航仍是微挑着眼,带着抹令人心惊的眼神瞅了他半晌,才缓缓开口:“刘大人,有证人证明张德勇在案发当天,醉酒不省人事,啊……就在‘柳宿楼’过了一夜是吧?还有歌伎珍娘可做证人。照大人这么说来,那是张德勇教唆珍娘作了伪供?可除了歌伎,还有许多人都能证明张德勇那晚一直待在‘柳宿楼’啊!”
“呃,呃,大,大人,下官……下官……”刘长晏渐渐听出了些门路,然而这话却是怎么也不敢往下接,只能频频抹着额角渗下的汗。
孙永航朝他一笑,浅浅勾起的唇角划出些微冷厉,“刘长晏,你为官昏庸,畏权怕势,草菅人命,这是渎职!依碧落法令,会有什么追究,你自己心里该很清楚了吧?”
刘长晏扑通一声跪倒,“下,下官糊涂!下官糊涂!请大人指点出路!”
孙永航拨着茶盖,缓缓道:“眼下也不是丝毫没有出路,就看你,敢不敢赌!”他忽然朝刘长晏俯下身,凑近说,“刘大人,本使有个主意,若成功,不但保你无事,还能让你加官进爵,升任京官。刘大人,你可愿赌?”
刘长晏一呆,心中隐隐猜到孙永航的主意,只觉得脚底心直涌寒意,渗得心窝里冰凉冰凉的。他怔了半晌,才闭上眼一咬牙,决断道:“好!下官一切听凭大人吩咐!”横竖两个都得罪不起,前一个,吃力不讨好;后一个,好歹也许了他个未来。就……豁出去了!
“好!”孙永航一拍案几,立时起身,“随我走一趟张府!”
四月廿三,孙永航接到了丧报,而文氏灭门一案的审理结果也震惊了整个天都。长安侯本以为各处已打点妥当,却不料忽然冒出一个孙永航,顿时有些手足无措。面对女皇的质询时,长安侯及钰华夫人显得嗫嚅又尴尬,根本无法辩驳。
女皇细细瞅了二人几眼,才哼笑出声,“既然你们没话讲,那朕就让孙永航查到底吧。”她一手支颐,眉宇轻敛,似是自言自语地又补了一句,“朕倒要瞧瞧,孙永航能查到什么份上……拟旨,令监察御使孙永航夺情继任,不得离职,彻查文氏一案,不管事涉何人,事关何部,查。”
“是,皇上。”随驾的中书舍人王镇立刻提笔拟了,不过片刻便呈上御览。
女皇一眼瞥过,才又看向一直战战兢兢的长安侯与钰华夫人,眼见着二人急得满头大汗,心中也微微有些软,毕竟仍是堂妹,只不过平日嚣张霸道了些,终究也没大错。叹了口气,女皇挥了挥手道:“朕瞧着湘州株阳还不错……你们早点收拾,能带走的,就都带过去吧!”
“皇上!”钰华夫人一听此话,心都凉了,想着天都的繁华,再想想那株阳的穷僻,心头又是悔又是酸又是怨。
“唉,退下吧!”女皇有些不耐,微微敛了眉。
二人一见如此情形,知晓再说不上什么话了,只得拜别而去,“皇上,皇上保重!钰华向皇上辞行……”
女皇看着二人相扶着啜泣离去,面上的神色也渐渐变得严肃而深沉。玉不琢,不成器哪!这近两年的冷待,孙永航倒是锐利了许多!
孙老夫人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