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在铁匠作坊里做工,他们的妻女和一些没有手艺的家眷,就在这庄子里充作下人,虽然余风没有按照这个时代的习惯,强令他们改姓,但是,他们无一不是都以余家人自居的,当然,这余风不改变他们的姓氏,是余风觉得没有这个必要,但是在他们看来,能保留自家的姓氏,就是保留住自家的香火,这就已经是天大的恩典了。
余风杀倭得胜,他们也觉得面上生光,刘生敏他们,可是朝夕和他们相处在一起的,在他们看来,自己和刘生敏他们的地位也差不多,上了战场,也是做得老爷的亲兵的,这刘生敏的功绩,不就是他们这个团体的功绩吗?
在外面喜气洋洋的时候,在右侧厢房里,气氛就没有那么融洽了,这里正是羁押来回来的这几个声称是官兵或者海商的俘虏的地方。
“大人,问出来了,这几人,说是自己是福建海防游记郑芝龙郑大人的属下,至于那个海商……”丘时脸色有点古怪:“那海商却是恒信号的一个管事!”
丘时干过溃兵,当过马匪,在余风手下可谓一个多面手,这审讯犯人一事他干最是合适不过。
“恒信号?”余风觉得这个名字有点耳熟¨ xuan shū wang¨,却是一时想不起来。
“大人忘记当初交给小的那份名册了,那名册上,三家私盐贩子,已经让小的带人给处置了,还有四家盐商,大人吩咐暂时不要碰他们的,这恒信号就是这四家盐商中的一家!”丘时小心翼翼的提醒道,倭寇里居然混有和自己不对付的盐商的人,而且倭寇第一天上岸,不为劫掠,就冲着破坏盐田而来,这味道就很值得咂摸了,就连丘时,也感觉到了其中的古怪。
“哦!”经这么一提,余风想起来了:“四家盐商,我记得是曲阜孔府的产业有一家,鲁王府的有一家,还有两家是专营淮盐的吧!”
“大人英明!”丘时点点头,不再说话了。
时下天下人都知道这扬州盐商富甲天下,但是,却是很少人知道,这扬州盐商,行销的却是大部分都是淮盐,山西,安徽,以及江南的盐商,坐镇扬州将淮盐行销天下,其他川盐、鲁盐、晋盐,在其中所占份额,却是不多的。
这些行销淮盐的商户,上百年经营下来,已经在朝廷民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势力有势力,余风自问自己目前气候未成,根本不想和他们过早的发生碰撞,以他现在的实力,与这样的对手发生冲突,损失不起的绝对是他。
他不想和对方冲突,但是,对方似乎根本没有打算放过他,而且一出手,就是冲着他的根本而来,那是彻底准备将他赶尽杀绝的意思。余风想到这里,一时竟是大恨,微微哼了一声,推开了厢房的大门。
第四十二章 身处宝山 海防游击
海防游击郑芝龙,在这个时代,尤其是朝廷不甚重视海权的时代,这个名字,可能很多的人都没有印象,即便是有印象的,多半也是从朝廷的邸报中,在两广总督熊文灿的事迹后面,才依稀能找得到这个名字,是的,不过是一个海贼头子,被总督熊大人招安了的,至于后面朝廷授予了他个什么官职,是游击还是都司?对不起,这些芝麻绿豆大的小官谁有功夫去记得。
但是,余风记得,而且,记得这位郑芝龙,并不是他后来有了一位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儿子郑成功,而是,他确确实实的从后世的记载中得知,这位海防游击,芝麻绿豆大一点的小官,却是当时东亚东南亚海面上当之无愧的海上霸主,光是郑家名下的海船,就不下于两千余艘。
余风清楚的记得,历史上对于这位传奇人物的评价:“有大才却无大志!”这一句话,基本上道尽了这郑芝龙的一生。只不过余风纳闷的是,无论对方大才也好,大志也罢,自己不过是山东地面是一个小小的盐运巡检,充其量鼓捣一点私盐买卖,和远在福建的郑芝龙怎么也应该拉扯不上关系啊!
好吧,就算那在背后捣鬼的淮盐盐商,做事情不甚讲究,直接买通了倭寇,来为难自己,但是,这似乎和这郑芝龙还是拉不上关系啊!余风对于这种行径,非常的鄙视,这就好比是两兄弟打架,谁打赢了谁打输了,都是肉烂在了锅里,可这两兄弟其中一个,非得去找一个外人来帮忙,这外人还是平时尽欺负这两兄弟的,这就有点叫人看不过眼了。
余风对那几个号称是官兵的倭寇,直接问出了自己的疑问,那几个家伙,哪里有半点隐瞒,用带着福建口音的官话,叽里呱啦的说了起来,而且一边说,一边还怨毒的看着那个所谓的“海商”,在他们看来,没有这个家伙,就根本不会有今天这祸事。
原来,这内地商人,要做那海贸之事情,无论如何,是将这福建海防游击郑芝龙绕不过去的,尤其还是走的倭国的这条线,要知道,这郑芝龙在倭人心中,那是可以值得大力结交的对象。这恒信号的这管事,就是直接先找到了郑家,也不知道许下了什么条件,竟然让说动人家派人和他们一起去了倭国,然后从倭国带回来这么一批货真价实倭国武士来找余风的麻烦。
关键还是在这个穿着棉袍的家伙身上!余风清楚了,这几个人,不说是郑芝龙手下的小兵拉子,就算问也再问不出什么东西来了,倒是这个管事,怕是知道不少东西。
“将他们好生看管,别饿死了!”他指了指那个管事,“把他带出来,换个地方问话!”
照这样看来,不将他们分开关押,只怕还没有问出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个管事,就要被这几个小兵拉子泄愤折腾死了,余风可不想稀里糊涂火拼了一场,这事情就这么算了。
……
“私港?”
从穿越到如今,余风的心思基本上都是在这私盐上,他还真没有想到,自己身处灵山这块宝地居然不自知。私港,顾名思义就是属于个人的海港,对于没有涉及到海贸生意的余风,显然是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些人釜底抽薪坏他基业的最根本目的还是在这上面。
“你替你家主人到底许了什么好处给这郑家,才说动他们?”余风看着这个有点惊魂未定的管事,这管事能被挑出来做这等机密之事情,想必还是有着几分胆色的,但是,现在的模样却是十分的不堪。这也不能怪他,余风的不讲道理的杀戮真的吓坏了他,他很明白,要不是自己因为这些事情,有着存在的价值,此刻恐怕早就成了海边的一层飞灰了。
“我家主人许了郑家,若是这灵山私港一事能成,郑家的船队随时可以使用这个私港,而且,从这灵山出去的盐货,若是郑家来买,一概只取二两银子一担。”
福建虽说靠海。可天阴多雨,晒盐煮盐都是要花费比其它地方多许多的成本,海边虽有良港,可却没有太合适地盐场的,所以吃盐都是需要淮盐的输入,可这价钱也是腾贵,比如说余风这边盐场卖出去是一两五分一担盐,算是整个山东私盐的批发价了,但是相同的情况在福建,就要一担盐五两银子,这还只是批发的价钱,卖到平民手中价钱更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