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其他类型 > 魔龙狂尊 > 第213章 虚空如音(大结局)

第213章 虚空如音(大结局)(1 / 2)

第二百一十八章虚空如音

随着黄紫道士的死后一剑的递出,广陵江上的水雾光影消失许久之后,叶飞的内心却是久久不能平静。

世间众生,情之所钟,皆可以死,武人死沙场,文臣死庙堂,不独有男女痴缠。

既然人这一辈子也就只能死一次,故而常寸心中,以善其死。

这次身临其境般的临江观剑,比任何言语教诲和遍揽秘籍都要更直接有效。

叶飞闭目凝神,感悟那场天人交战中所抒发的剑意,一句佛教偈子浮现在心中。

“见实相,诸法空,刹那顿悟万法同。”

“顿觉了,妙心源,无明裂壳总一般,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圣凡。

叶飞黑发飘舞,睁开双眼,眸若星辰,只觉得体内气机汹涌翻滚,如同锅底添了无数柴火的一锅沸水,胸中有万千剑气豪情陡然暴涨,川流不息。

千百溪流汇聚才能成就一条势不可挡的大江。

看着浩淼的江水,一股浪潮扑来,未见潮头踪影,潮声便已如雷贯耳。

随后才能看见雾蒙蒙的大江之上,一条白练横江,潮头渐渐抬起。

如同一排从昆仑山泻下的巍峨雪山,蔚为大观。

气沉丹田,散之神庭,发自幽门,自成剑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叶飞胸中剑气一吐,瞬息三千丈。

他抽出沉重的焚天剑,双手握住剑柄,一气灌注,剑身符文闪烁不定。

推波水难断,顺势浪自流。

一剑轰出,断江截流。

广陵大江之上瞬间撕裂出一条宽度和长度都在逐渐拉升的沟壑。

药翁满意的点了点头,缓缓说道:“百川入海,万流归宗。练剑练刀练枪,到头来也就是锻铸那一股形神意气,不过这类措辞说得好听点那叫提纲挈领,说难听也都是些空洞的大道理,可是不说又不行。”

“剑意有四重,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还虚合道。”

“道茫茫而无知乎,心傥傥而无羁乎,物迭迭而无非乎。”

“人争一口气,先争己身气数,孕养的是气机,再争天下气运,成就的气势。”

“一切都在渐进之中,然后在某事某地,一蹴而就,如同鲤鱼游千里,终于跃龙门。”

药翁轻甩拂尘,喃喃自语道:“人生天地间,当顶天立地,才算真逍遥啊!”

岁月如水,虚空如音,仿佛正从药翁口中缓缓流淌而出,让人有种沧海桑田之感。

……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番外:读书人的脊梁

一场春秋国战,神州陆沉,大林王朝挟累胜之势灭七国,建立大林帝国,做了天下共主,年号祥瑞。

祥瑞元年,大林帝国召集百万民夫,修筑长城,抵御外敌,与草原北武王朝对峙。

祥瑞三年,夏至。

北武王朝屯兵一百五十万,挥兵南下,分辽东、北阳、怀阳三线,侵略富有中原沃土之称的大林王朝。

大林与北武全线开战!

是日,北武大军以闪电般的行军速度,势如破竹,一举突破号称足以御敌五百年不倒的长城防线。

帝国北部防线,狼烟四起,风沙俱净,朝野震惊。

森森铁甲,金鼓齐鸣,各按其法,百万大军,如虎如狼,压境怀阳关。

但对于中原习惯了安稳日子的老百姓们而言,不过是多了几场茶余饭后的段子谈资。看不见风雨欲来,也就不会人心惶惶。

这一日,残阳如血,田野茫茫,西北天高晚来迟,甲光向日金鳞开。

天边正挂着火烧云,抬头望去,就像一幅幅叠放在一起壮丽燃烧的蜀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天气闷热复闷热,晚风不知道藏匿到何处,树梢儿蔫蔫的,连聒噪不已的蝉鸣也已噤声,只偶尔能听到城外一两声凄厉的鹧鸪叫,一种足以令人窒息的肃杀氛围笼罩着古老的怀阳关。

