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蜜爱春娇(种田) > 蜜爱春娇(种田)第59部分

蜜爱春娇(种田)第59部分(2 / 2)

她眼圈红了,拿手背擦了一把,点头说道:“姐听你的。”

一切预备妥当,第二天一早,秦春娇便同着董香儿,又推着那小车子到村口老地方摆摊了。

刘氏在家闲着也是无事,也到摊子上帮她们的忙。

自打出了林香莲那档子事,这十里八乡以及路上的行人,人人自危,再不敢乱买街边的东西吃。而秦春娇做生意规矩是出了名的,手艺好,价格公道,东西也干净,大伙便都说在她这儿是保险的,想解馋还是来她这儿。然而,这段日子秦春娇竟然没有出摊,那些食客也还罢了,嘴馋干熬着就是了,但那些操持家务的妇人们可烦恼透了,她们又没地方买豆腐或者豆干了。

所以,这日当秦春娇的小摊子一扎下,那消息便传开了,往日的老客蜂拥而至,女人们抱怨着这两天她们有多麻烦。

秦春娇和董香儿一面陪着笑脸,一面收钱卖东西,忙的不可开交。

刘氏没想到她闺女的生意竟然这么好,也着实吓了一跳。

她原先只当秦春娇是在家闲得慌,所以找点事干干,但瞧着那些食客们夸赞好吃,风卷残云的样子,她也从中体味到了别样的乐趣。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是别的事情带不来的。

秦春娇新做的槐花包子和糕也大受欢迎,大伙都知道藤萝过了季,想着她又要做些什么应季的点心了,她果然不负所望。这也是她这小摊子,能一趟趟勾着人来的原因所在。

到了晌午时候,生意总算清淡了些,秦春娇有些小事,便走开了片刻,将生意交托给了刘氏与董香儿。

这时,路上的行人已渐稀少,摊子上也没多少客人了,刘氏与董香儿便聊着闲话。

往河间县方向的路上,忽然走来两名男子。

这两人大约都是四旬上下,一人身着锦缎华服,头上绾着一支束发的金簪,面容白皙俊秀,手里轻摇着一把折扇。一派斯文作风,气韵脱俗,但那眸子里却似有精光微闪。

而另一人,一身玄色劲装,腰带上悬着一块玉牌,竟还配着一口长刀。这人面色冷峻,双目犀利,周身蕴着一股子内敛的气场,在那锦衣人身后错一步跟着,似是随从。

两人走到摊子前,那锦衣文士瞧着锅里白嫩的豆腐脑,又闻着蒸糕和包子的香气,不自禁的咽了一下,说道:“这村野摊子上的吃食,瞧着倒也馋人。”

那黑衣人说道:“爷,怕不干净,还是别吃了。”

他这话说的旁若无人,四下全听见了。

刘氏还没说什么,董香儿柳眉一竖,杏眼圆睁,斥道:“你们嫌不干净,老娘还不卖呢!”

黑衣人眸子一利,想要说些什么。那文士却眉毛微挑,将扇子打在他胳臂上,拦下了他。他淡淡说道:“这位大姐好锋利的口舌。”

董香儿斥道:“怎样,你还想打我?”

摊子上便有食客看不下去,说道:“这位老哥,你要不吃就走吧,我们还怕东西不够我们分哩。您有钱,跟我们这些乡下穷汉凑什么热闹。”

那文士似是来了兴致,问道:“怎么,这家摊子的吃食很抢手么?”

那食客便指指画画道:“你不知道,这摊子的主人其实是个小媳妇,手艺可是了得。旁的不说,这豆腐脑我每天都要来吃上一碗,不然就觉得不舒坦。再有,每到换季,她必定要做些应季的时令点心。之前是藤萝饼,再之前是红枣糕,这会儿就是槐花包子和槐花蒸糕,都可口的紧。要吃还得抓紧,错过去就要等一年,这小媳妇可从来不拿那些扔货来滥竽充数。”

那文士微微颔首:“这时令吃食,别处也有,不算稀奇。”

那食客似是嫌他撅了自己,生起气来,摆手道:“我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京里的点心铺子我也吃过,什么童记,什么和膳坊,全没这儿的好吃!她这一口,别处还真就没有!”

