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柳兰这么一说,罗剑想起自己跟她说过的话,以前总是担心“珍妮机”提前出现会导致大量纺织户无法维持生计,甚至导致农田变棉田、桑田,现在看来,暂时不会影响,光军中所需就够生产的了。
“柳兰,我懂你的意思,只是技术必须加强保密,这时候千万不要泄露出去了,还不是时候呢。”罗剑叮嘱道。
“罗大哥,你就放心好了,我只招收军中家属到纺织厂,既可安军心,又有利于技术保密,我把厂建到军营外面,这样可行?”柳兰想了想说道。
“这事你跟督师好好商量,要做就一定要做好了。”罗剑强调道。
史可法的聚贤馆里已经空无一人,在罗剑和史可法多次谈话之后,大量读书人被安排到了地方任职,安庆和凤阳两府已经逐步走入正轨。
决策定下之后,罗剑和史可法来到了瓜州,罗剑已经一个多月没来瓜州了。
瓜州现在已经变成了军工生产基地,整个瓜州的工人已经超过二万人。
看着七八个大烟囱里不停地向外冒着黑烟,罗剑很有些无语,难道走工业化,环境污染是必须付出的代价?只是现在的形势让罗剑无法去考虑环保问题,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想着。
史可法却对这种情景极是兴奋,满天飘着黑烟,这就意味着各项生产正在加紧进行,生产抓得越紧,意味着扬州军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就越大。
瓜州现在已经建成了炼钢厂、枪械厂、火炮及炮弹厂、火药厂加上刘为民弄的一个简陋的研究所。
瓜州的各项研究工作被迫停止下来,刘为民和陈子龙等人又开始了紧张的军工生产,就连宋应星也放下了蒸汽机的研究,加入到了生产的队伍中。
宋应星亲自动手改进机床,又对米尼枪的发火装置和闭锁装置进行了改造,发火率已经达到90%以上,射程和威力也有了不小的提高。
据刘为民说,米尼枪的威力已经可在一百米距离上穿透三层铁甲了,如果不是前装和用的黑huo药,已经同以后的步枪没什么大的差别了。
标准化、规范化和流水线的生产模式,加上无缝钢管的使用,米尼枪的生产进度大大加快,现在已经有五百多支新式米尼枪装备到了一师。
罗剑和史可法临走时,小刘小心地交给赵全一个纸箱子,让他务必小心保管,又在罗剑耳边悄悄说了几句。
回到扬州,罗剑和史可法等人又作了一系列的安排。
六师被加强了十门火炮后,从安庆开始往西部扩张,已经前出到了望江县一带,而守在凤阳的四师也被加强了十门火炮,只是他们暂时只能对徐州的多铎部采取守势。
李本深部整训效果不错,已经被改编成了三师,从一师、二师抽调了部分基层军官后,现在接替二师防守盱眙,守备师依旧担当扬州的守备任务。
史可法提醒罗剑,从运河前往淮安,必须经过高邮,现在刘泽清还在高邮,如果能够将刘泽清部改编,则江北的扬州军政令军令都将统一。
罗剑对刘泽清却不抱幻想,前段时间刘泽清在淮安抵抗甚烈,那是因为南明朝廷还在,刘泽清部仍有退路,淮安又是其大本营,清兵来得太快,搜刮来的钱财来不及转移,只能苦守淮安,若在历史上,他早已投降了满清。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罗剑决心以刘肇基的一师、李成栋的二师、翁之棋的五师加阎应元的炮兵六十二门火炮和黄蜚水师共四万五千人向淮安展开攻击行动。
参谋部随即加班加点制订作战计划,三天后,作战计划报到了罗剑手上。
随着大都督府命令的下达,三师正式接手了盱眙防务,黄得功和李成栋带着二师从盱眙出发由陆路向淮安方向机动,五师从泰安急行军赶至扬州登船。
九月十五,罗剑在扬州城外召开了誓师大会,誓师大会结束后,带一师和炮兵出发前往瓜州登上了水师的战船。
第一百三十五章 兵进淮安
按照条例整训过的黄蜚水师让罗剑耳目一新,整个水师上下跟上次进攻安庆时呈现出一种完全不同的气质,据黄蜚说,这是扬州军特有的气质。
在黄蜚的指挥舰上,罗剑再次见到了郑成功。
此时的郑成功再也没有在南京城见到的书生模样,整个人已经被晒得黝黑,也显得极有精神。
整个舰队的编队和行进,黄蜚已经不大管了,现在都是郑成功在安排,只是仍通过黄蜚来下令执行。
罗剑并不干扰水师的指挥,在旁边看着越来越成熟的郑成功,心里颇感欣慰,心里想着,以后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可能不会有了,但多了一个为国征战的海军大将军也是不错。
等整个水师全部后,郑成功跑到罗剑身边敬了个礼,说道:“大都督,这次打下淮安,可得多造些战舰了!”
“大木,你今后的舞台可不是这些内陆河流,你的舞台可是广阔的海洋,这些船都太小了,希望你早作思想准备哦。”罗剑笑着说道。
“真的啊?大都督?那可太好了!”郑成功兴奋地说道。
“不过战舰要是能加装炮兵的那种大炮就好了,这海上还有谁是我们的对手?”郑成功接着说道,刚才他已经看过了阎应元的炮兵,很是羡慕。
听到郑成功的话,罗剑却想起了一个问题,扬州如果想走向海洋,面对的第一个对手就是郑芝龙,郑芝龙名义虽说是明朝的参将,但他的海盗生涯却一直没有停止,如果他对扬州的出海船只动手,不知道郑成功会怎么办。
只是从现在的情况看,清兵对福建的进攻会比历史上早出很多,不知道郑芝龙能否坚持住不投降,否则到时郑成功父子反目,罗剑倒也不愿见到。
“大木,我们以后的战舰都要加装大炮,到那时,大炮比你现在看到的还要先进呢。”罗剑说道,等这次战役过后,罗剑想尽快把火炮高低机和方向机的问题给解决了。
九月十六清晨,罗剑带着水师到了高邮城外,大军并不停留,罗剑带着刘肇基和黄蜚等人到高邮作短暂停留,早就接到消息的东平侯刘泽清带着十几个部将和十几个亲兵坐着小船到旗舰拜见罗剑。
“末将刘泽清见过大都督!”刘泽清朝着站在甲板上的罗剑弯腰拱手施礼道。
罗剑抬头看向刘泽清,见他大约四十开外,不象个武将,倒是个白面书生的模样,确实是个老帅哥,此时刘泽清脸上笑容满面,对罗剑也是极其恭敬。
“东平侯不必客气,战事紧急,我等在高邮只作短暂停留,东平侯有事请讲。”罗剑对刘泽清并没有多少好感,只是他上门拜见,倒也不好太过冷淡。
刘泽清的实力其实在江北四镇里是最弱的,本部人马只有六万多人,这次苦守淮安,人马损失达半数以上,现在刘泽清的人马全部聚集在高邮,只有不到三万人了。
“末将丢失淮安,罪过非小,万请大都督在皇上面前代为说项,非是末将怯战,实乃清兵势大,末将已经尽力了。”刘泽清担心罗剑追究他丢失淮安的责任,抢先说道。
“这个我已经知道了,十几万清兵非你部可以抵挡,想来朝廷也不会怪罪于你,东平侯就不要担心了。”罗剑说道。
“大都督亲率大军收复淮安,不知末将可否率本部人马随大都督一同前往?末将也想早日收复淮安,也可略赎末将丢失淮安之罪过。”刘泽清有些讪讪地说道。
罗剑一听,刘泽清这是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