怀阳关作为中原抵御外敌的第一门户,是守护中原千万百姓的第一道关隘,是天下首屈一指的雄城重镇,不论东西,还是南北对峙,都是必争之地。

是年,闰六月,北武中线百万大军,围城已逾半旬,擂鼓聚将,点兵列阵,围而不攻,蓄势以待。

如若到日落西山,怀阳城依旧不开门投降,那么,攻势不可避免,一场血战即刻就在眼前。

北武中线军方最后通牒的最后一行字,“若攻城而入,无论男女老幼,格杀勿论”,城破即屠城的消息,像是一把血剑悬挂在了怀阳百姓的心头。

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

此时,河北道经略使、怀阳刺史、主将副将、地方实权校尉、伍长百夫长集聚一堂。

寂寥多年的怀阳城州衙议事堂内已人满为患,乱成一锅粥,两派意见相左,互不相让。

主战派慷慨激昂:身为大林人,死为大林鬼。堂堂大林子民岂能不战而投,屈膝事蛮夷,士可杀不可辱,人生自古谁无死,大丈夫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

拼!拼他个玉石俱焚,拼他个鱼死网破。死也不做亡国奴!

呼应者个个视死如归,至生命于度外。

主降派则苦口婆心晓之以厉害:长城防线徐凯兵乃是一代将帅之才,率精兵精甲尚且抵抗不住锋芒正盛的北武蛮子;怀阳一弹丸小城,请问凭何拒敌于城门之外?娘子关三日被破,城内百姓横尸街头,血流成河,其状之惨,无以复加;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务请三思而后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何苦呢。尔等以一死博个慷慨多奇节,青史留名;可还有数万的怀阳百姓呢?难道也要他们陪你们一起赴死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那声音带着哭腔,大哭无言,悲恸无声。

天平的一头是气节,一头是万余人的性命,孰轻孰重,决策者百般思量,难以决断。

时间已经越来越紧迫,此时此刻,人们的眼光一齐集中在李世闲身上。

李世闲江南道芜湖人,大林文坛有名的大诗人,又是朝廷命官,在号称天下龙首的河北道担任经略使,在怀阳自然是德高望重的前辈。

长城边关是典型的武将倨傲,文官低头,但李世闲的话不说是一言九鼎,至少也是举足轻重。

仅一言可定数万人的生死。

李世闲已经这样默坐枯禅三天三夜。这会儿,他微闭双眼,沉吟不语,但细心的人,可以观察到他面部的肌肉在微微颤抖。

终于,他睁开眼,扫视了一下议事堂内的怀阳大小官员,双手叠在腹前,缓缓说道:“我辈深受皇恩,本当为皇上歌哭,为皇上尽忠,然尽忠易,报民难。自古降者便是历史罪人,将万劫不复,然而百姓可以幸免杀戮;主战者令人肃然起敬,完结完名,不枉一死,然而百姓因此生灵涂炭。唉,难呀,看来鱼与熊掌无法得兼。为求名节,置满城百姓生死于不顾,我于心何忍……”

北武蛮子入关之后,一遇抵抗,城破之日,必焚其庐舍,杀其人,取其物,烧杀抢掠,令士卒各满所欲。

都是在几乎杀绝之后,才下令封刀的,仅娘子关一城,死者即达二十余万,整个关外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

这时,前线斥候谍子急急来报:“禀报各位大人,还有一炷香的时间,北武蛮子就要攻城了!”

“食君之禄,当忠君之事;食民之禄,当忠民之事。怀阳关的百姓不能重蹈娘子关百姓之覆辙,开城门!一切罪孽,一切干系,全由我一人承担!”李世闲言罢,泪如雨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当盛夏落日那最后一抹血色的余晖即将隐去之际,怀阳城上高高竖起降旗,李世闲痛苦万状开城门以降。

他细碎的脚步触摸着小径的石子,背向斜阳,看着自己被拖得漫长而扭曲的影子,一步步离开,离开血红色的夕阳,向着阴影更深处蹒跚而行,毫不迟疑,诀不回头。

翌日清晨,云开日出时分,北武将军耶律昊天找李世闲商议安民之计策,不料李世闲已自缢于经略使宅邸。

他留下遗嘱:“吾晚节有污,唯有一死以谢天下,无颜见列祖列宗,勿忘以白绫覆吾脸,吾不配以林服陪葬,也不愿以武服下敛,可敛以僧服,予以火葬,骨灰洒在长城以北,死无葬身之地,便是吾之宿命。”

