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解说的这位幕僚心中也极为欣喜,暗道自己的一番功夫没有白费。不同于那些眼高
于顶的同僚们,他之前也是存了一个心眼,安徽革命党新光复会闹腾得这么厉害,不管大帅
何时复出都会认真观察,到时候少不得了解新光复会和其首领的来历。
果然,这一把赌对了,也不枉费了他四处托人情找关系搭上安徽那边的线……
听着听着,众人心中不禁惊叹连连,这个叫王进的家伙真是了不得,以一介白身闯荡官
场,竟然能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做出偌大的成绩,无论是巡警还是水警都干出了一番名堂。他
们跟着袁世凯虽然地位不凡,但是也知道在官场厮混的难度有多大,可谓是步步陷阱处处暗
桩,看看现在朱家宝的情况就知道了。
一下子丢掉了六安和合肥两府之地,朝堂上早就炸开了锅。一干和北洋袁系不对路的大
佬急急跳了出来指责朱家宝的无能。所谓‘守土有责’嘛,朱家宝丢了两府之地,承担应有
的责任是应该的。可是,你们凭什么还把屎盆子扣到‘赋闲’在家的袁大帅身上?
当然,对于这样的跳梁小丑,政治,斗争经验丰富的大帅应付起来十分轻易,只轻飘飘一
句‘有本事你们就去平定安徽叛乱’,就让那一帮只会耍嘴皮子衮衮诸公哑口无言。虽说如
此大帅给朱家宝争取了立功赎罪的机会,可是朱家宝又哪能明白真正让他陷入如此困境的却
恰恰是大帅本人。只因为安徽局势越乱,大帅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可听听王进的介绍,短时间内的升迁速度就不用多说,一直隐藏在安庆将官场上上下下玩弄于鼓掌之间,就连朱家宝要不是运气好的话说不定也栽在他手上。
“这家伙什么时候开始和官府对着干的?”袁世凯好奇问道。
“新光复会在安庆创办有一份极有影响力的报刊《光复报》,这份报纸屡屡和安庆官府和巡抚衙门作对,屡禁不止后来证明是王进一手创办!”幕僚回答道。
宣传革命的报刊不少,但是这种情况一经发现,该报刊就会立即被禁刊,就算你躲在租界也照样禁。不过这些报刊被禁往往会再接再厉继续发行,但通常都是通过换的办法马甲重新上架。而像《光复报》屡禁不止,顶风而上的还报纸以前还真没有碰到过,而且这家伙的宣传手段也犀利新颖得很。
在幕僚的解说之下,老袁对这种新形势下新的宣传策略大加赞赏,想来这个人还是有点歪门邪道地,知道明着不行来暗的,是个难缠的人物。
“你们呀多搜集一点这家伙的资料,不要对上了还一头的雾水,吃了大亏可连翻身的机会都不会有。还有,派个心腹之人过去试探一下有没有拉过来的可能,这样的官场奇才浪费在战场上真是可惜了……”
第三十二章 厉害手段!(求订阅)
一连拜访了好几家在合肥颇有名望的士绅,初步达成了一些协议和谅解,王进和吴楚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会长,你真够狠的啊,竟然逼着这帮土财主们卖土地,这不是在割他们的心头肉吗,难道你不怕他们暴起反抗?”回去的路上,吴楚忍不住心中的好奇急问道。就在刚才拜访这些士绅的时候,开始还好好的你好我好大家好,可是后来王进这家伙竟然暗暗隐晦的提出平价购买土地的要求,当真把他吓了一大跳,真担心这些地主老财们跟他们拼命。不过最后的结果还算不错,这些地主老财们虽然心疼,但还是或多或少的表示愿意出卖一部分土地。
“哼哼,形势比人强,这可由不得他们不低头,难道为了那些他们刚刚夺来的土地,真想闹得家破人亡不成?我看他们没这么傻吧!”王进不以为意的嘿嘿冷笑起来:“为了让这帮家伙们死心,你等会通知寿州的弟兄,让他们好好的给当面清军一个好看,让周围不少持观望态势的人看看咱们的力量,同时也震慑一下宵小,我可是听说最近很有些人不安分呐!”
吴楚脸色一下子变得通红,感觉火辣辣的燥得厉害……
回到革命军政府所在地,也就是原合肥知府衙门,王进立即通知手下负责管理民政的工作人员带着真金白银去那几位乡绅家里,将刚刚口头上确定的土地买卖落实下来,免得夜长梦多临时出现什么变数。
布置完了任务之后,他又和吴楚一起见了那几家待在牢里,惶惶不可终日的逃难地主家庭,当面承诺只要他们乖乖交出手中的土地,还要他们本身没有问题就不会动他们一分一毫,而且他们的家财也可以得到最充分的保证!
