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种方法我们以前也在用,官员收粮时,并不是把每斤粮食都检查到,只从其中抽取一部分来检查,这也是一种抽样调查。”
“比如我们要调查农民的生活状况,并不是要求我们把一个县里每家每户都走到,我们可以抽取几十户各种类型的农户进行调研,然后经过分析,就大概能够得出一个地方农民的生活状况。”
详细地介绍完抽样调查的方法,见大家都在思考,罗剑接着说道:
“我刚才已经强调过,这次调研,我们不需要空洞的文字,而是需要具体的数字,希望大家都记住这点。”
“还有一点,我们的调查与各级官员的调查要分开进行,不能混为一谈,大家调研的结论,既是对各府县调查结果的监督,也是对江北地区整体情况的综合考量。因此,你们这次下到各府县,建议你们不要与官府直接接触,以大都督府的名义直接调研即可。”
罗剑说得差不多之后,柳兰又对大家进行了一些财会基本知识的培训,新的记账方法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连史可法和任民育听了都是频频点头。
一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最后罗剑严肃地说道:
“这次调研,我和督师都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能把江北地区最真实的情况搞清楚,先给大家提前打个招呼,大家的住宿费用全部由大都督府承担,绝不许惊扰地方,更不允许扰民。如果发现有人同地方官员沆瀣一气,欺上瞒下,你就做好到庐州挖矿的准备吧。”
当天下午,要求各府县调查研究的文书被快马送往各府县,离得近的一些县已经开始动了起来。
“兴华,这动静是不是闹得太大了点?”在大都督府吃完饭,史可法并没有回去,等着和罗剑一起去瓜州。
“宪之兄,我就是要把动静闹大,就是要在扬州上下行成一种求实之风。”罗剑坚定地说道。
“兴华,咱们现在离朝廷真是越来越远了啊!”史可法说这话时颇有些担心。
“宪之兄,难道你还对朝廷有信心?估计半年之内朝廷就会断了扬州的供应,这个咱们得有思想准备。”罗剑笑着问道。
“唉,朝廷如此昏聩,愚兄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史可法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只要朝廷再供应扬州军饷半年,我估计咱们自给是没有问题了。”
“是啊,我这也着急呢,今年扬州一府收成虽然不错,但凤阳府、安庆府、淮安府这三个地方可是被满清给搜刮得很惨啊,恢复生产还需要时间啊。”
“对了,兴华,时泽昨天跟我说,扬州一府今年工商税已经收取了一百多万两银子,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啊!如果其他几府工商都如扬州一般,咱们也就不愁了。”史可法终于有了比较好的消息,让罗剑很高兴。
“宪之兄,这才刚刚开始,以后会越来越好的。走吧,咱们去瓜州看看造船厂筹备得如何了。”
“小刘抓得很紧,我也派人到福建一带去请造船师傅了,恐怕还得一段时间才能请回来。”
两人边说边走出府门,带着护卫朝瓜州去了。
ps:对不起大家,今天又传晚了,电脑系统崩溃,刚刚弄好。
第一百四十四章 人才与发展
罗剑在扬州忙得不可开交,此时的南京城皇城武英殿里,朝廷一众大员却正吵得不可开交。
吵架的源头来自满清提出和谈要求中的开放运河一事,这事涉及扬州,马士英觉得没法做主。
李沾和一帮御史认为扬州是大明的地方,应该听从朝廷安排,朝廷直接做主就是。
但阮大铖和一帮官员却不同意,摆明说就是如果淮扬大都督罗剑不同意,你朝廷作了决定也是无用。
阮大铖还指出,与满清和谈一事,必须请淮扬大都督回朝参加,因为这和平是扬州军打来的,没有扬州军同意,人家想打就打,和谈就是一句空话。
马士英觉得阮大铖说得有理,但是又担心罗剑回朝搅了和谈一事,谁都知道罗剑是个坚决的主战派。
两方在朝堂上争论不休,朱由菘却没有打瞌睡,听得很是仔细。事关能不能和谈成功,是他最关心的事,不上心可不行。
