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骑兵旅与清兵的骑兵部队有过短暂的交手,城外清兵也是有一万多名骑兵,上次夜袭时石廷柱就出去了五千骑,虽然夜袭失败,但这些骑兵却趁着黑夜逃跑了。
这次赵全的骑四旅速度太快,防线一突破,骑四旅就冲了过去,直接就拦在清兵逃跑的路上,这才与清兵骑兵相遇。
不得不说吴三桂的关宁军确实在明朝末年算是强军,由关宁军改编而成的骑四旅八千人在与清军一万多骑兵的战斗中丝毫不落下风,等骑三旅赶到时,清军骑兵就被打得节节后退。
等七师赶到骑兵战斗的战场上时,清军骑兵已经开始了溃败,两个骑兵旅追杀了一阵,清兵骑兵最后逃走的已经不到五千人马。
城外防线里的清军步兵一个都没逃掉,除了被打死的,国防军一共抓获了四万多俘虏。其中六师抓得最多。战斗力最强的七师反倒抓得最少。
王强并不在乎抓了多少俘虏。他率领七师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突击,哪里有清兵抵抗,七师就冲到哪里,打垮了抵抗的清兵,七师并不去抓俘虏,而是朝另一个清兵集结地冲过去。
七师一直冲穿了清兵的整个防线,等沧州城已经在望的时候。王强命令七师停了下来,到这个时候,尽管还有少量的清兵在抵抗,其实战斗已经结束了。
七师在原地休息了半个小时,王强看看了手表,等时间一到,马上命令七师从沧州城右侧向沧州西北方向急行军,他们要去拦住清兵逃跑的路线,两个骑兵旅也已经从东北方向包抄了过去。
石廷柱就在逃跑的五千骑兵之中,这场战斗的结果他其实心里早就明白。只是近六万人马这么快就崩溃,是石廷柱没想到的。
石廷柱并不担心回沧州如何给谭泰交待。防线离沧州城并不远,想来谭泰已经在沧州城头看到了城外的战斗,国防军的这种炮火谁都受不了,谭泰是不会责怪自己的,更何况国防军马上就要攻打沧州城,谭泰也没时间考虑其他了。
石廷柱率近五千骑兵并没有逃走沧州城里,他知道一旦进了城,他就休想再跑掉了,更何况他的五千骑兵对守城战并无帮助。
战斗快结束时,罗剑来到了前线的临时指挥所,乙邦才领着参谋们正在统计战果,各部队在原地休息,他们只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吃过午饭后,部队就将包围沧州城,罗剑不想沧州城的清兵再逃掉。
“大都督,完全是土崩瓦解啊,清兵完全是土崩瓦解!”一见罗剑,一向稳重的乙邦才十分兴奋地跟罗剑汇报道。
罗剑有些诧异乙邦才的兴奋,却忘记了乙邦才自从担任总参谋长以后,并未真正见过这些战斗场面,今天第一次见到战斗如此顺利,高兴也是可以理解的。
“咱们的伤亡情况怎么样?”罗剑问道。
“总共伤亡了三百九十八人,其中牺牲的有五十三人,其他都是受了些伤。七师和两个骑兵旅的情况还没有统计。”乙邦才已经把这些数据统计得十分清楚,见罗剑问到这个,赶紧说了出来。
这个伤亡数字倒没出乎罗剑的预料,城外毕竟有六万清兵,就是要杀六万头猪,恐怕也会受到一些伤亡,更何况这些都是凶恶的敌人。
罗剑已经接到两个骑兵旅与清军骑兵对战的报告,骑兵旅仍是使用的冷兵器,伤亡估计不会太小。七师一直冲在前面,干的都是敲堡垒的活,估计也会有不小的伤亡。
“抓了多少俘虏?”罗剑按下了迫切想知道七师和两个骑兵旅伤亡情况的想法,接着问道。
“四万三千二百八十七人,正在安排部队将这些俘虏后送呢。”乙邦才回答得依然详实而准确。
