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啊……黄伯,您带着人先回去,多准备竹子喷筒,再找几个大木桶装满清水放到田边上。我回实验室去盯着他们把药水先配出来,然后送到田边去大家一起喷。把能叫来的人都叫来,争取今天就把所有的田地都喷上,然后再看看效果。”听了这位农场职工的的描述,洪涛心里多少有点底了,看来是波尔多液起了作用,至少控制住了病情。那还等什么,赶紧喷吧!早控制住一天就能减少一些损失,如果真的能消灭病害,今年的产量还不会下降太多。
这一天洪涛都是在田边渡过的,他还是不太放心李尧夫他们独立配药,更不放心那些从来没使用过农药的农场职工,不停的嘱咐大家不要让农药沾在皮肤上时间过长,沾上了赶紧用清水冲洗,还得逼着所有人都带上棉布做的口罩。波尔多液再毒性低、再残留少那也是毒药,操作上一定要小心。
“这些蓝色的药水真的管用吗?”忙活了一天,傍晚前洪涛又提着两罐子药液跑到了自己的皇庄里,拉着拜香和她的几个黎族本家一起,把自己家的烟草田也给喷了一遍,然后就累得直不起腰了。别看在战舰上洪涛生龙活虎的比谁都精力充沛,但是干起农活来,他还真比不上拜香,隔行如隔山啊。
“管用,农场里昨天就试过了,明天你来看看,如果这些锈斑不继续增多,那就说明有用,过几天再喷一次,庄稼的病就算治好了。”洪涛已经坐到了田埂上,一动都不想动了,只有嘴还活着。
“嘿嘿嘿……那天我当着大家伙说你,你别生气,以后我改,泊珠已经骂过我了……”听到烟草田有救了,拜香的心情大好,也知道自己前几天对洪涛有点过分,主动道起了歉。
“没事儿,夫妻俩吵架是常事儿,我经常不在家,家里家外、孩子老人都靠你们照顾,干活少就别怕挨骂,这很公平。”拜香能主动承认错误,洪涛很欣慰,自己的妻子能通情达理,就是老天爷对自己的恩惠。
三百九十一章本土扩张
“走吧,我背着你回去,回家给你做烤肉吃!”拜香看到洪涛累得都不愿意站起来了,干脆往前面一蹲,打算把洪涛背回去。
“我还是自己走吧,这要让别人看到,指不定又得说我什么了。以后记住啊,你是皇帝的妻子,一言一行都要注意,有火也得忍忍,回家之后再吵不迟。最好别在外面随便发脾气,不光是和我,和别人也一样。”别看拜香身高不到一米六,但她真能背得动自己。这个在大山里长大的黎家姑娘,可以背着一百多斤烟叶从田里走回家里去,还不是一趟,是好几趟。只为了剩下雇车的钱,洪涛家里只有两匹马,没车。
事实证明,科学就是科学,波尔多液确实是很好用的农药,只要按照比例正确混合稀释,它就能对付这种类似霉病的农作物病害,而且见效极快、治疗的也非常彻底。自打喷上了波尔多液之后,金河城农场里的所有庄稼病害都不再继续扩散了。三天之后喷了第二次,一周之后染病的叶片就开始枯萎脱落,其它叶片啥事儿没有,还是绿油油的。
而这种神药的发明人李尧夫和其它两个实验室的小伙子瞬间就成了金河城的大英雄,相对于其它发明而言,农药这个玩意最对老百姓的胃口。有了这个东西和漂白液的存在,以后就不用再怕庄稼长虫子和生病了,不光金河城的庄户人不怕了,帝国所有领地和属国里和庄稼打交道的人都不用怕了。只要洪涛乐意,这种高效农药就会传遍全世界。自古以来都是靠天吃饭的农民从此以后就站起来了,就算没完全站起来,也应该算是蹲着,比以前趴着、跪着强多了。
洪涛当然愿意为全世界人民谋福利,不过不是免费的,他要把这玩意当神药卖。你还别嫌贵,看不上眼的给多少钱还不卖呢。
洪涛啥时候变得这么有骨气了?其实不是骨气的问题,而是产量问题。硫酸铜是一种伴生矿,没有单独的矿脉,不可能大量开采获得。又得用它来制造硫酸,还得磨成粉末去制造波尔多液,根本供应不上,别说卖得满世界都是,能把帝国本土和海外领地照顾到就不错了。
