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末世独善 > 第33部分

第33部分(2 / 2)

渭河;为黄河的最大支流,因经过黄土高原夹带有大量泥沙,河水呈土黄色,属于典型的黄河水,其流域范围主要在陕西省中部,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东至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

徐维站在宽阔的渭河岸边;感慨她的宽阔和规模,缅怀她曾经河流奔腾汹涌而过的壮观;可惜却也只能缅怀了。

如今的渭河因灾劫造成了河流的枯竭当然也或许只是河流改道,在新的河道正继续她新的旅程,不管何种原因现在留在徐维面前的就只有一条连河底淤泥也干枯分裂的被遗弃的河谷;独自暴晒于烈日之下。

这该死的太阳!要它时一连几月没影,任由风雪肆虐大地,好不容易出来了又不走了,彷佛要把那几月的阳光一次性补偿个够。

徐维站在河岸边,单手遮住额头眯眼望向头顶的烈日,看到河底的干裂连带着他好像也有了种快被烈日融化了似的。

自雪停后,一连几月的晴朗,万里无云、阳光普照,雪水融化万物仿似苏醒般,一时春暖大地,但当人们还没从劫后余生的庆幸中脱离就又面临了炎炎烈日的暴晒。

刚从避难所出来的人们在一开始的大意,直到部分人被晒死后才惊恐的发现灾难远没有结束,不得已又重新钻入了地底,过起了昼伏夜出的生活。

单只是昼伏夜出的话对已习惯各种工作时间,身经百战的天朝人来说也不是不能接受,只是随着温度的高升,太阳高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渐渐的到现在白天的时间占了一天里四分之三的时间,能让人们喘口气的夜晚只剩下了六个小时,甚至还有越渐减少的趋势,新一轮的灾劫来临。

在城市里脚下踩得都是水泥残骸还不觉得,等真的脚踏实地后才发觉原来烈日已到了如此程度,徐维眉头夹出深深的沟壑,随着他修为的精深修真者一定范围的寒暑不侵让他忽视了刚开始气温的反常,但随着日长夜短也渐觉出了不对。

但所有的感觉都没有眼前直观的景象来的那样的赤果果,继寒冰期后是酷暑吗?徐维叹口气,他不担心那些幸存者是否还有足够的食物消耗,毕竟人类永远都是适应性最强的生物,经过不知什么时候会结束的寒冷,相信那些科学家一定都研究出了新的粮食来源。

他现在担心的是全球暴热,只怕是海平面又要上涨了,地球两极可还有存在了几万年的巨大冰山,要是都被晒化了,后果可想而知。

徐维在考虑他要不要去海底找找龙宫的存在,在陆地彻底消失后可不就要住海底了,丧气的蹲□体,郁闷的一拳砸碎干裂的黄土块,还真是

连休息会的时间都不给啊。

短暂的发泄后只能重新振作精神,原本半道上是想着直接回头去天坑那,只是还想最后证实下才继续来到了这渭河边,想不到呈现眼前的就是这一片荒凉的景象,哪还有半点黄河流域肥沃平原的影子。

站起身拍拍身上不存在的土,施了法术的衣裳尘埃不染,依然洁净如新。徐维最后望了眼昔日的渭水河畔,慢腾腾的顶着烈日朝天坑走去。

已经知道了位置,看渭河到天坑的距离那地儿是□不离十了,徐维就也不再着急找地儿了,反正又不会动,跑不了。

历史上传闻始皇陵本是仿照秦国都城咸阳建造,大体应呈回字形,底面积约有25万平方米,高近115米,到现代在经历了二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后,其封土底面积还有将近12万平方米,是名符其实的中国第一墓。

灾前就有报导称考古学家们曾在陵园东1。5公里处发现从葬兵马俑坑三处,出土陶俑800 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后来又在陵园西侧出土青铜铸大型车马乘,引起全世界的震惊和关注,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足足25万平米的地底面积,这要他一个人怎么探的过来,徐维站在坑边伸长脖子努力朝下张望着,这事要放在灾前也肯定是要上军队,眼前他是独木难支。

