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明歌 > 第124部分

第124部分(2 / 2)

听着这么宿命玄学的论调,小朱吓得咽了口唾沫,

其实他自己也经常一个人的瞎琢磨,那天清晨的满室红光,究竟是不是跟李自成有关?现在听到一贯都混不吝的温体仁,也煞有介事的说起这事儿,小朱还是比较慌的。虽然面上还强撑着,但开口就露了馅,声音都是颤的。

“温。卿。家。可有什么计较吗?”

“回禀圣上,自古民乱,皆假言托于天。小民昏聩,自然趋之若鹜。为今之计,吾皇可公开明刊,直接对天下发问,李自成自尽之时,为何会层出异象?”

噗。。。最起码三个人同时把刚进嘴的茶水喷出来。温体仁的这个主意确实太过匪夷所思。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不理解温体仁的苦心的。首先周延儒就在暗暗点头‘迎难而上,果真大丈夫。’

其次,贺逢圣心中肃然起敬‘温体仁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全是为国为民的奇谋智巧,他挨骂,可谓冤也!’

小朱稍稍打了个短儿,他察言观色,发觉周、贺二人已经参透了玄机。所以也很想做个‘了然于胸’的样子出来,但很可惜,他确实没明白。

好在温体仁不是一个卖关子的人,很快就把意思给解释了,很简单,大家不是都讨论说李自成死的时候,天降异象吗?那么好,现在皇帝也亲自发问了,‘大家都说说吧,这天降异象跟李自成自杀,究竟有什么联系啊?’

答案完全可以预料的,因为是以‘公开信’方式发问的,所以答案也同样会成为‘公开信’。即便再傻的人,也不敢回答说:‘皇上,这还不明白,李自成是神啊,真龙弃世,自然会出现异象啊!’街头说完,还没到街尾呢,这位就得被抓起来。不打勤不打懒,专打不长眼的小笨笨。

正常的反映一定是这两个:

1。皇上,季节变化,自然景观,跟怪力乱神没有任何联系。

2。李自成是有点来头,但如今不也死了吗?可见,当今圣上,才是真正的真龙天子。

第十章:铁骑追风(2)

(前情回要:皇帝小朱发布诏书,从而强调‘军队自处权’与‘国家主导权’并重的理论。其次,采用了温体仁的建议,来处理‘天降异象’造成的舆论波动。)

小朱的‘问解诏’和‘整肃军纪诏’产生的效果非常深远。但关于国家以何种方式来面对民间舆论的问题,属于以后的事情,小朱现在最重要的,是重建制度。

一个政治家的成熟,从来都是经历三个阶段:以私恩代替制度,从而确立自己所依赖倚重的政治圈子;以制度取代情感,好规避私情与制度之间的矛盾激化;以个人权威来竖立对他人绝对控制的绝对权威。

这三个阶段,是所有政治家都不可避免的阶段,放眼世界,很难找到第四种状态,上下五千年,能够在自己个人威望达到顶峰之时,却依然对制度保持高度尊崇与敬畏之心的,就只有那位乳名唤作大鸾的伟人,他是唯一的例外!

小朱当然也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伟大’的帝王,但这需要时间来验证,他现在所要实现的,是将自己的执政方式,从第一阶段迅速上升到第二阶段。因为在他的心中‘灿烂’‘辉煌’‘璀璨’‘炫目’这些美丽的词汇都是用来形容中华民族的,为了使他深深热爱的这个民族不再饱受欺凌与屈辱,小朱必须让国家实现制度化。

这种对制度化的渴望,反映在圣旨之中,就使得凡是够级别直接拿到两道诏书邸报的文臣武将们,都不约而同的叹一句:‘吾皇再不是才登基时的少年了!’

