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1 / 2)

>  “这,真的有用么?”黄氏疑惑。

“怎么会没用,那可是空悟大师,多少高门大户都排着队想参拜呢,胡家要是没门路,还不一定能见得到呢。”清延古寺的空悟大师在圳安县,乃至整个省府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师,胡家想让空悟大师亲自替婴儿批命,怕是要费上一番功夫。

赵文强看热闹的心态,在第二天如数瓦解。

“你、你说啥?”

一向甚有威严的村长竟都磕巴起来。

眼前的挺健的汉子,脸色红润目光炯炯,除了笑容带着几分憨实,哪还有原来卑微怯弱。

“你家要办文武学堂?村里的娃都能免费上学习武?”赵文强不可置信,胡家才刚刚脱离贫困,竟这般大张旗鼓耗费重金的建学堂,而且是免费的。

“是呀,村长,我们家都商量过了,在河滩上修建两间校舍,聘请一个教书的夫子,一个教武的教习。”胡长贵镇定的照着珍珠的意思娓娓道来。

他已经跟老爷子老太太和大哥都商量过了,三人倍感吃惊,第一个浮现的念头皆是,这得花费多少银两?胡长贵把费用大致算了一遍,两间校舍约莫一百两左右,请的教习和夫子都一个月一两,外加固定分量的米粮,零零碎碎加起来其实不算太多。

七岁至十二岁的男娃都可以免费上三年学堂,勤奋有天赋的学生得到夫子或教习的认可,可以适当延长上学的时间。

赵文强惊楞半响,心情猛地澎湃起来,胡家在望林村建成学堂,而且还免费招收村里的男娃上学堂,那几年后,整个望林村或多或少的能出几个走仕途路的男娃,虽说未必真的能考取功名,可是,望林村的名声自少能得到质的飞跃,而作为望林村的村长,声威也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于民于己都有好处,胡家自身的名声也大有裨益。

好的名声,谁也不会嫌多。

“教书的夫子与教武的教习胡家自会聘请,赵叔,等校舍建好,村里的动员就靠你了。”胡长贵把话都说清楚后,松了一口气,这件事,珍珠让他与村长交涉,他笨嘴拙舌的,生怕说错什么,还好,都交代妥当了。

虽说可以免费念书,但是真的要送孩子念书习武,未必所有人都会响应的,读书识字一直被老百姓推崇没错,可半大的男孩已经是家里的半个劳力,土里刨食的农民宁愿让孩子脚踏实地的干活种地,而不是好高骛远的花费数年去博一个遥不可及的未来。

所以,真正能上去学堂的,还不知道有多少个孩子呢。

赵文强心中似有所悟,“长贵,你放心,这是惠泽村民的大事,等学堂建成,赵叔定然让适龄的娃子都去学堂上学。”

胡长贵却忙摆手,她闺女说了,上不上学堂,由村民自行决定,不强求,只是过了今年的报名,那就得等明年再报了。

赵文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表示明白。

从村长家出来,胡长贵又去了老宅。

微弱的婴儿哭声从梁氏住的厢房传出。

梁氏自从知道孩子的生辰八字可以修改后,心情激荡起伏,一天之内大悲大喜,差点没激动过度晕厥过去。

这两日,她老老实实的待在屋里奶娃子,给啥吃啥,再也没敢出声作妖了。

“长贵,村长咋说?”王氏迫不及待的问道。

珍珠要修建两间学堂,一开始,王氏的心里是抗拒的,觉得这个孙女太能折腾了,建了一间不够,还要加建一间,把家里的钱太不当回事了,诚然,她很能挣钱,可花钱的速度更胜一筹。

瞧瞧,把一向勤俭节约的小儿子,都带歪了,什么叫不算太多,一百多两银子呀,多有底气的人家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胡家去年还苦哈哈的吃糠咽菜呢,这才多久,一百多两银子都不放在眼里了,王氏当时的脑门就阵阵直抽。

可是呢,小儿子在她耳边嘀咕几句,把她惊得差点从椅子上掉了下来。

我的个老天呀,十几株人参呀!那是萝卜还是白菜呀!

王氏即惊又喜,这样看来,一百多两银子真的不算太多。

“村长说这是惠泽村民的好事,他很赞同,等建好了,他便动员村里合适的男娃去学堂上学。”胡长贵照搬葫芦的说道。

王氏欣喜的点头,“他这样说就好,那长贵,你把两间校舍的进度赶一赶,办好学堂,对我们老胡家的名声有益,正好也能让你小侄子的名声好一点。”

王氏仔细想过,不是都说五月五生的娃命不好么,只要胡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好名声越发响亮,那所谓的命硬克父克母自然不攻而破,小平善以后就不会再受这样的传言所困了。

第一百七十七章 砧板上的鱼

“还有,要去哪寻找愿意来咱们这样小地方的夫子呢?”

