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白濯避开巡逻的士兵一身轻装去了父亲白肃的营帐,白肃正坐在案前对着灯火看地形图。
“爹。”白濯径直在对面坐下。
白肃看了一眼她的神色,放下手中的地图。
白肃:“有消息了?”
白濯:“是恭王。”
白肃一愣,紧接着皱起了眉头:“是他?”
白濯:“他下午亲自来找我,我试探过了,应当与他无关。不过此人野心不小。”
昏暗的营帐内,烛火轻轻抖动着,不时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白肃沉默半天,发出一声轻叹:“不愧是皇室子弟,藏得够深,没想到传回京的消息能把他钓出来。”
原来白濯当日从阿罗那得到原故事中白肃可能是被设计害死的消息之后,就一直在猜测幕后黑手,过程中不免想起前几年因为通敌叛国罪名被灭满门的赵元明。
要说这赵元明也是难得的一员猛将,曾经位列辅国大将军,在军中的名声与白肃不相上下。尤其是不同于白家世代从军,赵元明是真真正正凭着军功从一个普通士兵升上来的,其骁勇善战可见一斑。但是三年前却突然遭人揭发他私通樊国意欲叛国,且在他家中搜出了通敌的信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耽美书库<a href="http://www.danmeisk.com" target="_blank">www.danmeisk.com</a>】景隆帝上了年纪本就多疑忌惮已久,出了这事只命人草草审讯就判了满门抄斩,此后就再也没人敢提这位赵将军。但众人私下里都明白,以赵元明平素展露出来的刚直性格不是会做这种事的人,这桩案子多半是有人构陷,却刚好触了景隆帝的霉头。
有了这么个前车之鉴,白濯才会第一时间想到白肃被害的事可能会跟当初的幕后黑手有关,也才会在回营地的时候去找李长志套话。
之后白濯隐去知道的剧情把查到的消息跟白肃说了一下,两人决定引蛇出洞,就飞鸽传书给留在京中的人手,命他们暗中调查当年赵将军的事。
若当初赵将军当真是无辜的,必定会有人暗中加以关注,无论这人是幕后黑手还是想为赵将军翻案,知道的东西必定比他们多。
而对方一旦察觉白濯手下的动作,很大可能会找上门来。
若对方是想翻案,知道了白濯的身份,便不会放过寻求合作的机会;若对方是幕后黑手,要么予以警告,要么会想办法让白濯永远闭嘴,不管是哪一种,都会有所动作。
白濯他们便可借此探知对方身份,来判断白肃是不是第二个赵元明。
只是没想到,最后钓上来的是一条深深藏在水面下的大鱼。
白肃:“他是怎么说的?”
白濯回想起白日的情形:“上来就暗示已经知道了我在调查此事,借伤兵安置为名表达了他对陛下此举的不满。”
白肃放在案下的拳头紧紧攥起,他微微阖眸,语气隐忍地问道:“果然是陛下所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耽美书库<a href="http://www.danmeisk.com" target="_blank">www.danmeisk.com</a>】他语气中的悲戚忧愤几乎要溢出来,白濯不由语声放缓:“我问他时,他暗比副将。照他的意思应当是太子所为,只是陛下也是知情的……或者说是纵容的。”
白肃苦笑一声:“我白家世代忠良,不知多少男儿殒命沙场……为父十五岁上战场,二十多年啊,从来没有半分异心,没想到竟被如此猜忌迫害……”
临夏国有名的铁血将军,外能令敌人闻风丧胆,内可止小儿夜啼,此刻就这样在这方昏暗的营帐内红了眼眶,透出了常人不得见的疲惫与凄怆。
白濯静静垂眸坐着,慢慢等他缓解过来,没有出声打扰。
良久,白肃才平复好内心涌动的复杂情绪,又成了那个坚定勇武的骠骑将军。
他看向一言不发的白濯。
不知不觉自己的女儿已经长成了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心有谋算、坚毅果敢、不卑不亢,已是不比他这个做父亲的差了。
想到这,他心中稍稍安慰了些。
白肃:“你准备怎么做?”
白濯:“我答应同他合作。只是翻案一事尚需从长计议。女儿如今在战场抽不开身,翻案的事怕是要等回京再办了。”
白肃点点头,如此也好,也免得战场分心。原本女儿上战场他就担心,若同时还要谋算其它,他就更放心不下了,阿秀只怕也要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