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明媚庶女 > 第172部分

第172部分(2 / 2)

黄莺僵在那里。

从此,她自由了。也从此,他们真的陌路了……

这怎么可以……

。。

再一月后,京城,霍府。

前来诊脉的贾太医,给明玫悄悄透露了一件事儿:前几天,宫里的宁贵人得了一个方子,让他去掌掌眼。

那方子,和明玫的方子一模一样,似是誊抄的一份。

这个并不奇怪,名医们大都听说过雪蛤为引的事儿,只是知道具体配方的少而已。

想必宁贵人得了什么人献了这么个药方也不奇怪,就是和她手上这一份一模一样,也不见得关她的事儿啊,她这份就是COPY别人的嘛。

只是宁贵人到底有没有药引呢?

宫里皇后并不算得宠,然后皇上宠了一阵皇贵妃,于是那皇贵妃也生了一子。宁贵妃是趁着皇贵妃肚子里有货的时候伺侯殷勤上位的,并且这货比较有能耐,这一宠就宠了这好几年。可惜干趴窝不下蛋,煞是急人。

只是这事儿也未免太巧合了些。

两只雪蛤,一只给了她,一只给了黄莺。霍辰烨让护卫给她说得真真儿的。她甚至看到了那另外一只雪蛤。

明玫默默寻思了一阵儿就当机立断(好似当机立断得有点儿慢啊),也不等卢佩仪什么的了,也顾不上隐瞒了,当场拿出雪蛤,当着贾太医的面,赶紧的把各色早已备好的药料配配齐,熬吧熬吧吞进肚里去了。

管它呢,落袋为安先啊。

贾太医:“……”

明玫多余地解释道:“我昨儿花了重金刚买得这一只,这不今儿赶紧的请您老人家来把着关,好服用了它嘛。”

贾太医报之以白眼。

只是再过了些日子,贾太医就略有几分紧张地透露说:那宁贵人大约也从哪儿“重金购得”了一只雪蛤,让他去过目。他看了一眼,只说自己只见过记载,并没见过实物,别的一句没敢多言。

但是,贾太医悄悄说:那雪蛤和明玫不久前服用那只雪蛤长得倒一样,只是颜色,她这只墨绿,而那只灰白,不知是个什么缘故。

他直觉明玫可能知道点儿什么,哪有那么巧的事儿啊,这里刚得一只雪蛤,那里也得一只雪蛤,当这是可以批量贩卖的么。

明玫听了也吓一跳,半天才迟疑道:“莫非,雪蛤也象什么蛙之类的一样,属变色物种,不同环境下捕捉的,颜色不一?”

贾太医想了想,这的确是种答案。

管它什么原因其实都不重要,只要那东西它不是有毒的,让人一吃下去,忽拉把人给灭了就好。

否则没准他还会被牵连个什么失察之罪的呢。

总之,他交待明玫:谁都没见过别的雪蛤,口径一致必须的!

静观宁贵妃服药后症状吧。

贾太医一走,明玫便没有象往常那样,又回去屋里趴着。

也许是药性使然,她身上倒有些发热回暖的样子,连带的心里也有些燥燥的。在院子里走了走,好一会儿心里才平静下来。

她见过那只雪蛤,灰白色,和贾太医说的完全一样。

如果没猜错,定然是黄莺进献的宝贝。

她自己不求生娃也要扒上贵妃娘娘,她又想干嘛?

总之这一次,只要霍辰烨不护她,她就是扒上谁,她也不怕她。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亲们的支持。大家破费鸟。鞠躬~~~~~~~

肉鬆扔了一颗手榴弹

剁椒豆芽菜扔了一个地雷

雪花飄飄扔了一个手榴弹

着急着急扔了一个地雷

清凉一夏扔了一个地雷

bobbygogo886扔了一个地雷

190第189章

明玫病了这许久;几乎不理家事,也没怎么出过门;连过府探望的人;都常常没甚精神应付。在最严重的那时候,她躺在床上;时常觉得自己是要回去了,除了着意给两个小东西培养可靠的人之外;她几乎什么都不关心。