世间文字八万个,唯碑字最悲。

李世闲死后无坟,也就无碑。

他的骨灰在关外随风游荡,身死魂不灭,他要亲眼看到大林帝国的将领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那一天。

李世闲留在世间的最后一首诗:长城直北千余里,冤气苍茫成黑云。此朝身灭魂归去,花落人亡俩不知。

一代诗人李世闲,以一人身死,救万民于水火。

文人气节,千古风流,死当谥文正。

世人不知天地之间浩然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此气势磅礴,凛烈万古存。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神虚道长在龙虎山已修炼多年,但近来打坐之时常有钝滞之感,如遇瓶颈,道法再难精进。

某夜,偶得一梦,东土西南方天灵山脉乌云压顶,狂风大作,暴戾的猛兽嘶吼之声响彻天地,突然一颗光滑四射的灵珠腾空而起,直扑自己面门。

他顿时被惊醒,见天色大亮,略作思忖后,便起身向西南方而去。

这一日,神虚道长途径天灵山脉下的一个山村,见天色已晚,村中却甚是荒凉,杂草遍地,房屋破败,一个人都看不到,心中暗想,这莫非是个荒无人烟的村落。

走着走着,忽听后面传来窸窣声响,回头一看,也是浑身一震,只见身后竟有无数条蛇是尾随而至,大小各异,目露寒光,冷冷的窥视着自己。

神虚道长往前走,那蛇也跟着走,神虚道长停下,那蛇便也停下来,尤其怪异的是寻常蛇都是蜿蜒前行,而那群蛇却是蠕动着向前爬,像是浮在地上失去手脚的人一般。

神虚道长修为深厚,运内力疾步如飞,便将那群蛇远远的甩开。

他来到一户人家,推门一看院中也是长满了荒草,屋前倒是有个狗窝,狗窝旁是一具狗的骸骨,似是已死去多年。

推门进屋,见屋中家具都在,桌子上尚有碗筷。

神虚道长心中不解,忽听得嘶嘶之声,抬头一看,见里屋床榻上,竟然也盘踞着几条怪蛇,正朝着自己吐着蛇信。

神虚道长心中隐隐有些不安,他感到这个村子如此怪诞,定有奇情,在村中寻了好久,终于找到了一处没有蛇的房间,便躺在床榻上歇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半梦半醒之间,忽听外面传来一声吼叫,那叫声响彻云霄,震得房屋直颤。神虚道长被惊醒坐起身来,大为惊骇。因为这吼声,绝非一般野兽,竟似那龙吟之声。

神虚道长当即起身寻声至一空旷之地,顿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只见一条巨大的青龙在空中穿梭回旋,有几十丈长,不时的发出吼叫,震耳欲聋。

细看那龙身却有些虚幻,不似实体,而是闪着莹莹的绿光,龙身周围有着极强的怨气缠绕,莫非这是一条含恨而死的龙魂?

龙乃神灵,万寿无疆,怎会含恨而死,且这龙魂身上怨气极重,以自己的道行也难以化解。神虚道长转身欲走,却见不远处有一人伏在地上,正对着龙魂叩拜,近前一看是一位老妇,那老妇见到神虚道长很是惊讶,问他是何人,怎会在此地?神虚道长据实相告。

老妇人道:“那你赶紧离去吧,此地不详,莫要丢了性命。”神虚道长道:“还望请教。”

原来十年前村民们在此安居乐业,忽一日乌云密布,风雨欲来,到了黄昏还是没有下下来,却随着一声炸雷,从天上坠下来一条死龙,那龙的龙首被斩断,死状凄惨。

起初,村民虽知其身已死,还是相当敬畏,跪倒叩拜,突然不知从哪儿窜出来一个道人,一身黑衣,指着众人笑道:“尔等何其迂腐,龙虽贵为神灵,一死便也只是一盘肉而已,若食之便可让人长生不老,百病不侵。”