后方的俘虏营已经搭好,战斗之前这些准备工作已经做得十分充分,现在已经用不着再为这些事操心,只需要一心一意拿下沧州。
沧州城的北面还驻扎有五万多清兵,这些部队并非谭泰有意安排在城外,只是沧州城里已经“兵满为患”,根本呆不了这么多人,谭泰无奈之下这才让他们驻扎在沧州城北面。
当骑兵旅赶到沧州城北面的时候,绝大部分清兵依然在蒙头大睡,这也怪不得他们,尽管沧州城南已经传来隆隆的炮声,但这关城北什么事呢?大家饭都吃不饱,就是起床了也没有早饭吃,还不如睡觉既节约粮食,也节约精神。
赵全和冷允登并没有立即向这些清兵发起攻击,而是等了半个小时,等七师已经到了之后,才把这五万多清兵一起给兜了进去。
城北的清兵比城南的清兵更加不堪一击,城南的清兵毕竟在一线,还守着防御工事,每天基本都混个肚饱,手里的家伙也要好得多,而城北的这些清兵基本都是辅兵,好多清兵手里连家伙都没有,等七师冲到面前时,见到有些清兵手里竟然提个一根木棍,直楞楞地看着冲上来的国防军士兵。
“敢问这位南军将爷,咱们投降了是不是就能吃饱肚子了?”一个清兵的问话把王强给逗乐了。
“只要不怕撑死,你就使劲吃吧。”王强笑着冲他说道。
“南军的将爷说了,只要咱们投降了就能吃饱肚子了,大家都降了吧!”让王强没想到的是,这个清兵把手里的木棍一扔,大喊着朝后面跑去。(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五章 轻取沧州
等到下午三点钟的时候,国防军四师二旅已经把沧州城围得水泄不通。
尽管已经完全包围了沧州城,但罗剑并没有命令部队马上发动进攻,而是让一名俘虏给沧州城里的谭泰送去了一封劝降信。
劝降信是参谋部的一名秀才参谋写的,大体意思是现在沧州城的清兵被完全包围,现在投降才是他们的唯一出路,国防军优先俘虏,就算是谭泰本人,国防军也会按照国防军的俘虏政策予以对待,并不会杀害于他。
劝降信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写给谭泰的,一个是写给沧州城里的士卒们的。
写给谭泰的劝降信罗剑也看了,之乎者也的,看起来似乎文采飞扬,反正那名参谋念给罗剑听时,念得抑扬顿挫,很是好听,但罗剑却没太听明白。
而写给士卒们的劝降信却是秦虎子口述的,就几句话,但凡能听懂汉语的,基本都能明白意思。
“汉军士兵兄弟们,沧州城已经被包围了,你们投降吧,只要投降了,不仅不会杀头,还能吃饱饭。”反正就这么几句话。
俘虏上沧州南面的城墙是城上的清兵用箩筐给拉上去的,沧州的各个城门已经全部被沙袋给堵死了。
谭泰不知道的是,除了南门有俘虏被吊上了城墙,其他几个方向的城墙上也有不少人被吊了上去。
城外的十万清兵被国防军一个上午就全给干掉,并没有出乎谭泰的意料之外,他知道城外的部队真正的战兵也不过三四万人。其他都是辅兵。而且已经军心士气全无。面对强大的国防军,坚持了一个上午算是不错了。
当的亲兵把上了城墙的俘虏带到南门城楼上的谭泰身边时,谭泰从亲兵手里接过劝降信,看了一眼却看不明白。
“去把侯知府找来!”谭泰对亲兵说道。
亲兵答应着去了,旁边看着俘虏的亲兵看了一眼谭泰,不知道对送信的俘虏怎么处理,谭泰挥了挥手让亲兵把俘虏给押了下去。
亲兵看出谭泰并没有要杀了这名俘虏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