哦对,波尔多液改名了,既然对外说是李尧夫发明的这种神药,那它和波尔多就没啥关系了,它有了一个新的中文名字,叫李氏蓝。
对于李氏蓝的配方保密问题,洪涛毫不担心。化学这个东西是精细学科,比冶炼金属、造船和铸炮都难仿造多了。任何一丁丁点含量的不同、温度的变化、甚至顺序的颠倒都会影响最终结果。光靠逆向推来搞清楚成分是非常非常浩大的工程,在世界上还没有国家系统研究化学这个学科之前,不用担心配方外泄问题。
倒是李尧夫这个人才是最大的泄密点,因为他还不是帝国居民,而是一个大宋官员的孩子。但洪涛也想得开,他选择相信李尧夫的誓言和人品,继续让他留在自己身边学习。
假如以后他会跑到大宋去另立门户,洪涛也不在意。要是他能利用自己教给他的知识让大宋成为一个化工强国,正好省了自己的事儿。其实随着金河帝国的人口越来越多,实力越来越强,对外接触越来越开放,这种人才的交流是难免的。与其在这上面费太多力气,不如去多发现、制造一些更先进、更有效的产品。
当然了,对自己有太大威胁的东西洪涛还是要减慢扩散速度的,帮助别人可以,但不能让自己难受,这是他的处事原则。和军事用途相关的东西,他一般都会自己做试验,然后把整个试验过程和结果详细记录下来,谁也不告诉。
这些资料是他准备先拿到美洲去发展的,目前的金河帝国还用不到,他也不想这么早就用上。任何一个新技术出来都是有成本的,在没有啃光旧有技术的利润之前,忙着推出新技术,不光没啥好处,还是一种浪费。
有了出色的成绩,化学实验室立刻就得到了政府和议会的重视。以前是洪涛想方设法的去和议会磨嘴皮子骗经费,现在倒了过来了,议会主动找到他嘘寒问暖。而且一致同意,只要他开口,实验室想增加什么设备就增加什么、想买多少原料就买多少,这笔钱议会做为特别发展基金,特批了!
“拿着钱别乱花,去给父母买点小礼物,然后回家看看。这是你们人生中的第一次成功,要和父母去分享。他们把你们养大,又送你们去上学,还不就是为了看到你们能成功,别让他们伤心。我给你们放三天假,尧夫一旬,快去快回。”不光实验室得到了充足的资金,就连三个小家伙也得到了帝国发展奖金,每人二十个金币,这是专门用来奖励那些在各行各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帝国居民的。李尧夫本来不应该有,但是在洪涛的默许下,大家就都装着忘了这个孩子不是帝国居民的问题。
1242年夏天,在洪涛穿越到这个时代的第十四个年头,由他创立的金河帝国开始了第二次扩张。这次不是增加海外领地和周边的属国的数量,因为能开发的海外领地已经足够了,洪涛也不打算再狗揽八泡屎。臣服于金河帝国的属国也已经有了八个,凡是靠着大海的东南亚小国都被金河帝国牢牢控制在战舰和炮口下。再想增加数量,就得向北和南宋争夺,或者向东把日本、高丽抢过来,暂时洪涛还不打算要这些地方,难度有点大。
这次的扩张是金河帝国本土面积增加了,简单说就是把原来的麻逸国从属国变成了金河帝国的第二座城市,名字没改,还叫麻逸港,也就是后世的马尼拉。但原本的国王一家和部分麻逸国的官员都被强行迁到了金河城、马六甲港、卡兰巴港监视居住。这些人不许从事任何工商业,也不能进入当地政府任职,全靠金河帝国财政拨款养活着,富也富不了,饿也饿不死。
原本的五万多麻逸居民也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北迁到金河城定居,他们将被视为新移民,坐满三年移民监之后才可以拥有正式身份。另一部分人留在麻逸港,和金河城迁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