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理解猪八戒的心情,哪个男人不钟情,哪个女子不怀春。从动物的本性和生理需求来讲这是一大本能,人要是抛开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人人都需要情人陪伴,无情无性不入娑婆世界,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骨子里都有另求新欢的本性,如果不克己复礼,任本性泛滥,就会统统回到母系社会。有情爱就必有性爱,趁八戒还有拱地的劲头就让他在唐静那块地里多拱几天吧。
小和尚道静走过来叫孙乃正:“南无阿弥驼佛,孙施主,我师父请您去斋堂用早茶。”
“阿弥陀佛,知道了。”
斋堂在寺院的西院,是一栋有五间通长的厢房,中间开门,一进去便是一米多高的福田箱,福田箱正面是一块五个米毛的透明玻璃,里面的人民币看得清清楚楚,多是一元两元五元的小票,十元以上的票面很少。来这里吃早茶的都是过来上早课的居士,他们都是随意放进去几个饭钱,因为他们都坚信不能白吃庙里的饭,“施主一粒米,大过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所以哪怕放进去一角钱也是心思。况且福田不白种,舍一得万报。布施越多回报越多,那个不愿意财源滚滚来啊。
孙乃正拿出一张一百元大票放进福田箱里,然后净手、礼拜、合十默念一遍进食咒,才轻步走到北侧男宾座位上,拿起一套餐具捡了一个馒头盛了一碗粥,挑了几样小菜,端回到自己的位子慢慢地吃了起来。他懂得寺院的规矩,近斋堂不准说话,不准剩饭,不准男女混坐,必须南北分开。
寺庙里斋饭都比较简单,吃自然也就简单了。孙乃正尽管细嚼慢咽,不一会也就吃完了。在这里就餐都是自己动手,他把餐具拿到水池里洗净,又放到开水锅里煮烫一会,再用竹木夹把碗筷夹到方盘里端回原处扣着放好,这一切都做完了才能轻手轻脚的走出斋堂。
斋堂里一同用斋的有十五六个人,大多是女居士,男居士也就一两个人,他吃饭时有一位男居士向他招手示意了一下子,看上去有些面熟但又想不起来是谁,那个人先吃完饭走了,等他走出斋堂到了大雄宝殿,便又看见向他招手示意的那个人正在与释了空笑谈,他看见孙乃正便急步走过来象故友久别重逢似的紧紧地握住了孙乃正的手。
“孙乃正,还认识我不?听王老师说你在这,我今天特来拜会。哈哈,你派头多了,听说你现在是民营企业家啦,千万富翁,恭贺恭贺!”
“请明示,这位先生是——”
“真是贵人多忘事,我是你当年当红卫兵司令时揪斗的三反分子郝正贤呀。”
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的孙乃正听了郝正贤三个字一下子就让他振聋发聩,面部表情立刻显得十分尴尬,不知怎样向他表示忏悔和歉意。他一句话也没说,只是紧紧的握住郝正贤的手不放,两行热泪扑簌簌从腮边滚落下来。
他们就这样握着手对望着,望了足有一分多钟,这时孙乃正已从尴尬中摆脱出来,四十多年前的往事一下子涌上心头,他再也抑制不住内疚的心情,张开双手抱住郝正贤的双肩,把头贴在郝正贤的胸前呜呜地痛哭起来。
岁月的流逝能淡化陈旧的故事,也能化解陈旧故事里的恩恩怨怨,这一对青少时代的死对头一阵痛哭过后,很快也就破涕为笑了。
“原谅我吧老哥哥,小弟向你谢罪。”孙乃正深深的鞠了一躬。
“这是不可抗拒的政治自然灾害,不能怪任何人,是历史重演清君侧的故事,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都正常,你不要自责。要论自责我也有过错,没保护好你父亲,不交流不沟通不开导孙总工程师。行了,别内疚啦,我们头发都白了,我们能活过来就是福分。”郝正贤安慰着他。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啊!转瞬我们都成了扶杖老翁了。陈芝麻烂谷子就不要回首了,过眼烟云一瞬即过,我们谈点开心的话题。走,到我寮房喝茶去。咱们来个‘茶,上茶,上好茶。”释了空从中插话调节气氛。
“好哇,那我们俩就来个‘坐,请坐,请上座。’啦。”郝正贤拍拍孙乃正肩头:“走吧,淡茶净心能成佛,我们何乐而不为,走,喝茶去。”
东方国家有两种饮食文化很注重,一是茶文化,一是酒文化,茶类仙君,酒类侠义,此乃是对这两种文化的精辟概括。茶之清香淡雅唯美,令人回味绵长心地恬淡;酒之浓烈醇厚唯良,令人热血沸腾醉心澎湃。香茶让人清醒,醇酒使人迷醉。其实醒与醉都是人所需,屈原长叹世人皆醉我独醒,李白斗酒挥毫诗抒怀;陶渊明抚木琴挥泪悲天下,苏东坡品茗赋赤壁;曹雪芹茶话石头记,蒲松龄摆茶写鬼狐。这些都是清醒都是醉,人们总是在醒与醉中打造自己,没有一个列外。清醒即是迷醉,色即是空,佛与众生毫无差别。