全走一遍是不指望了,既然来了好歹也去留个到此一游的纪念吧,顺便拿点纪念品。传说中的秦始皇陵可是奇器珍怪徙藏满之的。

其中《史记》明文记载的就有“金雁”、“珠玉”、“翡翠”等,民间还有珍珠镶嵌的二十八星宿图、以水银代表的山川地理的传说。

在这座有着象征天、地的地下“王国”里,秦始皇的灵魂照样可以“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统治着这里的一切。

徐维打定下去的主意后就回了趟无界,除了给傅鹤留下传音符道明去处另外就是为地下的探险做准备。

在徐维和傅鹤的修为升到筑基期后,炼器室中已有近一半的器物可供两人选择,再加上平时徐维练手时炼制的各种名目的器物,宽阔的炼器室早已被塞得满满当当,这让徐维在寻找合适的东西时也颇费了番功夫。

将整齐的炼器室搅得天翻地覆,兴冲冲的徐维顶着鸟窝头捧着几个宝贝就又离开了无界,匆忙的也没和留守的獒一打个招呼。

重回到天坑边的徐维望望依然黑不见底的深坑,忙乎着往身上套各种防御法器,保证连更头发丝都露不出来后,才不慌不忙的拿出了一对寸许长、白色翅膀型的飞行法器。

》  别看这飞行法器小,他的功用可不小,不仅有极快的飞行速度在空中能灵活转变方向,还带有会自动屏蔽空中罡风的屏障当然还有防御的作用,保证在飞行时即使受到攻击也不会妨碍其飞行速度。

把白色的翅膀往后辈一插,从翅根处就自动生出白色的光线穿透背胛骨牢牢绑定,随后小巧的翅膀也仿若吸收了养分般快速长大直至成人臂长。整个过程无痛无异样感觉,末了随徐维心意的轻轻抖动了两下。

徐维很满意,真不亏是上古留下的宝贝,不是他炼制的赝品能比的,现在他背上好像天生就长有一对翅膀,一点多余的重量都感觉不到,在天空试飞了几下,也是如臂指使的自在。

东西好自然对灵力的消耗也就更厉害,在如鱼得水任意飞翔了个把小时后,徐维就不得不因灵力消耗过大而心有未甘的降落到地面。

拿出早就灌好灵泉水的瓷瓶一口喝下,立时的就感到了灵力正快速恢复中,这是特地为灵力不接又没空停下修整时所备,像这样的瓷瓶徐维整整准备了好几箱,不愁飞不到底部。

这还是傅鹤在炼丹时偶然间加入灵泉水才发现的,比打坐恢复时更为方便也更为实用。

做完最后的检查,瞅准下方的一块突出足够落脚的岩石徐维一头就冲了下去,临近岩石时才堪堪停住下坠,稍作缓冲停在了岩石上。

再往下就是完全的黑暗,光线正好以岩石为界到此为止,再不能向下延伸分毫。徐维深吸口气,平缓下心绪,拿出了一婴儿头大的月光石离开落脚之处沿着石壁继续向下飞去。

月光石是修真界中通用的照明设备,在黑夜中发出的光芒明亮但不刺眼,照亮了徐维身周十来丈的范围,形成了一个半弧的光圈,随着徐维缓慢下降光圈也向下递进着。

这颗月光石也是炼器室中原本用作照明之用,正好被徐维所见用于这次探险。寻常的月光石于修真界中存量也不多但也并不少,多为家底殷实的修真采用,不够那也都是仅限拳头大小,如这颗这般大小且圆润剔透的估计也就只有上古时才有出现。

徐维一手托着月光石,一手扶着石壁龟速的下降,一直下降了百十来米周围石壁也都是普通岩石的样子,只是比起上方又稍许平整了些。

约莫一个小时后,徐维下降的身形稍停,斜倚着石壁掏出灵泉水灌下,歇了口气。抬头望天,这时的天空已变作了细细的一条小缝,犹如一条细线发出淡淡的光芒。

到这里为此一切都很正常,只是地动产生的裂缝,徐维此时已身处约据地表千米的位置,地压开始在周围

凝聚。

运转灵力卸去身周的压力,开始开启第一个防御灵器,继续下降。

月光石的光圈在又下降了百米左右慢慢的收缩了,十丈、八丈、五丈……直至紧贴身周半米的范围,那是连光都无法穿透的黑暗,浓郁、纯粹。

徐维的身上接二连三的亮起了防御罩的各种光芒,在各色光圈的重重包围下,这才吁了口气,?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