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好,与董知县的粮草银两一起,全部登记入库。”李啸笑道,旁边的诸将听到刘扬壮的报告,亦是一脸喜色。
本次李啸军大获全胜,只有两名横行队员在攀崖时,掉下深涧牺牲,另有五名军兵受了轻伤。
除了横行队与火器部队,其他诸如盾兵、枪兵、骑兵之类,很多军兵脸上都露出了遗憾的表情,没想到这次打匪徒会这么轻松,自已竟有如一个打酱油的观众一般。
李啸心下亦在感叹,这次剿匪之所以如此快捷轻松,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这火器部队的强大攻击力。看来这火器的发展与研究,应该成为李啸军日后建设的重点方向。
随后李啸颁下赏赐,立下大功的横行队员每人赏银20两,功劳甚大的火炮部队每人赏银10两,其他军兵每人赏银5两,后勤队每人赏银2两。牺牲的两名横行队军士每人另有抚恤20两,受伤军兵每人得抚恤10两。
这样一来,李啸军共发下抚恤与赏赐银子6870两,李啸心下暗想,董加谟给的银子还不够我军奖赏之用,实为令人可叹。
抚恤与赏赐银子下发后,全军近千人一起高呼万胜与李大人万岁,喊得地动山摇。
李啸全军在蒙山休整了一天,次日,留下了甲乙两队枪兵看守俘虏与仓库,30名后勤队员负责伙食供应,其余军兵全部撤回雄唐所。
刘扬壮的后勤队最是喜悦与忙碌,他们将黄金,绫罗绸缎,全部的15200两大锭官银,1万石米粮,以及那300多件盔甲刀剑,全部装上运货的板车,一并押送回雄唐所。
现在蒙山中,只留了522名俘虏,5000多两散银,1万石粮草,以及普通战马25匹。这些东西,都是李啸准备为将来的蒙山建设所留下的。
李啸全军经过蒙阴县时,蒙阴县令董加漠及全城百姓一齐出城迎接。
一个血糊糊麻袋丢在董加谟脚边。
董加谟正欲发问,一旁的小校甲立刻大声说道:“大人,没看出来么,这些就是那些匪徒的耳朵啊!”
董加谟顿时一脸灿烂的笑容,他掂须赞道:“李大人真真智勇双全之士,为我蒙阴县除了如此巨害,本县令代全城百姓谢过大人!”
此时,全城百姓立刻轰动,人们拥挤着踮起脚往里看,仿佛那一麻袋耳朵是前所未见宝贝一般。
“各位乡亲,各位父老,李啸现在已全灭蒙山匪部,以后,这蒙阴县,就是太平天下了。”李啸一脸笑容地向百姓们大声喝喊说道。
他的话语刚落,百姓中立刻又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
让李啸没想到的是,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带着一众百姓,齐刷刷地在李啸马前跪下。老者话气颤巍巍地说道:“大人若离去,我等只恐匪徒复据蒙山作乱,求大人常驻我蒙阴县,以为我百姓依仗与屏护矣。”
“求大人常驻蒙阴县。”跪地的百姓异口同声喊道。
后面有更多的百姓跪下,求李啸常驻蒙阴县的喊声更是响彻云霄。
董加谟一脸尴尬,虽说他已将蒙山划于李啸管理,却未曾想到李啸的军队如此得民心。他心下暗忖,看来自已当日答应划予蒙山给李啸,实乃明智之举。
李啸急忙下马扶起老者,他一脸真挚地说道:“老丈放心,我李啸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从现在开始,蒙山之处,有我军长期驻扎,再不会有匪徒占据,各位皆可安居乐业,不必复忧。”
李啸语毕,全城百姓顿时又是欢声雷动。
一片军民同乐的气氛中,蒙阴县令董加谟,随即安排牛酒盛宴,为李啸全军庆功。
是日,李啸接受董加谟等蒙阴县官员、全城各位百姓代表,属下将士的轮番敬酒,大醉回营。
第一百六十章明光大道
谢谢看书者001的月票!感谢支持!
