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页(1 / 1)

“短时间内,老夫是对不出来了,文仲你呢?”

欧阳修明越过李相,直接询问郑文仲。

“我也想不出来。”

郑文仲呵呵笑道,“时间太短,还需回去多想想。”

“这丫头的字也太难看了,文仲你回去得好好管管了,这字太丢人现眼了,太学随便拎出一个学生都比她要强。”

太学的山长语言里尽是挑刺不满,脸上的笑意也没有断过。

“文仲,你上联该不是你作的?”

李相幽深深地冒出一句,暗指吴静香也是拿他人之作逞威风。

“相爷这是何意?

我教出的徒儿可没有这般粗鄙的品行。”

郑文仲立即甩脸。

两刻钟已过,潇湘学社无人能答出。

吴静香赢了对对子这一局。

接下来便是诗词大比,题目有评审人员拟定,通过抓阄的方式,定下诗词的主题。

潇湘学社的抽中了“夫妻”而吴静香自己抽中的是“四季”便是他们双方分别写两首符合这主旨的诗词,潇湘这边依旧是派三人上场。

时间、人数对吴静香都很不利,她需要在半炷香的时间内,写下两首诗词,而潇湘这边三人只需要完成两首,他们分工合作即可。

吴静香一看题目乐了,真巧,我知道这两主旨都有一首特别出名的回文诗,她当下提笔书写。

“这小先生都不用思考的吗?

提笔就来。”

“要写两首,她当然得下笔快了!”

……

众人惊呼道。

仅仅一刻钟,吴静香已经写好两首诗词停笔站至一旁休息。

她的作品即刻传阅给各位评审者传阅。

首先传阅的是吴静香书写的《春夏秋冬》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这春夏秋冬,每一句诗句各写一个季节,难免有平凑之嫌疑,算不上精品,只是时间紧迫亦可理解。”

李相的人立即点评道。

“至少点名了主旨,四季都有。”

太学这边的先生立即辩解道。

“李相,你也是这样认为的?”

郑文仲指着上边的诗句询问着李相。

“莫非文仲也看了里面暗藏的玄机,你这小徒儿可不简单,不仅会对对子,这作诗的水准也是大家级别。”

欧阳修明称赞不已,“可惜了,上次我邀请她去我翰林院那儿坐坐,她到现在也没有个回复。”

听到欧阳修明如此高的评价,李相瞬间怂了,他不敢再随意表态,而是仔细研究这诗,细细品味之后,他脸色骤变,不再轻视,心里感叹女儿输了。

他悉心培育十几年的女儿,居然比不上郑文仲半路捡回来的一个小徒儿。

“欧阳大人,这诗有何玄妙之处?”

这话是姬寒寻问的。

平西王开口,欧阳修明也不好拒绝,便仔细解释道,“王爷这是一首回文诗,你要这样看,它每一句都是各成一首诗。

写春诗: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写夏诗: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写秋诗: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写冬诗: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哇!

原来如此!”

“还真是高明!

堪称珍品,我以前怎么没有想到还可以如此作诗。”

欧阳修明解说之后,无数之人恍然大悟称赞道。

作者有话要说:

春夏秋冬时清朝女诗人吴绛雪的回文诗《春夏秋冬》唐寅也曾写过《春夏秋冬》回文诗

第139章

再看吴静香写的另一首《夫忆妻》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这诗不错把孤灯之下丈夫对妻子的回忆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读起来就让人鼻酸,也令我联想到了远在他乡的的妻儿。”

太学的一位先生赞叹道。

“这种诗有何难,随便一个进士都人作得出来,你们的赞誉太过了。

孤灯、浊酒、书信,这些都是相思诗句中常见的要素,随便寻一首相思诗句都能寻到它们的踪迹,没有新意。”

李相身旁的一位官员唱着反调道,“仓促之下的所做的诗难免落入庸俗。”

郑文仲没有反驳,他只是笑笑看向李相,“相爷,你认为如何?”

“小先生之前所做的《春夏秋冬》确实惊艳,相比之下《夫忆妻》难免有些瑕疵,不过短短的一刻钟内,小先生能挥笔即墨写下这两首,也是人中翘楚。”

李相总结道。

“相爷,你这会儿可看漏了,这《夫忆妻》也是一首回文诗,你可以倒着念。”

郑文仲笑说道。

“倒着念也行?”

“倒着念?”

评审人员立即又起了兴致,纷纷倒着读这种诗。

《妻忆夫》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最新小说: 中华灯神 开局被始皇问斩怎么办? 穿越进黄油的我今天抽到了什么马赛克? 公子千秋 我在贵族学院当班长[穿书] 冷王嗜宠:我家王妃初养成 当万人迷穿成万人嫌后(万人迷np) 快穿攻略:赖上病娇男主 [综武侠] 梦幻家园 快穿:大佬逼我谈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