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猛士回明 > 第187部分

第187部分(2 / 2)

其实罗剑对儒家思想并没有成见,反倒以前在没事的时候还研读过《四书》、《五经》,这些所谓的“圣人之言”从学术角度来看,应该是有极高的哲学价值,只是后来的历代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禁锢思想,这才往其中加入了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有些孔子的原意也被有意曲解,这种现象到了宋朝时已尽极致。

要说厌烦儒家思想,罗剑厌烦的是这种被反复修正后的儒家思想,并非原始的儒家学术。

只是孔圣人的后人却并没有将孔子的儒家思想发扬光大,从历史上来看,孔子的后人基本都是靠祖宗的招牌来混饭吃,而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也需要这块招牌,这才让他们的日子过得都非常不错,在历朝历代也有极高的社会地位。

现在的孔家家主孔胤植也算继承了前几朝先祖的衣钵,孔胤植并非孔家嫡传,却不但受封衍圣公,还先后被加太子太保和太子太傅,可谓“君恩如山”。可李自成一入山东,离曲阜还远着的时候,孔府就出朱示,令人供奉大顺国永昌皇帝龙位,并献马献银,跪纳印信。

没几天,大顺军跑了,来了清夷大军,这位三姓衍圣公知错就改,即上《初进表文》,向清廷表忠心,称颂清帝“山河与日月交辉,国祚同乾坤并永”,表示“臣等阙里竖儒,章缝微末,曩承列代殊恩,今庆新朝盛治,瞻学之崇隆,趋跄恐后”。

接着为响应清政府发布的剃发令,三姓公孔胤植隆重举行了剃发仪式,“恭设香案,宣读圣谕”,令族人剃发。

现在国防军收复了曲阜,孔胤植竟立马转向,跑到泗水县城一直等着大都督北上。

罗剑正是知道这些前因后果,所以对孔胤植并没有太好的脸色,只是孔家在读书人中影响极大,目前不是“打倒孔家庙”的时候,罗剑这才想抽时间见见他们。(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一章 百家争鸣

罗剑一行到了驿馆才知道先期出发的参谋长乙邦才带着总参谋部的部分参谋正在驿馆等着,而且已经在驿馆把住宿一切都安排妥当了。

到了之后罗剑立刻泡了一个热水澡,浑身的疲惫顿时去了大半,精神也好了起来。

等罗剑换好衣服到了驿馆的会客厅,吃惊地看到乙邦才正冷冷地看着孔胤植,连坐都没让这帮人坐下。

“参谋长,怎么不请孔先生坐下?”罗剑有些奇怪,看样乙邦才认识孔胤植,好象他们之间还有点过节。

罗剑知道乙邦才是山东人,而且从军之前还是个秀才,只是不知道他跟孔家到底发生过什么。

“孔先生,诸位,快请坐下。”罗剑招呼孔胤植和几个老儒生坐下,孔胤植和几个老儒生小心地走过乙邦才身边,走到罗剑面前就要撩衣襟下拜。

“停下!诸位还不知道南京政府的规矩吗?我们早就废除了跪拜礼,诸位不必如此!”罗剑赶紧拦住了他们。

孔胤植四人这才上前躬身抱拳施礼,嘴里说着“见过大都督”,罗剑也是抱拳还礼,客气了一番,几人这才坐了下来。

“孔老先生专门从曲阜赶到泗水见罗某,不知有何指教?”罗剑开门见山问道,时间很紧,明天一早就要出发,还有很多问题要问乙邦才,罗剑不想跟这几人罗嗦。

“呵呵,大都督,孔老先生可是在泗水等了半个多月了,就是想向大都督表忠心呢。”不等孔胤植开口,乙邦才在旁边冷笑着说道。

罗剑更觉奇怪,乙邦才给罗剑的印象大体是个儒将。平时为人也是彬彬有礼,今日竟对孔胤植等人却似极为不欢迎,表现也不似平常的温文尔雅,个中缘由呆会得问问他。

尽管乙邦才的话里带着明显嘲讽的意味,但孔胤植似乎并不在意,站起身又朝罗剑躬身施了一礼。这才开口说道:

