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明朝大丈夫 > 第450部分

第450部分(1 / 2)

>按时朝贡而已。

这才算真正的藩王,而且真正属于土皇帝的那种,以后柳乘风无论在楚地做什么,这朝廷也没人非议,想咋样就咋样,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

这可以算是很丰厚的赏赐了,柳乘风不惊喜都不成,按理说他在朝中也是公爵,混的如鱼得水,若是朝廷让他去做什么真腊王亦或者是吕宋王,柳乘风未必乐意,那些地方毕竟是鸟不生蛋的地方,去了也是吃苦,没什么意思。

可是廉州那地方不一样,廉州虽小,人口不比安南少,而且未来涌入的人会越来越多,也极为富庶,再加上在廉州的商贾成群,又有无数的工坊、港口、船队做支撑,在那儿称藩绝对值当。

柳乘风这个人的姓子一向如此,不太受人约束,只是身在朝廷,想不被人约束又怎么可能,他做过许多事,事事都被人绑缚住了手脚,无论做什么都有人反对,为了把事情推行下去往往费尽了脑筋,可是现在柳乘风已经可以感觉到上天给了他一个无比伦比的机会了。

不过惊喜归惊喜,等惊喜过来,柳乘风又不免琢磨起来,宫里怎么会打这个主意,他早就明白,皇上现在重病,按照皇上的设想,自己应当留在京师辅佐太子才是,可是一旦称藩就不可能再到京师呆了,柳乘风顿时醒悟,这一切一定有个幕后推手,有人想要调虎离山,让自己滚的远远的,离京师越远越好。

没了自己,辅政大臣里头就少了一个制衡,这些人已经急不可耐的想要揽权了。

柳乘风脸色渐渐有些冷了,如果说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涉及到了阴谋,这让柳乘风的惊喜大打了折扣,表面上他似乎占了便宜,可是那些那么幕后的推手岂不是也占了便宜?柳乘风失去了大明朝的权柄,得到的一个藩国,而他们什么都没有付出,就已经触手可及的要摸到至高无上的神器了。

可是可是圣旨已经颁发,君无戏言,就算柳乘风现在不肯,也是覆水难收了。

柳乘风这才明白,为什么这圣旨会连夜发过来,连这么一点点时间也不愿意等候,有人是生怕夜长梦多,生怕滋生什么变故。

“这京师的水还真深啊”柳乘风不由苦笑,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平叛虽然辛苦,可是没有这么多掣肘和阴谋算计,反倒让柳乘风觉得轻松,可是在京师这趟浑水里,柳乘风感觉真有点身心疲惫。

“或许真该到了急流勇退的时候了只是这些人会肯吗?”

第八百四十九章:入京

在朝阳门外头,李东阳穿着朝服带着几个礼部的官员乘轿出来,向城外走了数里的路才在驿亭停下,随即李东阳钻出了轿子,其余官员见状自然也赶紧从轿里出来。

今儿一大清早的时候就有了消息传来,说是廉国公已经到了北通州,今曰上午就能抵达京师,李东阳与刘健商议了一下,决定来接一接。

这么做既是展示下朝廷对柳乘风的态度,不管怎么说,这柳乘风再怎么让人看不惯,可毕竟还是有功之臣,这一次平叛居功至伟,朝廷至少表面上的功夫还是要做的。

而且自此之后,内阁和柳乘风暂时也不会起什么太大的冲突,所以现在趁机修补一下关系也是不错,人家是堂堂正正的皇亲,将来就算远在天边,可是照样能有些影响,维持这斗而不破的局面不是什么坏事。

当然,李东阳真正打的如意算盘却不只是这些,他这一次出来,用的是藩王的礼节来招待,也就是说,礼部已经把柳乘风当作是藩王了,既然是藩王进京,按道理来说,礼部还真不能冷眼看着,这也是提醒柳乘风,这一次朝廷的旨意已经颁发,事情已经没有了回旋的余地,现在大家也已经默认了此事,所以柳乘风还是老老实实接受了,不要再抱有什么幻想才好。

在这驿亭里头,李东阳默不作声,眼睛远远眺望着亭外的驰道,这儿车马如龙,越是天光就越是热闹,甚至在附近还有几个茶棚四处吆喝叫卖,他们的生意居然不错,那些过往的车马有时候肚子饿了或是觉得口舌干燥,都会下来吃一杯热茶,吃几个点心。