次日清晨,李啸酒醒,遂引军返回雄唐所。
李啸本欲再去看望一下孙婉儿,因酒醉刚醒,想着自已一身酒气之状,不太礼貌。乃决定先行回返,待下次再去见她。
车磷磷,马萧萧,李啸军一路军歌嘹亮,一面面飞龙飞虎军旗迎着朝升的太阳,猎猎招展。
后勤队长刘扬壮过来,对正沉思的李啸说道:“大人,我有个想法,不知可否?”
“说吧。”
“大人,我军现在雄唐所,来这蒙山,足有近800里之遥,需得经莒南,再过沂南,路途蜿折,山迢路远,来往颇是不便。若得修一条直路连接蒙山至雄唐所,人员往来及运送货品,可就便利得多了。”刘扬壮侃侃而谈。
刘扬壮的话语,让李啸心里突然一亮,对啊,为什么不建一条这样的大路呢?现在蒙山与雄唐所皆为自已治内,把两者有效联系起来,实在是极要紧之事。
在李啸的规划中,为保密以及环保起见,他不打算在蒙山兴建太多的工厂。象蒙山的煤、河砂、金矿、铜矿、木材等资源,都要运到雄唐所去生产与加工,这样一来,如何快速地将这些宝贵的资源运出这偏僻的蒙山,是李啸当下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李啸记得在前世,从日照市若走高速到蒙山,不过180公里,若走国道,也不过210公里,皆比现在的距离近得多。原因便宜是两者之间有直达道路,与自已这样穿州过府地行走。便捷了许多。
如果自已也能象后世一样,修建一条直达公路,那路程将会大大缩短。现在自已有水泥,有河砂,有砖头,没道理不能建成的。
李啸心下估算。自已不可能象后世一样可以开凿隧道及遇水搭桥,所以修建的公路要避开一些艰险地段,路程自然要长些,但最多不会超过500里。
即便如此,相对于800里的漫长的路程,可是近了太多。
李啸兴奋地拍着刘扬壮瘦弱的肩膀说道:“扬壮的主意甚好。这条路一定要建,而且要建得最好。”
刘扬壮见自已的意见被采纳,心下极喜,忙道:“却不知大人打算给这条路取个什么名字?”
李啸略一沉吟。猛地想起前世那个赫赫有名的节目,星光大道。心下立刻有了个主意。
“名字我已想好,就叫明光大道。”李啸字句清晰地说道。
李啸全军返回雄唐所后,刚刚安排所有物资入库,就有亲兵来报,说原先在左千户所担任佥书的安谦与担任镇抚的严知节前来投奔,正在议事大厅等候。
安谦年近四十,人如其名。外表和善,胖乎乎的脸上似乎总带着微微笑意。而严知节也是三十五六的年纪。可能是因为长期做镇抚监查工作的原因,一张国字脸上总是紧绷着,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
两个人见到李啸,即刻便欲跪地行礼。
李啸连忙阻止了两人,同时感慨地说道:“当日在黎应笙千户大人处,我与诸位一同欢宴。恍如昨日,却未曾想到今日复会相见。”
安谦同样感慨道:“可叹黎千户大人已故去,真是音容笑貌宛在,而物似人非矣。”
严知节也叹了口气,然后一脸郑重地对李啸说道:“李大人。我等原本避战乱于外地,听说李大人对黎千户遗孀及糼子颇为照拂。我等甚是钦佩大人之仁义,故决定前来投之,望大人收留。”
李啸大笑道:“两位能来投我,李某之幸也。请两位放心,本官定会量才为用。”
三人相视大笑,李啸随时安排接风宴席,对这两人又是大加劝勉与抚慰。
次日,经过一夜思虑的李啸,通知了下面的主要负责人与将领,让他们一起来狮子峰上的议事大厅商讨今后的规划与发展事宜。
入座的人有李长材,李忠文,安谦,严知节,张行猛,雷傲,胡大能,黄策,以及刘一显,常正,付铁,刘扬壮等李啸的一干牛蹄墩老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