结果这帮已经落难的地主家庭忙不迭的答应,甚至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感谢革命党的宽宏大量,只要能保证自身和家人的安全,别说低价购买他们手头的土地,就算是免费赠送都可以,只希望革命党能信守承诺!
王进当然不会做这样的傻事,在对这些人调查结束之后,本身没多大问题的地主家庭被放了出来,满脸感激的拿着完好无损的家财在光复军战士们的‘护送’下,满心欢喜的离开了革命党控制区合肥。
事实证明,地主老财们并不个个都是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的混蛋,这样的人只是他们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他们之所以如此急着逃跑,一方面是害怕革命党眼红他们的家财,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和清军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不是这个亲戚是清廷的官员就是那个亲戚是清军将领,他们害怕受到牵连……
处理完了这些小杂鱼,接下来就是合肥那几家‘顽固不化、势力庞大、的大地主们。他也不是非要赶尽杀绝,只是想削弱这些家族的力量而已,不然以后尾大不掉可就是个麻烦事了。当然,前提是这些人家没搞得天怒人怨才好。不然,他不介意一锅端了几个民怨极大的家族,他可不想自己的辖下有那种定时炸弹般的存在!
“电报上海分部的同志,让他们哨话给李经楚,让他回来合肥一趟就说我有大事相商,关乎他李家生死存亡的大事!”
在上海橡胶股灾中,王进借钱还救了李经楚的‘义善源‘一把,让这家中国泰山北斗级别的民间钱庄依旧挺立,算是有一些交情。之所以把他喊过来,毕竟他本人就是合肥李家嫡系好说话,新光复会也没有将李家连根拔起的打算。
他从来就没有打算搞什么彻底的‘土改’,那样对中国本就脆弱的农村经济产生毁灭性的打击。用不带偏见的眼光来看,刨除一小部分为富不仁的土豪劣绅,大部分地主都是依靠着祖祖辈辈好几代人勤苦劳作才能有今天的地位和家财,王进还做不出那种‘指鹿为马’的龌龊勾当来,他手头有的是钱,也没必要做这种杀鸡取卵的事儿来。
不得不说,‘实事求是’这话说得太好。经过手下小弟仔细的调查,他这才知道那些中小地主们过的日子根本就没有他想象中那么奢华无度,好象个个不是大胖子都显现不出他们的身份来一样,他这才知道自己的认识有多么荒谬。
刨除那一小部分确实不堪的家伙们之外,大多数中小地主竟然都是农田里的一把好手!
别怀疑这是事实,这时代农田里的产量可不比后世,地主家里的田地如果不是多到一定规模的话,每年的收入刨除那些五花八门的税赋之外,其实真正能到手的也就那么一回事。什么,你说请长工佃户?
弄不清楚情况了吧你!
请长工短工不要钱啊?请佃户也要他们家有那么多闲田才成吧?
农忙的时候地主家上至家主下至老婆儿子都得一起下农田,这可真不是开玩笑的事情。遇到了灾荒年头,只要有能力他们大部分都会帮衬上困难的乡邻一把。可以这么说,现今的农村经济就是这些地主们支撑起来的,他们可是农村经济的顶梁柱。在没有通盘的考虑或者确实可行的办法之前,王进都不打算与地主乡绅们对立到底。
能和平相处那是最好的结果,别忘了新光复会中大部分同志可都是地主家庭出身……
这边电报刚发过去没有多久,那边上海分部就有了回信,不过不是李经楚的而是有关陈其美这倒霉家伙的……
这家伙,又被人给出卖阴了一把!
王进看到电报之后真有些哭笑不得,心中大骂你丫咋就不长点记性捏?上次的事情才过去多久,这家伙竟然又栽在叛徒手里,要不是这厮警觉性高提前溜号的话,只怕现在已经成了浙江官府的座下之囚!
说起来,这事其实和王进不无关系,真正的源头是他引起来的,陈其美算是被他间接的坑害了一把……
第三十三章 反击(求订阅)
还没等王进为陈其美的倒霉事儿感叹多久,一次针对新光复会的舆论风暴席卷而来,让他和手下同志们不得不认真应对……
那几家被迫低价卖出手中田地,被光复军战士‘礼送出境’的地主家庭,刚一感觉自身的安全得到了保障,立刻在安徽官府的安排下在《安徽时报》上大放厥词,说什么革命党叛乱分子都是一群土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