村民听闻后,顿时如同失去了心智一般蜂拥而上,拔其鳞片,噬其血肉。后来怪事就发生了,凡是吃过龙肉的人全都变成了模样奇特的蛇,而那个黑衣人也不见了踪迹,仅有老妇一人没吃过龙肉,才逃过一劫。

那龙的魂魄不时出现,发出怒吼,声音哀怨愤恨。似是从九幽冥府传来,在此刻响起,饱含着对世间无尽的恨意与怨毒,凄凄惨惨,撕心裂肺,带着愤怒与不甘,如挑衅苍天,桀骜之极,回荡在这苍茫大地之上,。

神虚道长听罢,长叹一声,“罢了,待我明日试将这龙的怨魂度化,若能成则村民们,便可恢复人身。”老妇人听到神虚道长可度化龙的怨魂,欣喜不已,跪下叩拜道:“我两个儿子,也因吃了龙肉而变成蛇,若道长可以救了他们,老婆子我愿做牛做马,报答道长的恩德。”

神虚道长赶忙将老妇人扶起来道:“我自当尽力一试。”老妇人便请神虚道长到家中歇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天一早,神虚道长便和老妇人来到了当年坠龙之地,只见一处开阔空地上,横亘一条巨大的龙骨架。

神虚道长在旁盘膝而坐,诵读往生咒,以度化亡魂,顷刻间,狂风大作,乌云蔽日,天似黯淡无光,一声龙吟过后,那龙的怨魂自骨架中飞出,对着神虚道长是咆哮不已。神虚道长诵咒之声更紧,那龙魂上下翻飞显得焦躁不安,对着神虚道长一声怒吼,腥臭腐败的气息夹杂着风沙瞬间袭来。

神虚道长连忙挥手如剑,掐诀念咒,身旁出现了一面无形壁将风沙挡住,纵然如此,还是被原地逼退丈余,方才停住。

老妇人见状赶忙上前询问:“道长你怎么样了?”“无碍无碍,只是这龙怨念过深,竟不肯往生,倒是难办。”神虚道长皱眉道。

他觉得其中有些蹊跷,便咬破中指,将血点在额头,开了天眼,窥看这龙魂生前之事。不到半柱香的功夫,便知道了原委,不禁长叹一口气道:“原来这龙是因为此事才落得这般下场。”

原来,那龙是东海龙王之子,掌管行云布雨的职责。十年前,接到行雨之令,要在此地连降十天十夜的大雨。此山村之地,若降暴雨,必会引发山洪,冲毁山村,那龙不忍霍乱苍生,只行云却迟迟不来下雨,耽搁了下雨的时辰,触犯天规被天将就地斩首,坠到村中后又被无知村民噬血吃肉,魂生怨气以至于化为怨魂。

也罢,既然你是为众生舍命,我哪怕拼尽这一世的修为,也要将你度化,让你脱离这痛苦,再入轮回。

神虚道长想罢,再度双目紧闭,似是入定一番,不一会一个金色小人,自他额头的灵台钻出,持一把金色小剑,朝着龙的怨魂飞去,那龙魂见此显得颇为忌惮,不断的怒吼,而后与金色小人缠斗在一起。

那金色小人每次挥剑,都会斩下一些缠绕在龙魂身上的怨气,金色小人每被击中一次也会变小一些,待将龙魂身上的怨气斩尽,已是不足三寸。怨气斩尽后,金色的小人重回神虚道长体内,他睁开眼睛,吐出一口鲜血,显得很是虚弱。

“多谢恩公,将我身上的怨气祛除,让我恢复神智,脱离苦海。”一个声音传来,原来那龙魂已经清醒过来。

“你既肯为山民舍命,我又怎能让你受困于怨念之中。”神虚道长口中艰难的说道。“小龙尚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恩公能否应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神虚道长道:“但说无妨。”

“恳请恩公将我的龙骨化灰,撒在东海,让我重归故里。”

神虚道长应允,龙魂朝神虚道长点了三下头,以表谢意,而后消失不见。神虚道长来到龙骨旁,以符咒引来三昧真火,欲将龙骨燃成灰烬,不料龙骨中的额骨异常坚硬,烧了一天一夜方才成灰,在灰烬中,赫然一颗晶莹剔透的珠子跃出。