想到前几天满清使者在殿上那跋扈的样子,朱由菘就有些来气,朝中大臣一个个都软蛋,怕满人得很,只有把卫国公请回来才能镇住满人。
想到这里,朱由菘打断了众人争吵,自己做了一回主,说道:“众卿家不要吵了,朕决定了,马上请卫国公回朝。”
朱由菘派出的信使还没到扬州,瓜州的罗剑已经接到了消息。
造船厂的建设在史可法倾力支持之下,进展非常快,厂房架子已经搭了起来,造船需要的大木等原料已经开始采购,银子召唤之下,比官府自己下令要快得多。
罗剑专门见了淮安来的造船师傅们,这些匠人脸上气色已经好了很多,在瓜州显然生活得还不错,每个人都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着憧憬。
从造船厂出来之后,两人又到了刘为民的研究所,罗剑在这里终于见到了方以智。
方以智同宋应星一起,正在进行蒸汽机的研究,一张大桌子上摆满了各种木制的模型,周围围着一大群年轻人。
“宋老、方先生,都在忙啊?”罗剑主动打着招呼。
“兴华、督师,你们来了?自己找坐吧。”宋应星摆弄着木制的模型,抬头看了一眼罗剑和史可法,又低头拿起尺子不停地比划着,还在纸上写写划划。
“方以智见过大都督、督师,谢大都督营救之恩。”方以智放下手里的活,起身朝罗剑和史可法躬身施礼,旁边一群年轻人也是躬身施礼。
“密之(方以智字)先生不必客气,在扬州可还习惯?”罗剑问道。
“大都督,一切都好,我在宋老先生和小刘这儿学到了不少东西,到了这里我才知道,以前真是井底之蛙啊,要学的东西可是太多了,前几天我才给一帮朋友写了信,约他们到扬州来,这里才是真正干实事的地方啊。”方以智感叹地说道。
“嗯,密之非常不错,学东西快,有他帮忙,蒸汽机研制的速度快多了。老夫老了,以后就靠你们这些年轻人了。科学之道,浩如烟海,兴华,你们可得抓紧时间培养人才啊。等蒸汽机弄出来,我还是回学校教书育人。”宋应星抬起头说道。
“是啊,人才才是扬州发展最紧缺的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基础教育可不能放松了。”罗剑也是感叹着说道。
史可法却对蒸汽机有了兴趣,拉着旁边一个年轻人不停地问着。
年轻人显然对此也还是一知半解,答得有些不知所以。
“宪之兄,蒸汽机要是弄出来了,这可不得了。咱们机床可用蒸汽机来带动,咱们的船只可以靠蒸汽机来推动,咱们还可以造出在陆地跑的蒸汽火车,一次运个几十万石都不在话下。”罗剑笑着给史可法解释道。
“兴华,我们现在最大的困难是输出的力量,哦对了,功率不够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要得到足够的输出功率,得把蒸汽机造得很大,没有实用性。”宋应星在旁边说道。
“宋老,输出功率不够,是不是因为密封问题解决不好?如果因为这个,我建议你们到匠人中间去找找办法,有时候高手在民间啊。”
罗剑知道历史上蒸汽机的研制就是因为解决不了密封问题,导致功率不高,后来橡胶的出现才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怎么没想到呢?兴华,你可是帮了我们大忙了。”宋应星说着站起身领着两个年轻人就往外面跑去。
“这宋老,可真是个急性子。”罗剑笑着说道。
“大都督对蒸汽机也是内行?”方以智吃惊地看着罗剑。
“密之啊,我与兴华接触这么久了,就好象没有他不知道的事儿。”史可法笑着说道。
“呵呵,我是半桶水,什么都知道一点,什么都不精,真要我来造蒸汽机,我可造不出来。”罗剑笑着说道。
“密之先生,在扬州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给小刘说,给我说也可以,小刘那儿还有不少书,你可以先找来看看,你有这个基础,学起来比其他人要快。”罗剑对方以智可是抱有厚望。
“大都督,我已经在宋先生那里找来不少,正在学习呢,等把这些书学完了,再去向刘先生请教。以智在这里很愉快,没有困难,谢谢大都督了。”方以智说道。
“那你们先忙着,我们再到小刘那去看看。”罗剑说完与史可法一起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