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我大明官军此战,竟能这般殊胜,当真回肠荡气,大慰朕心!朕,朕,要重重嘉赏!”
年轻的皇帝大笑着从龙椅上站起,激动得双手握拳,在丹墀之上来回疾走。
丹墀下,见到皇帝这般高兴,兵部尚书张凤翼与司礼监秉笔太监曹化淳,皆是一脸释然欣慰的笑容。
许久,皇帝方停下来回疾走的脚步,一脸光采奕奕的他,容光焕发地向张凤翼下达谕令。
“张伯起,速传朕旨,着辽东总兵吴襄,及雄唐卫指挥使李啸,带上首级与俘虏,一并进京,朕,朕要亲自接见他们。”
“微臣谨遵圣谕。”
……
当辽东总兵吴襄,和雄唐卫指挥使李啸带着3498颗鞑子头颅,以及421名鞑子俘虏来到京城之时,立刻在全城百姓中引发了轰动。
京师北面的宣武门外,围观的百姓已是人山人海,喝彩声、欢笑声,鼓掌声,汇成潮水般的喧腾声浪,响彻京师。
3498颗鞑子头颅分装在六辆四**马车上,均堆叠得有如小山一般,另有421名垂头丧气步履蹒跚的鞑子,被衣甲鲜明昂首挺胸气宇轩昂的虎啸军军士押送,望着眼前这般让人恍在梦中的景象,每个京师百姓的脸上都是惊愕与狂喜的笑容,每个人都欢乐得情难自禁。
这些京城的大明百姓们,没法不高兴。自崇祯年间以来,他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恐惧之中。时有鞑子或流寇兵临京师的可怕谣言传来,让他们惶惶不可终日。更有崇祯初年的那次鞑酋皇太极亲自入寇京师,让京师百姓几近胆破。这些年来,大明帝国每况愈下的凄惨状况,连绵不绝从各地传来的坏消息,让百姓们压抑无奈,精神时刻处于高压紧张的状态之中。
现在,终于有一支大明的威武之师押送这大批的鞑子首级与俘虏来到京师,这只在梦中才会出现的情景,让百姓们被压抑许久的情绪彻底迸发,京师民众如痴如醉的向虎啸军与辽东军兵们大声欢呼,跺脚鼓掌,尽情的发泄着心中的痛快与惬意。
宣武门外,勒马而立的一身钢甲戎装的李啸,怔怔地凝望着宣武门那三个遒劲飞逸的大字,望着高大雄伟一眼高耸入云的京师城墙,望着四下欢呼鼓掌的百姓,心下感慨莫名。
我李啸,终于,来到了京城了!
大结局
应编辑与读者要求,本章作为大结局收尾吧。
如果各位读者对在下的拙作感兴趣,新作《明末之虎》,期待你的观看。
。。。。。。
李啸此次进京,遭到多人忌恨。
虎啸军被故意怠慢,安排招待甚不如意,有将士发泄不满,被五城兵马司拿获。
崇祯因为这个原因,怀疑虎啸军兵骄将悍,难于驯服,对李啸原本欣赏之情,消失不少。
随后御花园召对,李啸所献条陈,虽切中时蔽,却因为触及大多人的利益,难于实施,崇祯对李啸更无好感。
虎啸军离开京师返回安东卫,李啸心意消沉,原本一心效忠的心思,开始转变。
对于朝廷的各种征召,李啸开始阳奉阴违,表面忠诚,内心淡漠。
接下来的两年内,李啸军逐步扩大自已的各类产品经营范围,为今后发展铺平道路。
李啸长子李建出生。
两年后,资金不成问题的李啸,开始重点组建水师。
李啸长女李玉出生。
此时皮岛已失,李啸找了个借口,以朝鲜救援不力为由,征伐朝鲜。
虎啸军战力强悍,包围朝鲜都城,逼迫朝鲜割让济州岛。
朝鲜向明朝告状,崇祯下令处罚李啸,却不敢对他有实质性动作。
有济州岛作基础,李啸的水师日益强大。
同时扶持朝鲜内部反对势力,让朝鲜处于内斗之中,从而无力对自已造成威胁。
崇祯十年时,虎啸军拥有先进战舰数百,开始南下拓展。
虎啸军先败郑芝龙,再败荷兰人,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成功拿下台湾。
拿下台湾后,李啸大力发展农业和海军,招了大批流民,把台湾建成了一个巨大的粮仓和海军基地。
李啸二子李世出生。
崇祯十二年,李啸战船千艘,全力南下,与西班牙争夺菲律宾。
菲律宾土地广大,岛屿众多,西班牙人亦是十分能战,李啸用了近两年时间才全部攻下菲律宾各个岛屿。
菲律宾拿下后,李啸更加大力开展农业,招收流民。让菲律宾与台湾一样,成了虎啸军最大的两个粮仓。
李啸二女李妤出生。
兵精粮足,钱钱丰厚的李啸,开始了侵吞山东的计划。
在崇祯十六年末,李啸完成了对整个山东的吞并,迫使明朝承认自已为山东总兵兼都指挥使。
崇祯十七年初,李啸大败李自成,近使其放弃入侵山东的计划。李自成无奈,转而全力攻打京城。
京师陷落,李啸带人秘密入京,崇祯已尽杀女眷,在自尽前,给李啸留下血书一封,希望他能带太子出城,保全帝脉,重振大明。
李啸感慨涕泣,在掩埋了帝后及一众公主的尸首后,带太子出城,返回山东,此时,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李啸三女李婕出生。
李自成大败,被吴三桂及多尔衮派出的清军大肆追杀,一路西逃。
李啸让太子于济南称帝,年号弘兴,自任太师,任天下兵马大元帅,李建封为世子,号令天下。
李啸趁清军与李自成死战之际,向南兼并了江北西镇,铲除了最大的隐患。
兵力强大的李啸,用了一年的时间,整合明朝残余势力,铲除左良玉,让整个南方听命自已。
弘兴二年,李啸进位为唐国公。
李啸三子李吉出生。
同年,李自成被地主武装所杀,清军入寇四川,与张献忠激战。
趁清军战线拉至最长之际,一直隐忍无为的李啸,誓师北伐。
虎啸军兵分三路,一路从山东直逼京师,一路从南直隶征河南山西,一路从湖广直攻汉中陕西。
虎啸军攻势凌厉,清军大败,陕西,山西,河南,北直隶大部光复。
鞑子主力,苦守京师,虎啸军形成了围点打援之势。
清军主力困陷四川,动弹不得,陷入虎啸军与张献忠余部夹攻之中。
征川主力英亲王阿济格,见得京师危急,不得不率军北返,被虎啸军与张献忠部合击,军溃身灭,清军西征主力全被消灭。
吴三桂及关宁军重新倒戈,效忠李啸。
李啸进位为唐王,封山东全地,世子世袭。
清军全灭后,李啸与张献忠反目,经过一番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