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漂在平凉 > 第32部分

第32部分(2 / 2)

东运集团的信息化规划重点要解决哪些问题?

信息化的本质是指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传输、应用知识和信息资源,使企业的竞争力更强和收益更多的一个动态过程。那么,相对于东运集团而言,信息化显然不是终极目的,这就注定了信息化不能当摆设,信息设备的多寡不能作为炫耀的资本,信息化必须要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服务,信息化本身只是对企业的核心业务起着辅助、支持的作用。

我们的信息化一期工程重点要解决三个问题:

首先通过集团作息站的建立,使其外延扩大至平凉各县、乡镇站,实现东运集团所有单位的网络化管理;其次是通过系统应用软件的维护、改进解决集团管理深层次问题;再者,根据平凉“一主五幅”的公路枢纽特征,重点解决集团上下游及省内外连接。

东运集团信息站的基本概况是怎样的?

我们的信息站建在平凉市公路街2号,即汽车西站东侧旧机动车交易中心大楼三楼及一楼的一部分,总面积320平方,使用面积216平方。全称是“甘肃东运集团信息站”,是通过卫频技术建立一个虚拟专线,与省信息中心连接,同时与平凉运管处信息平台连通,总投资137。7万。

东运集团信息站的基本功能布局?

我们的信息站由五块组成:主机房、微机操作室、GPS监控室、信息发布大厅、运务大厅。比如信息交易大厅,有货运信息配载室,有驾校的招生点发布招生信息,有汽车交易室,有专门的信息台,配备信息员,发布汽车展销、旧车交易信息、货运交易信息等。运务大厅把客运公司与驾驶员的所有业务,如车辆高度、票据结算、车辆监督等集中办理,充分体现人性化,这在全省尚属首创,成为甘肃省推广的重点。

从硬件设施来说,新购液晶显示屏的高配制电脑34台,集团公司现有电脑86台,以300个管理人员为基数,这个改制不到两年的企业,计算机应用率接近30%;同时给快客候车大厅、信息站信息交易大厅、运务大厅配制了大型液晶显示屏;给GPS监控室配制了200英寸的投影设施,包括相应的打字、扫瞄、照相设施;综合布点126个(数据点、语音点);同时并入已建成的5个局域网:西站智能化局域网、集团GPS监控中心、站务运营公司局域网、交通技工学校局域网,其它的9个单位将通过Inter网并入。

一期信息工程软件方面配备也比较充分,总计配制了10个软件系统:集团组织管理信息系统、旅客运输信息区域性站务运营信息系统、货运信息系统、驾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GPS监控系统(针对兰州、西安快客的车载终端91部)、信息站网络系统、集团公司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维修救援信息系统、客运站售票点网络售票联机系统。

衡量集团信息化成功的标准又是什么?

既然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传输、应用知识和信息资源,使企业的竞争力更强和收益更多的一个动态过程,那么,衡量信息化成功的标准就应该是这么三条:

企业内部的知识、信息资源是否得到了尽可能充分地挖掘?

企业是否能从外部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信息资源?

挖掘到的知识、信息资源是否尽可能地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了提高?

信息站人员配制有什么特别之处?

对改制企业而言,人才缺,信息管理人才更缺。实现信息化,没有计算机技术人才不行。解决这个难题,只有两个途径:专业性极强的,比如网管人员、系统维护人员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其它技能要求相对低一些的岗位,由公司内部培训选拔。

东运集团怎样发挥信息站的效能?

集团当充分、合理地利用 “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资源”的效能,创造价值:围绕自己的核心能力,强化核心业务,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并不断追求服务竞争能力、企业管理能力、企业核心能力、企业价值的全面提升。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信息化为集团公司所带来的运筹帷幄,将是提升上述能力的最基本的动因。

用曹总的一句经典之言作为这篇访谈的结尾非常恰当:“总而言之,信息化引发和推动了一场集团内部人事与管理的革命,而这正是我们想要的。”

第7篇 规范运作 利国利民

规范运作  利国利民

——东运集团旧机动车交易中心经理徐步文访谈录

采访时间:2004年…9…6上午9:00

采访地点:徐经理办公室

采访对象:东运集团旧机动车交易中心资深经理

在采访正式开始之前,有必要向读者交待一下平凉旧机动车交易市场从散兵游勇成长为正规集团军的艰难历程。

平凉市旧机动车交易市场正式称之为“市场”应该从2001年年底算起。在这之前,从有小规模旧机动车交易行为计时,是1993年。平凉的旧机动车交易一直处于无序状态,机电公司有过雏形,但未形成市场;时至1996年,东湖的旧机动车交易初具规模,但基本属于民间的自发行为,没有组织,没有配套管理,杂七杂八的车辆乱停乱放,挤占公路,车贩子肆意胡为,黑车赃车冠冕堂皇地买卖……后在有关部门的干预下,迁至柳湖北路,直至2001年初,旧机动车交易行为中的欺行霸市、强买强卖行为得不到有效地遏制,最重要的是旧机动车交易没有固定、合法的经营场所……平凉的旧机动车交易呼唤有序,呼唤健康!

2000年6月,为了加强旧机动车市场管理,解决平凉辖区旧机动车交易有市无场问题,改变民间自由无序交易现状,平凉地委、行署立项,由平凉汽车运输公司利用有利条件组建旧机动车交易市场,经平凉经贸处审查,甘肃经贸委甘经贸贸易2001(273)号《关于同意组建平凉地区陇东旧机动车交易中心的批复》批准,依法登记建立平凉地区陇东地区陇东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原确定地址平凉市崆峒中路252号(平运司五队院内),于2001年12月试运营。与此同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精神,经行署领导和主管部门协调于2002年2月6日取缔了马路自由车市。后主办单位重新选址,划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平凉市公路街2号(汽车西站东院)为旧机动车新场址。经过紧张的建设筹备,旧机动车交易市场于2002年4月迁至新场地营业。市场占地面积10760平方米,场内附设停车场,可同时容纳百辆以上各类旧机动车停放交易。

接下来,我们正式开始采访。

记者:“徐经理,据说您是旧机动车鉴定估价师,这个资格是什么部门认定的?严格吗?”

徐经理:“当然严格了,这个职称的认定部门是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我是2002年10月参加培训的,那次全省只有我一个人考这个专业,迄今为止,全国有这个资格的不超过4000人。”徐经理说起他老本行时一脸灿烂的笑容。

记者:“您既是专业人员,又是管理人员,对于机动车交易市场的正规化运营有什么看法?有的消费者说像以前那样的民间市场,从另一个角度讲也能节省不少的费用,是这样吗?”

徐经理:“规范化的市场与民间自由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