除了感叹之外,大家赶紧干的一件事儿,就是立刻让书童研墨,好上书以明心迹,其中也有人专门讨论了袁崇焕的事情,但这也是以后的事情,目前来说,是西北这边的局势。

接到诏书的西北军,也立刻进行了一次传阅和讨论,五个年轻将领都承认,国家原谅了他们擅杀李自成的行为,但不代表国家会忘记这点。摆脱阴影的唯一方式,就是推开窗户请阳光照进来。这时候的阳光,就是战场上的胜利。

刚好,洪承畴和内阁又获悉了舒烨稷的军情,说是此时盘踞青海省的瓦剌武装,是固始汗(智慧王)的军队。既然大明和固始汗都是才进青海的‘客兵’,那这事情反倒好办了。兵部洪承畴请示过皇帝之后,即刻下发勘合,先给了高杰‘暂领候选’的安排,随后便严令他们即刻西进,倾全力驱固始汗出青海。

原先的征西大计,国家是借助几个‘哭殿求兵’的番夷商人来设计的,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一件很没影儿的事情。现在基于切实军情警讯所做的战略计划,目标就非常明确了:先把青海湖左近的大草滩拿下来,国家要继河套镇之后,再建立一个军马基地。

所以,贺赞、孙诚、唐栋、王来聘、徐彦琦、高杰等六人,接旨后立刻动身,急速翻越了祁连山,才接近‘大草滩’边缘地带,就发现了固始汗的小股部队,贺赞当时是六军整备,自然没当回事。

“王来聘!”

“末将在!”

“战!”

王来聘得令后,立刻翻身下马,从马鞍上抽出一条哨棒,先笑呵呵冲徐彦琦点了下头,随后点出自己身后的4千步兵,向前方的瓦剌游骑靠拢。

不论是汉军,还是瓦剌军,双方之前都没有想到要掩饰行藏,所以互相之间都知道了对方的存在。又因为现在的青海属于三不管地带,在这种真空走廊的大环境下,军力、将领、人员、粮草线等军情,是很难轻易获悉的。最佳的方式,只有开战一途。并且在正式决战之前,怎样都要对一对力气,先试探一下对方的深浅。

这天清晨,高原以她特有的景色,来迎接这两支军队。其中之一即将通过血与火的洗礼,成为她的主人!如果把高原比喻成美丽的处子,那么赢得美女处子之芬的,首先要成为一名盖世英雄。将对手击垮或者死在这里。

蓝色纯净的天空中,是大朵大朵的云彩,自云彩的缝隙中,太阳照射下一道又一道的金光,浅绿色的草原,洁白色的雪山,由于空气稀薄造成的光线浮动,使得雪山变得透明起来,人们可以看到雪山后面的雪山,雪山后面的草原。

瓦剌骑兵静静地等待着王来聘的到来,他们极力想造成这样一个效果,这里是我们先来的,所以我们就是主人!眼见王来聘带出来4千步兵,瓦剌军谨守着勇士的风度,耐心地允许王来聘从容布阵。

世界各国的军队都是讲究列阵的,只是每个将领所习惯的阵型是不同的,唐栋和王来聘同在五军营的序列中供职,但唐栋列阵,讲究鱼鳞阵法,就是盾牌和盾牌像鱼鳞一样一片压一片,士兵肩膀靠肩膀。这样的阵法使得唐栋有了一个外号,叫做‘山河动’。意思是‘大河改道,五岳移位,唐栋的鱼鳞阵也不动分毫。’

不果王来聘的阵法则又有不同,不,完全不同,他是将步兵东一块,西一块的分散排列,一般来说是十伙为一组,每组100人。然后按不同的任务,分别站好。负责持盾防守的,前后两排,每排十组(1千人)。然后王来聘亲自带着十组人马,持有带分量的长武器,蹲伏在盾阵的身后,他们负责近战肉搏。后面还有十组的步兵,五组举火铳,五组挽长弓,然后梅花间竹,隔一组一变。组与组之间的距离,是十步到五十步之间,这样排列的4千人步兵阵型,其占地面积显得非常可观,几乎用去了10万平方米的面积。

这种阵法,又被称为‘九转?风’,内涵丰富。敌人也是人,遇到激烈且集中的火力攻击时,会本能选择阵型中的缝隙处躲闪,这就使得‘九转?风阵’的威力突然显现。

因为明军本来就是东一块西一块(九转)的站位,大家早适应了,而敌人的骑兵却是整队冲杀,随后分散进入阵地,这样,他们早先的部署,就会被自己冲乱。这个时候,各组明军步兵就会?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