卢佩仪女眷车队一路慢行;到京时已经是一月之后,那时候明玫的身体虽然说不上多好,但也小有起色;已经可以没事儿走两步,不摇不晃不用搀扶,稳当当地了。

自己的身体,自己感能感觉那种不同。明玫才真有些感叹那雪蛤的神奇了。

卢佩仪极少在京城走动,除了自家人,高门里有现成交情的,也就明玫了。明玫也很热情地招待她,说自己身体不中用,这些日子切实闷坏了,嘱她常过府来作伴。卢佩仪自是很乐意,回京不过月余,已先后几次到访霍府。

徐茂辉夫人范氏还因此说嘴,说明玫厚彼薄此,十分地不厚道。

“我等来瞧你时,你总蔫蔫的,如今竟有这许多精神照应别的。”范氏笑着,然后又打听卢佩仪与明玫的交情,想知道明玫何故对她如此青眼有加。

明玫笑道:“不是青眼,是羡慕。她是有福之人,我十分羡慕她。小时候,我冬日落入湖中,差点一命呜呼,勉强救回来了,却身子大亏病病唧唧直到现在也养不回来。她不同,她那时也冬日落湖,结果泡个温水澡,喝碗姜汤就好了……真是同人不同命啊。”

说得范氏对卢佩仪的体质也十分地惊讶,“是有什么保养的法子吧,妹妹你好好打听打听,找个方子出来把你这身子补回来,连我等也想试试呢。”

卢佩仪这人,是个能狠下手狠下心的,明玫常常自愧不如。虽然这些年她跟卢佩仪之间一直没断过互通书信,但对于这样的人,明玫一向觉得维持个一团和气就罢了,深交就不必了。

最近和她走动得这般亲热,自然是因为卢佩仪是她所知道的人中,唯一服用过雪蛤药方的人。她因此身体养得好,并且成亲这几年,也不歇窝地连番生娃,实是传宗接代的优良品种。

明玫并不欲让人知道她服食过雪蛤,——自己有那稀罕物自己享用了不进献上去,若是心胸宽广的人或许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但若是个不讲理的女人呢?何况一前一后得雪蛤,人家不成你成了,有比较就有刺激,激着激着就惹祸上身了也未可知。

当然更不愿让人知道,她知道宁贵妃那只雪蛤的来路和疗效。——知而不报这种事,很容易就被归类为看人热闹那群组,所以更加容易让人气急败坏憎恨恼怒。

总之她可不想尝试。

如果需要现身说法,当然是卢佩仪最为合适。

只是宁贵妃那边,却再也没有传出关于雪蛤的消息。

只是不久后,京城董家,认了一个干女儿。干女儿传说长得很美,是董家太太出门时巧遇的,于她有恩什么的,但具体样貌,谁也没有见过。

昌宁公府董家,一向处事还算低调,但公府与公府向来不一样,董家那是真正超品的爵位,是京城的世家,族上功高,曾封异姓王,还出过被封为郡主的女子。

董家女儿向来金贵。竟然会随便认下个干女儿?人们都说,只怕那女子于那董家太太的恩情十分的大吧。

而董家,也是宁贵妃的娘舅家。

宁贵妃的出身倒不高,家族籍江浙,也不是什么世家大族出身。宁贵妃老爹如今也只是个三品文官。之前是四品,女儿进了宫承了宠,才进了那么两阶。据说当初科举时考得好,人年轻时候又长得样貌风流,才引得董家女下嫁才子的。

总之那么低调地,极少参与京城社交活动的董家,忽然高调地收了个干女儿,这是在帮宁贵妃吧?

董家虽然低调,但可不是那无能吃祖宗之辈,家里这一代的年轻人,就出了几位武将,同在北辰打拼着,前些时候,听说还战死了一个。

这样的世家,也是要有所图的吧。没准瞄着的,也是宁贵妃的肚子?

明玫关注着,也只是关注着而已,她想,如果没猜错,那女子是黄莺吧?

几个月后,北征捷报传来:已扫平北辰所有武装抵抗势力,北辰国灭。北辰王庭和四大部落俱不复存在,只北辰王子挞挞旦带着部众几万人逃往周斯国。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