茶水淡淡的清香总是能亲和人们交往的气氛,它能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你看,茶博士才品赏几口,郝正贤、孙乃正、王玉明以往的深仇大恨全飞到爪哇国去了,彼此都走进了极乐世界。
“王老师,你们和尚爱喝茶,是不是五戒里不许喝酒的关系?佛教里的五戒阻止了许多人信仰佛教,我现在还在吃三净肉。”郝正贤把话题引向了佛学讨论。
“和尚爱喝茶,不是因为以茶代酒,而是茶的品格具有禅定气质,你看这茶味清淡,沸水浇头不怒不怨,静沉杯底而不浮躁,这正是佛陀的品质。和尚天天喝茶就是不断警示自己在尘世间要保持茶道,要象这杯中的茶叶一样宁静、舒展、奉献、无求。人生无求品自高,这就是从茶道里来的。其实自然界有很多佛理展示,八万四千法门里有个心地法门就认为大地万物皆是佛,很有开示。至于不吃五荤佛经里没有强调,也没此戒律,那是中国梁武帝悲悯天下生灵,决心不吃众生肉,信佛的皇帝不吃荤腥,他出经费养活的和尚自然也就不敢吃了,就这样流传到现今。其实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鲁智深吃了一辈子酒肉荤腥,杀了一辈子人,不也坐化成罗汉了吗?还有济公,不也吃肉喝酒吗?戒律也有破戒和开戒之分,辩证对待。”
“经书里的神话是真的吗?有些神话故事听起来实在让人难以置信。以前我从来就反对一切宗教,坚信马列主义无神论。不过经过一生的坎坷磨难,看了一些佛学书籍,我才悟出点佛教的道理来。我记得在清华念书时讲师说牛顿、爱因斯坦、诺贝尔等世界著名大自然科学家钻研了一生科学,最后还是都归结到上帝那去了。当时我就很不解。”郝正贤抛出一个新课题。
09-2
09-2
“这个谜我来回答你,我是学中文的,可以给你学水利的当个中文系老师。按照马克思唯物论里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的理论来讲,古今中外的神话传说都是有的,确实有其人鬼仙佛;按照意识能动与存在,精神反作用与物质来讲,现有流传的神话故事又都不是真的。咱就说古书记载的女娲造人的故事吧,她造人的一切过程,一切情节和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造人同出一辙,这就说明在母系社会确有这样的神人,没有存在哪有意识?再说那时的交通中国和希腊根本无法沟通,怎么会记录一模一样的故事,只不过中国人把这位神人叫女娲,希腊人叫普罗米修斯罢了,这是有的一面。再说不真,随着几千年时光的推移和变迁,这些有的神话开始被统治阶级利用,被三教九流利用,几千年里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原来有的面目皆非,就变成现在的样子了。以我分析,女娲和普罗米修斯可能就是个发明陶俑和水泥的人,她把泥捏成人烧成陶俑,别人很欣赏就记载下造人的故事来了。炼五彩石补天也是如此,当时人们都住在山洞里,下雨了洞顶漏雨,女娲找来石灰石烧成灰,掺点沙子抹在洞顶上,下雨就不漏了。远古时期人们认识事物能力和概念于今人会有不同,说不定会把头上都叫天,把洞顶也叫天,把有能力的人叫做神,就是现在我们称一些有能耐的人不也说‘这个人真神了’‘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这类说法吗。经过几千年的以讹传讹,也就理解得没有谱了。就像佛经里讲的那些佛呀,菩萨呀,罗汉呀,天龙八部神仙呀,妖魔鬼怪夜叉呀等等,都是当时不同意识形态的人群,有觉悟的人就叫佛菩萨,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就是魔鬼,按现在话说佛和魔就是人头脑中两种思想的斗争,阿弥驼佛四十八大愿,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都是当时学习的楷模,就像我们学雷锋一样,宣传他的事迹用来教育广大臣民,你看这些佛菩萨为什么都是国王或者太子,这就足以说明当时的政治背景。当时的名人以后都会变成神,毛泽东才撒手人寰几年,现在家家都把他供起来,有说成佛的,有说成仙的,这就是神话的形成。”
“要说毛泽东是佛我也赞同,你看他搞的社会主义有很多符合佛学观点,什么低工资多就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狠斗私字一闪念,解放全人类最后解放自己,这不都是普度众生吗?嗯,毛泽东是佛。孙乃正,你这些奇谈怪论是从哪本书里看的?”
“绝对是我心里杜撰,不过我挺相信我的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