“大都督,乙将军所言不虚,老朽等人本想去南京拜会大都督,幸得在泗水遇见乙将军,才知道大都督大驾将临,这才在泗水恭候大都督大驾。”

“哦?那孔老先生欲找罗某到底有何贵干,还请孔老先生明言。”罗剑再次说道。

其实罗剑知道孔胤植这么巴巴地来找自己,无非就是想维持几千年来孔家的社会地位,这也与孔家在每次改朝换代时的随风转向倒是极为一致。只是这次却似乎拜错了码头,罗剑并不准备再次将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大都督自扬州携几位天使从天而降,尔后救万民于水火,现大都督麾下兵强马壮,廓清宇内指日可待,老朽及诸位孔家后人对大都督既感且佩,早欲拜访大都督,只因被鞑子所困。苦无脱身之策,这才延宕至今。还请大都督勿要怪罪。”孔胤植回到座位上,这才慢吞吞地说了一通,却仍没把主要意思说出来,罗剑都颇有些不耐。

“被鞑子所困?不见得吧?你们不早就向鞑子小皇帝表了忠心吗?要是国防军撤离山东,你们是不是又要向鞑子皇帝再表一次忠心?”乙邦才一听孔胤植的话,又是冷笑一声。在旁边出言讥讽道。

听到乙邦才的话,孔胤植这才变了脸色,赶紧站了起来,朝罗剑和乙邦才躬身抱拳施礼,“孔家为保留先祖血脉。乃与鞑子虚与委蛇,然孔家对我华夏一脉实是一片丹心,日月可鉴,还望大都督与乙将军明察。”

“呵呵,你们不是对我汉族忠心吧?依我看来,想保住你们孔家的荣华富贵这才是根本吧?”乙邦才却并不愿放过他们,接着出言呛道。

见乙邦才还要继续说下去,罗剑抬手止住了他,“参谋长不必如此,孔家延续几千年,自有他们的生存之道,我等倒也不必过于计较。”

听到罗剑的话,孔胤植几人紧张的脸色这才稍作缓和,其中一位四十出头的儒生站起来朝罗剑躬身抱拳施礼说道:

“学生乃‘五经博士’鲁闻达,见过大都督。学生听闻大都督在南京、扬州大兴科学之道,学生以为大都督这科学之道与圣人之言正是不谋而合。圣人言‘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大都督在扬州所传之学,学生也曾研习,其精妙之处,与圣人所传当不惶多让,实乃治世之明理也。”

罗剑皱着眉头听完鲁闻达的话,还没来得及开口,又有一位老儒生站了起来,同样躬身施礼后说道:

“学生五经博士颜绍绪见过大都督,鲁博士所言正是我等心声,学生以为若以圣人之言加大都督科学之道治世,则天下必得大治,盛世亦可期也。”

罗剑一听,原来这才是他们最终的目的,只要确定了儒家在国家的统治地位,孔门子弟则荣华富贵必存,这些人这次来见自己,就是想达到把儒家思想继续作为统治思想的目的。

思考了片刻,罗剑这才缓缓对几人说道:

“诸位说得过了,科学之道浩如烟海,这可不是罗剑一人提出来的,是无数杰出人士对自然界不断探索的结果,我不过只是传播者之一罢了。而科学之道最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无论何种学术,何种学派,只要对自然和人类社会进行研究探索,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益,科学之道都不会与其发生任何冲突。”

罗剑的话让几人脸色都有些不好看,话里的意思几人都听明白了,大都督不会对儒家思想进行封杀,但也不会让儒家思想一家独大。

孔胤植正要站起身说话,罗剑抬手向下按了按,示意他稍安勿躁,这才接着说道:

“诸位先祖在生产技术极为落后的春秋时代就能对人类社会作出极为深入的思考,罗剑当是佩服之至,儒家思想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个思想体系,从这点看。孔圣人自是当得起圣人之名。但是社会总是在发展进步的,任何思想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儒家思想也不例外,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罗剑认为那是不现实的。”

就在罗剑与孔胤植几人谈话之初,一个参谋就在旁边认真做起了记录。乙邦才从未听过罗剑说过这些话,今天第一次听?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