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梦入芙蓉浦 > 第39部分

第39部分(1 / 2)

>  颜宁说:“没事,我和丁山能搬得动。”丁山就是新请的那个长随。

杨沐笑起来:“说什么傻话,我们没有高头大马、前呼后拥地衣锦还乡倒还罢了,怎么还能让你自己扛着行李回去啊。乖,咱们这不是虚荣,但这是体面问题,不能让旁人指指点点啊。”

颜宁想一想:“那好吧。”

杨沐将东西都搬下船,嘱咐好挑夫和丁山,然后跟颜宁说:“这差不多还有一个多月才过年,我先回去一趟,然后去你家看你和先生。”

颜宁点头:“好的,然后我去你家看伯母。”

杨沐拍拍颜宁的胳膊:“好了,去吧。”然后转身上船,站在船头看着颜宁。

颜宁朝他挥挥手,然后转身走了。

直到颜宁的背影消失在转角处,再也看不见了,杨沐才让船家开船。

回到平城,杨沐依旧将药材卸在杨林家里,在杨林家吃过午饭,杨沐想起很久没有去吴家铺子了,于是便绕过去看看。

午后店里客人较少,只有伙计小王一个人在忙碌,他余光瞟到有人进来,便说:“客官需要什么,您随便看。”

杨沐笑起来:“小王。”

小王猛地抬头,惊喜地说:“是小杨先生啊,好久不见,哪阵风将你给吹来了?”

杨沐说:“一直在忙呢,这才从京城回来,过来看看大家。”于是将手中的果脯递给小王:“给大家尝尝,蒋叔和大新都在?”

小王欢喜地接过来:“谢谢啊,人来了就行了,还这么客气。大新在账房里,蒋叔不在,去菁州采买聘礼去了。”

“聘礼,谁要成亲?”

“二少爷啊。”

杨沐惊了:“你说是吴严?!他回来了?”

小王说:“是啊,回来半个多月了,正在筹备亲事呢。”

杨沐的眼珠都要掉出来了:“吴严回来了?而且还要成亲了?!”

声音有点大,将里屋的大新也惊动了,他掀了门帘出来一看:“杨沐,你过来了?”言语中带着欣喜,赶紧过来揽住他,半拉着进屋去了。

杨沐艰难地扭过脑袋:“大新,吴严回来了,并且要成亲?”

大新拍拍他:“呵呵,是啊,你绝对想不到他要跟谁成亲。”

杨沐望着大新:“难不成新娘子我还认识?”

大新露出一个颇有意味的笑容:“你不仅认识,我也认识,而且还很熟呢。”

杨沐竭力转动一下受了惊的脑袋瓜子:“你也认识的,我也认识的,还很熟的,那就只有四喜了?!”

大新重重点了几下头:“答对了。”然后去给杨沐倒茶。

“真是四喜?”杨沐的目光随着大新的身影转动。

“是真的,”大新将茶递给他,“那会儿不是三宝送完你的药材从京城回来,路过虞县码头遇到了正要回家吴严。据说吴严接到调令回京述职,先回来省亲。两人话拉家常,说起四喜的事来,回来后,吴严主动去三宝家提的亲。”

杨沐总算把这个消息消化完了,喝了一口热茶:“这事还真是挺突兀的,我真没想到。”

大新坐下来,叹了一口气:“这大半年里,虽然我不在家,但是也隐约知道四喜的处境有多难。正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她一个没出嫁的大姑娘,怕是受不得世人这么毁谤非议。也难怪三宝家会不顾双方地位家世的差距,就一口答应了。”

杨沐也感触良多:“是啊,吴严有足够的身份和地位,可以震慑住那些流言蜚语,助四喜脱离困境。但是吴家怎么会答应?”

大新摇摇头:“不知道吴严用了什么法子使吴员外和夫人都答应了。这事你可以回去问问他。”

杨沐突然拍了下手:“嗨,都不知道他们要成亲,连份像样的礼物都没准备。他们什么时候成亲?”