神虚道长一看,这莫不是应了梦中之所见吗?果然是我的法缘,伸手去接,忽的一阵怪风突袭而来,一个黑影从深侧扑到,探手就去夺那龙珠,龙珠竟然独自腾空跳开。神虚道长不及细看,反手一掌打出,将那黑影击退两丈有余,这才看清原是一个黑衣道人,遂呵斥道:“就知是你作祟。”

那黑衣道人道:“哼哼,我等这珠子已久,岂能便宜了你。”

说罢,两掌齐发,一团黑气带着劲风直击而来。神虚道长并不怠慢扭转身形,一记混元乾坤掌,打中了道人胸口。

道人顿时嘴角溢出黑血,抹身就逃。神虚道长健步急追,背后拔出青钢宝剑,挺剑直刺入那道人后心,一身惨叫,他便翻身倒地化作一只黑狐,颤抖不已,似是乞怜饶命。

此时,老妇人在旁惊呼道:“就是这个道人哄骗大家去吃龙肉的。”神虚道长也不答话,凭空再击一掌,那黑狐便化作一滩污血。

那颗龙珠此时倏然落至神虚道长面前,他便一口吞下,顿感,浑身舒泰,神清目明,小周天瞬间运转加速,自知修为已经精进了数层。神虚道长收起龙骨灰烬,回到山村,见村中山民已经恢复人身,老妇以及山民向神虚道长道谢。

神虚道长拱手告辞,飘然向东海行去。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林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揭竿而起者不计其数,其中有一人,名为徐屠,率山中一众草寇起义,所向披靡,竟也渐渐成势,然其虽以拯救黎明为口号,却是杀戮成性,每攻下一城,便大肆烧杀抢掠,甚至屠城立威,因此又被人称作屠百万。

话说这日,名满天下的南华寺中,气氛悲凉,一领头的和尚对着大雄宝殿内道:“师父,城门已破,徐屠的兵马,马上就要来了,快随我们走吧。”

大殿内传出一声叹息,“我自幼在此修行至今,离不开了,你们快走吧,护好佛宝,佛宝在哪里,佛就在哪里。”

那领头的和尚久久不语,而后将一个黑色匣子交于旁边之人,决然的走进佛殿之中,又有几名僧人一同跟了进去,余下之人面带悲伤走出了寺门。

老和尚跪在佛像前,望着走进来,跪在自己后面的几人,悲戚道:“留在此处,九死一生,你等又何必要徒丧性命。”

“师父,寺在这里,佛也在这里,我们又怎能弃佛而去!”老和尚长叹一声,不再言语。

半个时辰后,寺门被猛的推开,无数兵士将华南寺团团围住,一身披铠甲,脚踏战靴,将军打扮的人走了进来,眉目之间透着阴狠,此人正是那徐屠。

徐屠带领一众兵马闯入寺中,开门见山道:“我听闻此寺天下闻名,皆因寺中有一尊金佛,法相庄严能发出万道霞光,不知是真是假?”

老和尚打了一声佛号,道:“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此事为真,那金佛为我佛门至宝,逢人诚信拜祭,便会绽放光华,彰显佛性,告诫世人莫行恶事。”

徐屠冷笑道:“哦,大师此言怕是别有用意,既是如此神奇,能否请大师不吝将那金佛请出,让我一观?”

“那金佛现今已不在我寺中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徐屠脸色一沉,面露愠色。他身边的一个将领随即呵斥道:“你这老秃驴,赶紧将金佛献出来,如若不然,我杀你个鸡犬不留,一把火烧了你这破庙。”

老和尚从容的说道:“阿弥陀佛,金佛确已出寺,你纵使屠我僧众,烧我寺庙亦是徒劳。”

徐屠面露微笑的说:“寺在,僧在,大师在,却说那佛宝不在,如何让我相信,我知你大师不畏生死,但寺中众僧的性命,大师也全然不顾吗?”

