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后一个人不出去了。”这倒是个好方法,但太不实际了。
“那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今后你总有单独出去的时候。其实只要你自己小心一点,注意一点就不会有什么事情。”我喝了一口酒,然后开始给她上课。
“坐车的时候,最好的座位是司机正后面的那个座位,那是最安全的位置,小偷一般不会在那里下手;另外你如果不熟悉自己要去的地方也可以很方便的问司机,卖票的也在旁边,可以让她(卖票的一般都是女的)到地方了提醒你;还有就是即使遇到车祸,那个座位出事的可能性也最小,因为司机总会下意识的首先保护自己,你坐在他身后,只要他没事,你自然也就没事。”
“上车前要养成看车的始发站和终点站的习惯,看这车是到哪里的,经过哪些地方,不要坐错了车。下车后最好记一下车牌号,说不定有时候会用得着。”
“不要过分依赖于司机或卖票的提醒你有没有到自己要去的地方,车上人那么多,他们有时会忘了提醒你。如果是去一个你从来没去过的地方,你要多注意一下车外的建筑物,有些路边店铺的招牌前面写有地名,一看就知道到了哪里。”
“坐车的时候最好不要睡觉,尤其是一个人的时候。实在太困了睡觉时也要留点心眼,要把东西放在最安全的地方,如果你坐在靠走廊边,东西就要往窗户那边放,睡一会要睁开眼睛看一下,特别是身边的人上下车时要察看一下自己有没有掉东西。感觉到有人碰了自己也要看一下。”
“钱不要外露,也不要放在一个地方,钱包里放一些,口袋里也放一些,万一被偷了也不至于被偷个精光。如果身边带了个大包的话,最好把大部分钱放在大包里。口袋里的钱够路费就行了。”
“身份证和银行卡不要放在一起。密码要用脑子记住,不要傻到将自己的生日作为密码,就是用生日作密码也要作适当调整。平时没什么事不要老是将身份证和银行卡放在身上,也不要在钱包里老是装着几千块钱。”
“女人的手机不要调什么震动,一般你们都是把手机放在手袋里,调个震动根本就不知道有没有人打电话过来。而且一定要养成勤看手机的习惯,不管有没有电话,过一阵就看一下,既防丢又防漏接电话。”
“还有,女孩子在外面不要跟不认识的人说话,管他老头也好,小孩也好,反正你就当自己是聋哑人。”
“另外记住,不要贪财!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便宜事。现在外面的骗子太多了,骗术也越来越高明,防不胜防。但只要记住一点,管他发生什么事,就当没看见没听到,不靠边就行了。很多人受骗就是栽在‘贪’字上面。”
……
我把自己当时能想到的一古脑全说了出来,她不停地点头,表示自己在听在记。
当晚我做了一整晚的梦,老跟那几万块钱有关。一会儿回来了,一会儿又丢了,一会儿又是报案,总之是弄得我没睡好。好象隐约感觉到有人在抱着我,但有点发抖。
第二天,5月6日,我继续值班。
在办公室坐了一个多小时,其中有一个小时是在想丢钱的事。总感觉胸口有股气憋着,难受! 连个案都没报上,还白搭进去几百块钱坐的士,越想越不服气。不行,不能就这么算了,我要投诉!
向谁投诉呢?通过什么途径投诉呢?
我突然想起以前上网时好象看到政府网站有什么市长热线投诉信箱什么的,于是我打开了政府网站。没想到居然有新发现,这里除了市长热线还有关于机关作风的投诉信箱,各个机关都有,上面还有很多投诉电话以及信箱。再一仔细研究,居然还找到了所有市领导的公开信箱,上面还列明了谁谁谁分管哪一方面的工作,如果有相关的问题可以给他们写信反映。如果注册的话,投诉或建议还会发给你一个受理编号。
这下我找到事做了。
先打投诉电话试试。想到自己报案不成,应该向他们的上级反映反映,他们不是互相推来推去都说不归他们管吗?我也顺便问问上面到底该谁管。我提起办公室的电话拨了过去,响了好久没人接,再拨,还是没人接。连续拨了好几次一直没人接,我想该不是胡弄人的吧?再拨其他的试试。作为分局既有垂直领导,也要受横向的政府领导。我先向相关政府反映一下也行。没想到两个分局所在的政府投诉电话都没人接,其中一个电话好象还打不通,既不是空号,又不是处于通话中,反正就是打不通,我不知道这种投诉电话公布出来有什么用?打了三个地方都没说上话。我有点急了,干脆打到市政府。铃声是响了,但也没人接。奇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想投诉电话既然公布了出来,应该有用吧。我又挨个打了一遍,还是没人接。后来我想通了,是不是因为现在是五一,人放假了这投诉电话也放假了?那好吧,等到正式上班再说。
坐了一会,又想起这干等也不是办法。反正也没事,网上不是有信箱吗?电话打不通,发邮件总可以吧。我就将事情的经过及在报案时所遭受的经历写了出来,然后往市政府、市公安局及公安分局所在政府的每个邮箱发一封。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管它有没有用,先发了再说。
终于到了5月8日,正式上班了。
在办公室,我打开邮箱一看,居然有一封未读邮件。没想到那天发的邮件市政府投诉中心不仅看了,还回了信。说感谢我的来信,同时告诉我这件事最好找市公安局信访办,他们给了我信访办的电话。既然市政府这么说了我就按他们说的做呗。
我提起电话按照上面提供的号码打了过去。在重拨一次后电话终于通了。
我将情况向接电话的那人大致讲了一遍。他听了半天说他也不知道这案子到底该由哪个分局接,让我去问一下法制科,并告诉我法制科的电话。
是个女的接的电话。我又重复了一遍事情经过,那女的似乎也被弄糊涂了,很不肯定地对我说“这案子好象应该由HJ公安分局接。具体应该由谁立案好象我们内部有规定,那规定我不熟,反正是他们两个当中的一个。”
我想,法制科的人应该是懂法的,于是就问她,“如果本来应该由自己立案,却以其他借口推托不立案,这算不算不作为?”
她听出了我的意图,立刻变得谨慎起来。“不作为啊?也算得上吧。你到底是想报案还是干什么?”
“我没别的意思,我只是有些问题不明白想问清楚。我再请教你一个问题,群众去报案是不是不管有没有管辖权都应该先受理,然后再由受理机关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其实有些法律常识我知道一点,但我想还是求证一下比较稳妥。
“对。你说得没错。按理说应该是这样的。”她好象已经有点后悔接这个电话了,但又不得不回答。“其实你这件事最好去问一下督查室,他们比较清楚一点。”
“能告诉我督查室的电话号码吗?”我知道她已经不耐烦了。
“这个……我不知道。”她好象不愿告诉我。
“是不知道还是不愿告诉我?”有时陌生人打电话过来问我领导的电话我也说不知道。
“我真的不知道。你可以问一下别的办公室的。”
不管她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我知道在她嘴里是绝对得不到督查室的电话号码了。
我开始拨114。
“请问市公安局督查室的电话是多少?”
“市公安局督查室?……”电话里传来话务员敲键盘的声音,“好象没有督查室的电话,这里只有监察科的电话。”
“那就监察科的电话吧。”从字义上来理解,督查室与监察科好象差不多。
“你好,请问是督查室吗?”我真把这两个办公室当成同一个了。
“不是。这是监察科。”
“督查室和监察科不是同一个部门吗?”
“不是,督查室是督查室,监察科是监察科。”
“那督查室的电话是多少?”
“不知道!”“啪”的一声,电话挂了。真牛!
没办法,问信访办吧。还是信访办的人脾气好,告诉了我电话。
“督查室吗?”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