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2 / 2)

玉儿点点头,又扑闪扑闪大眼睛,说:“局长,我在肉联厂还听到一个反映。”

“什么反映?”

“有个女职工悄悄告诉我,肖守本晚上经常聚众打麻将赌博,还去路边店嫖娼。”

“噢?”韩立冬的浓眉蹙了起来,大眼睛一闪一闪,“有证据吗?”

玉儿说:“详细情况不清楚,我已汇报给陈书记了,他正在着手调查。”

韩立冬的信心更足了。肖守本的问题越严重越好处理。单说嫖娼一个问题,如果能够落实,就可以开除他的党籍和公职。行话叫做“双开”。这无疑是痛打落水狗,对处理犯罪分子和整顿肉联厂极为有利。

韩立冬叮嘱道:“这事儿对外要严格保密。”

玉儿点点头。

临走时,玉儿望了韩立冬一眼,却见韩立冬目光灼灼,也在看她。她忙低了头,走了出去。

望着玉儿的背影,韩立冬想,这个女子怎么一点儿笑容也没有?转回身时,看到茶几上那杯给玉儿沏的茶,打开杯盖儿,茶一口也没喝。他瞅了那杯子几秒钟,弯腰去端起来,喝了一大口。

茶水有一股子淡淡的清香,又略带点儿苦涩。

抬起头时,目光触到了墙上挂的大日历牌。上边的时间是:1994年5月5日。

这时,耳边却响起了一支歌,是商业局对面丁香包子铺的音箱传出来的。韩立冬本不太喜欢流行歌曲,此时竟听得入了神。

绿草苍苍,

白雾茫茫。

心情在别处 第一章(3)

有位佳人,

在水一方。

我愿逆流而上,

依偎在她身旁。

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方向,

却见依稀仿佛,

她在水的中央……

这时,局办公室江主任推门进来,说:“韩局长,地区商业局业务科的唐科长来了,中午您陪陪吧?”

韩立冬说:“我不大舒服。你告诉郑副局长,让他陪吧。”

江主任见韩立冬神色严肃,应了声:“好。”又问,“那,先送您回家吧?唐科长正在我办公室里呢。碰上了,您又走不了了。”

韩立冬说:“不,你们先去县招待所。我骑车子回家。”

韩立冬觉得挺奇怪,以往碰上的漂亮女子也有十个八个的,自己从没动过心。上中专时的女同学小乔那年去乡里找他,要在结婚前圆那个初恋的梦,还有湾岔乡的那个女医生桂枝为答谢他的关照要“还个账”,他都没答应。可今天一见玉儿,心却不知怎的怦怦乱跳。韩立冬老琢磨着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不寻常的女子。

1989年秋天,34岁的韩立冬被派到故道县城西北边的湾岔乡任党委书记。那个乡在全县17个乡镇排倒数第一,是出了名的穷乡后进乡。县委组织部跟他谈话时,开始他还有点儿犹豫。去个穷乡,不花上三五年的工夫是脱不了贫的。虽说从六河乡乡长到湾岔乡升成了一把手,可远不如在县里当个副局长舒服。有心找个借口不去,但韩立冬也明白,县委让去个穷乡当第一把手,本身分量就不轻,这次经受不住考验,以后的安排就得让你坐冷板凳了。于是他连妻子于美华的意见都没征求,当即表示:“组织决定,坚决服从!”

第二天一早,韩立冬带上简单的铺盖卷和一些文件书籍,乘上乡里来接他的一辆破北京吉普车就去了湾岔。行李没卸,就召集乡党委、乡政府的领导开座谈会,又找乡机关直属单位的干部了解情况。然后,召集34个行政村的村干部征求意见。又在每个管区召集各村群众代表座谈。十几天过去了,乡里的情况也大体摸清楚了。突出的问题是不少村的领导班子“懒、软、散、瘫”,龙头不行。农业生产上不去,水利设施无人修,还有三个村一直没通上电。韩立冬想,抓班子建设,抓农副业生产都是慢活儿,一朝一夕难见成效,也不易在农村和县城引起震动效应。思来想去,一边筹划整顿村班子,发展农村经济,一边先来了个小三部曲:即打井、上电、修路。他利用自己在县城工作时间长,认识人多,关系多的有利条件,跑银行,要贷款。再跑县水利局,调来钻机给几十辈子吃苦水咸水的五个村子打出了甜水井。跑县电力公司,调来电工、电线、变压器,给三个没电的村上了高压电。跑县交通局,调来了推土机、摊铺机、压路机,先修通了县城通乡里的沥青路,又着手修乡通村里的沥青路。这么一来,韩立冬的威信一下子树了起来,干部群众一致反映,这个年轻书记相当棒。

之后,他又来了个大三部曲:抓班子、种梨树、种粮棉。秋收秋种之后,他把乡干部分成了十几个工作组,分头到后进村去抓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改选和加强工作。他引导农民种菜养鸡养牛养羊养鱼,重点扶持栽种香梨。湾岔乡以梨花寨村为中心,盛产又脆又甜又好看的香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那梨个头儿不大,每个在三两左右,却非常好吃。还有治疗咽炎、气管炎、肺病等症的功效。梨花寨四周十几个村子,从来没有得肺癌鼻咽癌的。1958年大跃进时,梨树几乎被砍伐个精光。“文革”前,农民又种了不少梨树,但“文革”中发展不快。直到1978年之后,农民种梨树的积极性才高了起来。十几年过去,许多当年种的梨树已到了盛果期,成了当地农民的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韩立冬调查了一番,决心在种植培育推广优质香梨上大做一番文章。为种梨的农户搞好农药、嫁接、管理等技术方面的服务,扩大种植面积,派出专人联系收梨卖梨,并起了个品牌名字:“故道香梨”。

他从省农科院买来小麦高产良种,第二年亩产量就由四百多斤提高到八百斤以上。他还从省供销社棉麻公司联系了无虫棉良种试种,第二年棉田里果然没了农民最头疼的棉铃虫,棉花获得了大丰收。仅过了一年,农民的年人均收入就由四百多元升到了六百多元。过去乡里收公粮非常困难,有的村四五年收不上来公粮。韩立冬执政后的第二年小麦收割后,全乡农民仅用两天时间就全部交齐了公粮。韩立冬一时名声大噪。村民们都亲切地叫:“俺们的韩书记。”有个民办教师编了一套顺口溜儿:

立冬书记下湾岔,

湾岔开出向阳花。

村民喝上幸福水,

柏油路上跑“拖拉”。

科学种田就是好,

麦棉香梨富千家。

村村亮起夜明珠,

小康目标似彩霞。

韩立冬嘴上虽然龙王爷捋胡子——牵须(谦虚),还在全乡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