王氏想起其中关键之处。

“娘,你不用操心这些,珍珠说了,这些她会处理。”胡长贵想起城隍庙里的杨秀才,珍珠似乎是想请他过来教课。

“……”

一个十一岁的小丫头,会处理什么?

王氏很想反驳,可她家的小孙女不同于人,她说能处理还真就能处理。

“五哥哥,你到底有没有在听我说话?”女孩娇俏的声音饱含埋怨之意。

顾褀的视线从书页上移开,“怎么啦?”

尤雨薇嘟起嘴嗔道:“不是说了嘛,我娘说,明天去大恩禅寺上香,你要不要和大舅娘一起同去?”

顾褀的眼神落在对面撒娇的女孩身上,她今日穿了件淡粉色高腰长裙,十三四岁的年纪,脸颊带着豆蔻年岁特有的婴儿肥,双眸黑亮,唇色粉嫩,端是个俏丽的小姑娘。

可是……

怎生这般多话聒噪呢,顾褀揉了揉眉心,一个时辰都快过去了,她还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雨薇,你和表姑母去吧。”

小姑娘从小就话多,即使顾褀脸色再冷,都浇不熄她说话的欲望。

“可是,我娘说,她好久没看见五哥哥了,你就不能和我们一起去么?”尤雨薇嘟着嘴,五哥哥再不出现在她娘眼前,娘都快把他忘了。

唉~又是这样,这姑娘似乎白长了年纪和个子,无论什么事情,总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及,他的拒绝,也变成了一次、两次、三次……

顾褀淡淡地看着她,不再出声。

尤雨薇扁扁嘴,一付委屈的样子,“五哥哥,你回京城好几天了,出门逛逛不是正好么?”

“咳~咳~咳~”顾褀喉间一痒,他这是被气得咳嗽的吧。

“少爷,您的姜茶。”青梅从外间端了一碗温热的姜茶过来。

青梅是安氏最得力的大丫头,安氏看中她的持重稳妥,特地把她调过来照顾顾褀。

顾褀原本有两个大丫鬟四个小丫鬟,去年临行前,他让安氏全部撤了下去,只留两个上了年纪的婆子照料泰安居。

这次顾褀回来,安氏想到去年的事件,让儿子十分厌恶使用年轻貌美的小丫鬟,于是,干脆从她自己身边得力的丫鬟里,挑选出适合的拨到儿子院内。

青梅一向稳重沉得住气,最重要的是已经定了婆家,明年便要出嫁冠夫姓了。

青梅一直跟着安氏,经常在泰安居出入,顾褀对她倒算熟悉,所以,青梅带着两个小丫头暂居在他的院落,他没反对,毕竟,他住在内院里,不方便用小厮或是管事照顾生活起居。

只要不像蓝玉那般,他并不会固执的不用丫鬟服侍。

蓝玉,他曾经的大丫鬟,为了不配给小厮或管事,某天深夜爬上了他的床,丝毫不顾忌,当时的他已病得起不了身。

想到自己被她强压着扒衣服的情形,顾褀的脸黑成一片,看着娇娇柔柔的丫头,捂着他的嘴撕扯着他的衣裳,病弱的他竟然反抗无能,要不是胡乱挣扎间碰掉了床上铜质的汤婆子,惊醒了守院的婆子,也许真让蓝玉得逞了。

顾褀端着姜茶,眼神晦涩莫名。

“少爷,小厨房的鸡汤熬好了,您……是这会儿吃还是等会儿?”青梅目不斜视的请示。

顾褀看着对面两眼发亮的女孩,一阵气闷,赶在她开口前道:“等会儿再吃,你装上一盅,与我一起去看祖母。”

说完,把剩下的姜茶一口喝净。

“雨薇,我去看祖母了,你先回去吧。”

起身随口嘱咐,出了房门。

“五哥哥……”

尤雨薇站起身子跺跺脚,气恼的揉着手里的丝帕。

眼眶泛起泪意,五哥哥,还是这样躲着她。

顾褀领着青梅出了院门。

因着病中需要静养,泰安居处于顾府偏西的院落,沿路都是修剪整齐四季常青的冬青,绿莹莹地一片生机昂扬。

穿过影壁,转上抄手游廊,就见不远处,一个两三岁的男童正蹒跚向前跑动,身后跟着一串丫鬟婆子。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