文士淡淡一笑,将扇子一收,吐出两个字:“尝尝。”

第81章

那黑衣人听文士的话,眉头微微一皱,低声劝阻:“爷,离京城已不远了,还是罢了。”

文士浅笑:“还有半日路途,我腹中饥饿,等不得了。”这人谈吐斯文和气,但言谈神态却带着一股天然的威严,不怒自威。

黑衣人似是十分无奈,却又无法可施,只得走到摊子跟前,说道:“要两碗豆腐脑,一笼槐花包子,一笼槐花蒸糕。”

董香儿才想张口,刘氏便先笑着说道:“对不住,小摊生意好,糕已经没有了,包子也只剩半笼。客官,您看呢?”

那黑衣人定定的看着刘氏,如鹰隼一般的眼眸里,似有微波闪过。

刘氏有些奇怪,含笑问道:“客官?”

黑衣人回过神来,清了清嗓子,说道:“那就要半笼包子。”

刘氏盛好了豆腐脑,撒上各样佐料,双手端给那人。黑衣人低头,看着那双白皙纤细的手,手背上微有些烫伤的疤痕,手指上覆着薄茧,像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刘氏看他不动弹,便向董香儿说道:“香姐儿,你替客人把饭端过去吧。”

董香儿才送了包子回来,答应着正要端碗,那黑衣人却忽然伸手,抢先将碗端了过去,转身大步走开。

董香儿吓了一跳,嘀咕道:“这人真粗鲁,长的又吓人。”

刘氏适才忙着低头盛饭,也没仔细瞧,听董香儿说了,方才擦了把手,抬头看去。那黑衣人已在桌边坐了,背对着这边,也瞧不见他的容貌,现下想来,只记得他脸上有一道极深的刀疤,自左眉骨,横过鼻梁,直到上唇。刘氏微微发了会儿呆,便摇了摇头,自哂一笑。

黑衣人将两碗豆腐脑端到桌上,一碗就搁在那文士跟前,一碗是自己的。他取出一方丝绸手帕,把筷子勺子仔仔细细的擦拭了一番,躬身双手递给那文士。

文士瞧着碗中的豆腐脑,雪白水嫩,上面撒着青葱红椒,还有些虾米榨菜,翠绿鲜红配着老黄,倒是好看。他莞尔一笑:“这卖相,倒是可爱。”说着,便将豆腐脑搅拌开来,尝了一口。

秦春娇和刘氏的手艺自然不错,豆腐脑当然也鲜嫩可口,然而这位文士是吃惯天下美食的,一向眼高于顶,原本不该过誉。但他眼下不是饿了么,所谓饥时百味香,这位主儿又是个打小没怎么饿过肚子的,一品之下自然大感美味。再尝那包子,粉条豆干合着槐花沫子,又拌了猪油,素里带荤,既有荤食的甘美,又带着丝丝槐花清香,且不失嚼劲儿。这样带着野趣儿的包子,却是乡下的独门,别处还真吃不到。

这文士一来是饿了,二来饭食果然可口,竟然停不下来,一连吃了两个包子,豆腐脑也喝了个干净,这方拿帕子轻轻擦了擦嘴。

然而他修养极好,即便如此,吃相也不见丝毫仓促,依旧斯文有礼。

他淡淡一笑,摇扇轻轻说道:“果然有些意思。”说着,又示意黑衣人结账。

那黑衣人早已吃完,起身走到摊子边。他伸手向怀里一探,面上竟然尴尬起来。

董香儿瞧着,冷笑了一声,问道:“咋的,别跟我说你们没钱。”

也不怪她这样,自打她和秦春娇一起做饭食生意以来,想赖账白吃的真没少见,各个都是这幅样子,一脸窘迫,再寻出一堆由头,说改日送钱,然后脚底抹油,胡不归兮。

这生意是小本买卖,敢让人这样赊欠赖账,早晚是要垮的。所以,摊子上的规矩,先付钱再吃饭。但今儿被这两人摆谱一闹,她也懵了,就没收他们的钱。谁晓得,这架子怪大,瞧着一身穿戴,又是绫罗又是绸缎,竟然也闹这一出。

刘氏也瞧着这人,看那张脸上五官线条冷硬,又带着那一道刀疤,虽说瞧这有些怕人,但仔细看看其实是副俊朗的面孔。这张脸,让她想起来了一些人和事。

但,怎么可能呢?那个人,大概早已死了。

那黑衣人从怀中摸出来一把金灿灿的东西,从中抽了一片递?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