老和尚一怔,而后道:“恳请将军能够放过寺中僧众,老衲愿以死相证,所言非虚。”

“师父不可呀!”佛殿中僧人闻言连连阻止,“我等自入佛殿之时,便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若是师父代我们而死,我们又岂能苟活呀。”

老和尚眼中流下泪来,他望了望佛像,盘膝坐下,口中诵经,众僧人一见也随之盘膝诵经,一时间佛殿内经声大作,显得极其悲壮。

“诸位一心向佛,不惧生死着实令在下动容,罢了,我便不再为难你等。”徐屠话风一转,又说道:“只是我远道而来,却未见得佛宝,心中怒气难疏,须杀人平愤,来时曾抓了不少孩童,今日便要在此打开杀戒。”

徐屠望着老和尚眼神中满是戏谑。“万万不可。”老和尚闻言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来,心惊之下竟险些跌倒,后面的人慌忙将老和尚搀住。

“金佛确不在此处,将军又何必再杀人作恶,难道就不怕遭报应吗?”

“报应?”徐屠好似听到了可笑的话,“我攻城略地,屠人无数,报应何在?”

徐屠手一挥,士兵将十余孩童带到佛殿内,这些孩童衣不蔽体,被用绳子捆住双手,脸上还挂着眼泪显得很是惊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大师,我再问一句,可否将那金佛拿出来?”

老和尚合十的双手颤抖不已,一声惨叫,一个孩童被徐屠用刀砍倒在地,血溅到老和尚的身上,在僧衣上慢慢散开,犹如一朵绽放的血色莲花。

老和尚慌忙想将那孩童扶住,却发现孩子已经死去。

“佛寺之中,你妄造杀孽,必遭业报!”

“哈哈,若世间有佛,那为何不阻我杀人?若世间无佛,又何来业报一说?”

老和尚听到他这样的话语,竟然一时无言以对,徐屠仰天大笑,笑罢,一声令下,士兵们向着那群孩童举刀便砍,众僧人急忙挡在孩童前面,亦遭屠戮。

顷刻间,佛殿内血流成河,惨叫声不绝于耳。徐屠未得佛宝,便大开杀戒。

看着血流满地,老和尚眼神渐渐变得迷离,地上鲜血中倒映出一尊佛像,怒目张须,面容狰狞。

此时佛殿中,僧众与孩童已被屠尽,徐屠却从怀中掏出了一尊金佛,戏谑道:“方才,我在途中见到了几名形色匆匆的僧人,杀了之后,竟得了意外之喜,不知这个是不是你们舍命相护的佛宝?”

老和尚听闻此言,缓缓抬头,迷离的眼神渐渐变得清晰,却是双目血红,他猛然想起藏经阁角落里那册修罗咒。

他知道,此咒一念,便将堕入修罗道中,无论生死再也与佛无缘,但此刻他不再犹豫,双手一瞬结三印,分别为法=论、净业、摧罪,随着手势不断变换,口中诵出了那夺命梵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供台上,佛像陡然炸开,凭地里刮出一道邪风,地上尸山血海被风一吹,整个大殿内充斥着血腥的气味。

徐屠见此大惊失色,“杀了他,快杀了他!”

兵丁上前手持刀剑向老和尚砍去,然而老和尚身上瞬间射出数道黑气,凡是触碰到的兵丁皆化为一团血雾,顿时无人再敢上前。

“快走!”徐屠惊恐地喊道,然却为时已晚。

老和尚口中诵出最后一个字,声音戛然而止,大殿内腥风大作,灯烛忽明忽暗,最后变成血红一片,一切都笼罩在幽暗恐怖之中,每个人都感到了彻骨和寒意。

徐屠带领兵丁逃出大殿来到院中,此时空中突然电闪雷鸣,红色的血雨滴落下来,地上忽然就涌出了无数骷髅恶鬼,向徐屠以及兵丁扑去,鬼影森森,避无可避。

顷刻间,哀嚎声惨叫声鬼哭狼嚎之声,不绝于耳,整个寺庙犹如一个人间炼狱。

老和尚双目血红,手持禅杖,耸立于佛殿门前,注视着外面的惨像,毫不悲悯。

善恶有报,恶人当诛,若佛不为,那自己便摒弃佛心,若修罗有道,那自己便为修罗,行修罗之法,惩恶扬善。

最新小说: 收养日记 直女闺蜜的按摩棒gl(高h) 月亮为证(1v1,校园) 发情期(兄妹abo) 逃亡路上和护卫恋爱了 春帐暖(骨科,亲兄妹) 炽音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镀金雀 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