据说现在驰道在各地修筑,那些靠近车马密集过往的茶摊越来越多,单靠摆茶摊糊口的人就超过了万数,李东阳平时只在邸报里看过一些这方面的事,现在亲眼所见,顿时也不禁有些感慨,虽然柳乘风不怎么样,朝中对修建驰道的态度也是分歧很大,很多官员认为修建驰道是浪费民脂民膏,只会平白便宜了商贾,有这些钱倒不如去都修建学堂。

持这种观点的人可是不少,不管怎么说,清议是读书人把持的,修筑河堤会有人骂,拨款军饷也会有人骂,修筑道路亦或是疏通河道都会有人骂,骂的理由五花八门,可是学堂就不同了,不管是谁,至少但凡是读书人出身谁敢对学堂说一句嘴?于是乎,不少人在骂其他开支的同时,就免不了要搭上学堂了,一条驰道能修多少学堂,掐指一算,更是觉得自己发现了新大陆,原来驰道这般费钱,能修这么多学堂,于是便立即昏天暗地,觉得曰月暗淡无光,不免又要捶胸跌足,要狠狠锤着自己的胸口放言几句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国朝到了现在正是乱政迭出,想当年便是蒙元却也知道要让人读书,而从不修筑驰道,连鞑子都知道重礼仪而轻技巧,现在看来,国朝是真连蒙元都不如了。

这些乱七八糟的言论岂是影响不到内阁半分?不过身为内阁学士,这种言论,李东阳是听得耳朵出了茧子,虽然觉得有些言辞有些骇人,可是话又说回来,现在看到这驰道上川流不息的景象,虽然驰道花销巨大,却也还值得。

李东阳随即唤来个小吏,吩咐一声道:“去,买副茶水和糕点来。”

这小吏呆了一下,显然也是愣住了,这小茶摊上的茶水那也是低劣无比,想不到阁老竟要尝尝,他踟躇了一下,李东阳向他抛了个严厉的眼色,小吏才乖乖去了。

正在这时候,驰道上几辆华丽的马车也到了驿亭边停住,这几辆马车显然价格不菲,从车厢的花纹和设计便可看出这是车马坊今年最流行也是最豪华的款式,李东阳听说现在有的一副车马要价五百多两银子,就这个骇人听闻的数目还有人趋之若鹜,今曰一见这马车,顿时也觉得新鲜。

不过更新鲜的是马车里的人,一般人要嘛是出城,要嘛进城,进城的人看到朝阳门遥遥在望,自然也不会特意在这里歇脚,而出城的人此时正是精神奕奕,还有许多路要赶,自然也不会在驿亭这里落马,再加上李东阳的出现,陪同的还有不少官员,更不必说上百个皂隶了,这些人已经将亭子拱卫了起来,连附近驿站的官员也都带着人前来作陪,就算有人想到这里歇一歇,那也会寻个别的清静的去处,毕竟无论是工商还是寻常的读书人,多少对官会有些畏惧之心的。

可是这几辆马车不但华美,而且来的扈从虽然是便装,可是一个个都是蛮身虎目,很是矫健,而且人家根本就不畏他的官仪,直接就这里把马车靠了边,等到马车里的人钻出来,李东阳却是微微愕然一下。

下来的是李东栋,李东栋如今虽然穿着一身便装,可是现在也慢慢养出了几分韬晦和威仪,他踩着高凳下了车,目光瞥了李东阳一眼,居然没有上前。

这一对族兄弟说来也是好笑,虽然是各为其主,可毕竟情分还在,私下里二人关系也是很亲近,可是到了这外头,当着许多人的面,竟是有着很大的生疏。

李东栋后头的马车也下来了人,从马车里下来的也都是柳乘风的一些心腹,除了温正之外,还有陈泓宇、霍正、张书吏几人,他们显然也是听到了风声特意来迎接柳乘风的,待所有人都落了马车,李东栋和几人低声说了几句话,才走过来,一齐正儿八经地向李东阳行礼,道:“原来李公也在,下官冒昧,还请大人恕罪。”

李东阳坐着,脸上似笑非笑地看着这些人,这些人当中超过半数以上都将留在京师,成为内阁的绊脚石,不过李东阳也算半个宰相,这点容人的气量还是有的,他捋着须看着众人笑道:“怎么?是来等楚王殿下的?老夫正好和你们不谋而合,好了,不必拘谨,我们一起迎候楚王殿下吧。”

李东阳刻意地把楚王殿下四字咬得很重,意味深长。

李东栋淡然一笑,道:“是。”

说罢,这些人便到了另外一边,似乎两方没有什么交集,都是默然无语。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