大新目瞪口呆,这杨沐的思维跳得也太快了点吧:“腊月初九。”

杨沐想了一下:“时间很赶啊。四喜前面那个姑爷去了才半年多,看来三宝家里真是很着急。”

大新摇摇头:“这是吴严决定的。吴严说他过完年就要去京城了,下一处不知道会调往哪里,到时候不可能有时间再回来成亲。若是到时候就这么叫家里人送四喜过去,又显得太不够正式,反而给四喜添闲话。不若趁此机会拜了堂了。”

杨沐点点头:“这也是的。对了,大新,颜宁也回来了呢。”说到颜宁,他就忍不住浮出笑意。

“真的啊?和你一路回来的?”大新很惊喜,他有很多年没见到颜宁了。

“是的,他先回家去了,过几天我去找他。吴严和四喜成亲,他总还是要来参加吧。”

大新感叹一声:“这么一来,大家又都聚齐了啊,我们这都多少年没聚到一起了。”

杨沐也很感慨:“是啊,真难得呢。”

第六十二章 老友重逢

杨沐回到家中,同母亲说了要在京城开铺子的事。杨母听后是又喜又忧,喜的是儿子终于要开铺子了,忧的是,儿子为何要将铺子开在京城呢,平城不就挺好的么?

“娘,等我在京城把铺子开起来,生意稳定了,我就接您去京城住。”杨沐心里觉得有些对不住母亲,因为自己的私心,要让母亲背井离乡。

杨母笑了一下,笑容中有些苦涩:“我一个老婆子了,还去什么京城,只要你有出息,过得好,娘就心满意足了。”

杨沐心里很不好受,京城虽然繁华,却也并不见得适合母亲居住,尤其是冬天那份严寒,哪里是母亲这样的身体能够承受得住的。于是又安慰母亲说:“娘,等我京城的铺子开好了,以后会在平城再开一个,到时候咱们去平城住。”

杨母听着,只是笑笑:“好。”

其实最让杨母挂心的不是杨沐的铺子,而是他的亲事。儿子一直说没有喜欢的姑娘,但是这年头,谁家的好姑娘会抛头露面呢,他到哪里去寻自己中意的姑娘。当初自己和他爹,不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早知当初他中秀才之前就将亲事定下来好了,倒不至于耽搁他这么多年。

杨沐去吴家找吴严,算起来两人也快三年未见了,期间虽有书信联系,但由于杨沐常在各地奔波,所以联系并不那么密切。

吴严看起来要比先前稳重多了,看样子这几年官也不是白做的。一见面,他的拳头就重重地擂上了杨沐的肩:“老朋友,这么久不见,可想死我了。”

“咳、咳、咳,”杨沐笑着喊,“轻点轻点,骨架都要散了。这两年多未见,吴兄风华不仅不减,反而更添了几分魅力,恭喜贺喜啊。”

“你也不差啊,越发成熟稳重了。同喜同喜!”吴严笑起来,拉着他进屋坐下:“今天咱们兄弟好好说说话,在我家吃晚饭,不醉无归啊。”

杨沐笑:“行啊,看来你这两年酒量也练出来了啊,那我就舍命陪君子吧。”

吴严说:“这两年你混得风生水起啊,生意都做到京城去了。”

杨沐咳了一声做掩饰:“混碗饭吃而已。你这两年在益州怎么样?”

吴严说:“唉,可别提了,那痛苦简直是一言难尽。”

杨沐问:“怎么?以前看你的书信,还是挺好的啊。”

吴严笑起来:“呵呵,我倒是没什么事,我辖内的那些刁民,三天两头都是械斗,告状的、打官司的、私了的,各种乱子都有。那真是没有三头六臂管不过来。”

“我看你也没怎么瘦啊。”言下之意,就是没觉得你有多操心。

吴严嘿嘿笑:“我衙门里的县丞是本地人,做了多年县丞,我刚去时,天天都要处理这些争端,都是各村寨为了争地盘、争水源、争义气、习俗不同而闹出来的,我真是恨不能一天有二十四个时辰,根本忙不过来啊。后来我那县丞告诉我,只要是没出人命官司,都不是大事。这些争端,往小了说就是家务事,清官难断家务事啊。不管对错,谁打伤人,就判罚医药诊金,如此推行了几次,那流血事件果然少了许多。”

杨沐听得笑起来:“真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什么样的问题出现,就有什么样的解决办法。后来看你写信说今年旱情也颇严重啊。”

吴严说:“可不是,益州其实疫情倒不是十分严重,就是闹蝗灾,蝗虫过境,那简直是寸草不留。”

“啊?那不是一点收成都没有?”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