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见荷花无话可说,劈头盖脸地一顿教训。只到吴山出来解围才停下来,丢了一句:“别让我知道你再欺负小宝”
接下来的几天,吴家帆见到荷花都是重重地‘哼’一声,然后掉头离开,荷花就当没看见,这种小屁孩以为天下都围着自己转呢。
而田里的秧已经插完了,现在就看老天了,古时就这点不好,完全看天吃饭。家里的人闲了两天,又开始忙碌起来。
田地里的活是不用管了,但还是要去镇子上找些活干,毕竟单靠种田是养不活一大家子人的,吴山父子三人在镇上一大户人家打短工,因为以前一直都是在那里做的,现在农活告以段落,又去了那里,周氏在家里做些针线贴补家用,何氏则去镇上大户人家里找了份厨房的差事,每个人都有活干。
张氏在家里忙活,照顾几个小孩子。除了上学的两个,其他的小孩都要帮忙干点活,像挖野菜这种即简单又可娱乐的活小孩都是愿意做的。
荷花最讨厌的就是喂猪了,这猪每次见着她就跟狗见了骨头似的,可不是嘛,她可管着两只的伙食呢。
一脚踹在一只猪头上,它哼哼两声跑到一边去,眼睛还望着这边,另一只见同伴被打聪明地闪到一边,她终于将猪食倒入槽里。每天急什么急,又没少过这两头猪的伙食,几个小孩挖了半天让两只一下就吃光了。简直过的比人还舒坦。
刚刚洗完手进门来。何氏家的小姑娘吴安怡捏着鼻子大喊:“呀,臭死了。荷花是个大臭虫。”
她的脸当场就黑了,吓唬她:“乱吼乱叫,小心我打人了。”
哪想小家伙比她还横:“你敢,俺娘说了,你是俺们花钱买的,就是个小奴婢。俺想怎样就怎样。俺说的话你都得听。要你做什么就做什么否则叫你好看。”
早就知道何氏没有周氏有素质,没想到会低成这样,竟然这样教小孩子。瞧瞧才七八岁大的小姑娘说出的话。这要是让外面的人听见了,小姑娘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荷花还没来得及说话,旁边一阵风吹过,吴家帆跑到吴安怡面前大吼:“瞎嚷嚷啥,你叫谁好看呢,她可不是买给你的,是买给我的。凭什么听你的。”
他帮她出了头,可是为了自己的占有欲啊, 荷花撇撇嘴。
吴安怡被他的表情吓着了,哇地一声,坐在地上大哭起来。边哭边冲吴家帆叫:“你每天不做事哪来的钱买荷花,俺娘说了都是她花钱买的,你也花俺娘的钱,你就是一个败家子。”
“你才是一个赔钱货”
“败家子”
“赔钱贷”
此时只有张氏与周氏在家里,听见声音连忙出来。看见两个娃大眼瞪小眼地对骂。荷花一脸无辜地站在一旁。
正文 第十章谁欺负谁
被惊动的张氏举起手来敲了吴安怡的头一下:“臭丫头,怎么跟你小叔说话呢。”又来安慰吴家帆:“好了好了,别跟小丫头一般见识,俺们小宝是要做大事的人,别理她。”
吴家帆梗着脖子:“她说荷花是她娘买的,不是给我买的。”
张氏瞪了吴安怡一眼,这个何氏是怎么教女儿的,真是有辱俺们吴家的门风,别看吴家小门小户的,规矩还挺多,想想自己将女儿教导得一幅大家闺绣的模样就一阵得意:“多像你小姑姑学习,那才是女儿家该有的样子,将来才能找个好婆家。”
吴安怡在张氏出来的时候就不敢作声了,被她一瞪一吼早就低下头去小声地抽泣。
张氏看了心烦“哭什么哭,还以为俺怎么欺负你呢。还不快进屋去。”
周氏道:“俺送安怡回房休息吧”
吴翠翠在房里听到了声音走出来,正看到周氏带着吴安怡进来。向她打声招呼就出来。
张氏又将矛头指向荷花:“怎么每次都是你惹事,看我怎么修理你。”
每次惹事的都是你的宝贝儿子好不好。她翻个白眼不作声,她可不愿与张氏争论,让她嚼一刻钟自然就停下了。
幸亏吴翠翠打断她:“娘,我想去镇上逛逛,你让荷花陪我一起去吧。”
荷花眼睛一亮,太好了,到现在为止她还没出过吴家村,到了镇上说不定她会想到赚钱的办法呢,想在农村靠种田发财是不可能的,只有出去才能发现更大的商机不是,这是一个好机会,她也可以像其他的穿越女一样发家致富啊。
“你去镇上干什么,要买什么东西俺明天叫你爹去买。”张氏不赞同道,毕竟女儿马上就要嫁人,这是出门不大好。
“俺,我要买的是女儿家的东西,您就答应吧”吴翠翠开始撒娇。
张氏立刻眉开眼笑,她现在可是一直娇宠着这个女儿,她的要求自然会答应:“好吧,不要太晚回来。”
“我也要去。我也要去镇上”吴家帆挣脱出来。
荷花可不希望有这么个捣蛋的家伙跟着,不定整出什么麻烦来“你去干什么,你不用上学吗?”
吴家帆见她主动说话,心情好地解释道:“先生今天放我们假了,所以我能跟着去镇上。”
荷花一脸怀疑地看着他,这人有前科,还不知道是真是假呢。
吴家帆被她的表情气到了,难得的好心情一扫而光:“你看什么呢,竟敢不相信我。可恶。”说着小脸一撇鼓起小嘴不理人。
‘扑哧’荷花被他的小模样逗乐了,吴家帆转过头来对她咬牙切齿。
“荷花你又欺负小宝”张氏吼道。
“娘,小俩口在玩闹呢,从小培养感情将来才会长久嘛,这样挺好的。”吴翠翠打圆场。
荷花窘了,小俩口什么的说得也太早了吧,他们才十岁啊十岁,还是小朋友的年龄啊,难道这个时代的小孩都这么成熟。还是她最近书看多了,长见识了?
张氏听到也高兴起来。“那你们一起去吧,要好好相处,荷花可不许欺负小宝。”
谁欺负谁还不定呢。
三人搭乘村里的牛车去了镇上,并且约好时辰返回,当然牛车不是免费的,两文钱一个人,三个人就花了六文,荷花这些天才弄清楚银钱的计算方式,一金是十两银子,一两银子大概是一千文,一吊是一百文钱,一贯等于十吊。
城门上写着洛县两个大字,三人随着人流进入城内。荷花第一次进城看什么都很新鲜,左瞅瞅右瞅瞅,恨不得多长一双眼睛才够。惹得吴家帆连连唾弃“乡巴佬”
可不就是乡巴佬吗?这些东西在现代可是看不见,古时的街道也是商铺林林,小贩吆喝声阵阵。
洛县看起来挺繁华的,人流量也很大,如果能做生意的话应该可以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