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千重苦夏 > 第17部分

第17部分(2 / 2)

我用力地张著嘴想叫,声音却都哽在喉间,发不出来。

在爱情之中的人,都很傻……很傻……

他轻轻合上了眼。午後的阳光斜斜地打在他脸上,让他的脸看上去十分柔和、安祥,就像只是午睡了一般。

我静看著他的睡容,双眼沉重,慢慢视线迷朦。

紧紧握著世民渐渐无力的手,眼前却看见了我怎样牵著他这手,踏著青草,一起回到我们初识的地方。我紧紧牵著他,鼻端已经闻到草儿那青涩的气味。在夏日的光晖之下,他开怀欢笑,突然扯了我一把,将我拉近。他咯咯地笑著,像个俏皮的孩子一般,在我耳边低声告诉我,那个他怀了一辈子的秘密,就藏在他心胸上,那个

永远……不离不散的……发结中……

(全文完)

後记:

1。完了!其实,早在八月末已经写完了。。。。

2。我喜欢写离别,最好是慢慢死掉。他们惨我就开心了,这是压力转嫁的好方子。

3。总後记晚些贴在会客室。

4。接著,大家要迎接空虚时期了!!请期待我回来。

千重苦夏後记(转贴)

《千重苦夏》第一作者诺诺总後记

其实我没想过为这篇写总後记。因为像其它那些不负责任的作品一样,这篇也是即兴而至,我理应不会为它做些什麽。不过反正迪迪都写了我也写吧。

虽然我写东西很随性,不过这麽多年了,也有了所谓的写作哲学。有的文体不适合存载这些哲学,恰恰《千重苦夏》是比较「流质」的作品,基本上可以的话,我是把我自己的理念都扔进去了。坦白说,写这篇时没有经过太多的思考,就是打开文档、由得想法与情绪自己抒发出来。

由於我本意只是希望抒发感情,写一篇偏向感性的文章,为了能好好抓住这感觉,於是只许自己在这篇上花三个星期。本来只预算三千字的三四章,在三个星期内我写了四万多字(之後扔给迪迪编修),基本上是隔天写四千字那样子,对我来说是挺密集了(虽然我是那种可以一夜写一万字的人,但不是等於可以每天这样写)。

为什麽要写长孙无忌和李世民。为什麽……

因为有一天我住的地方地震了,我一时很害怕连睡也睡不好所以找些事来寄情,刚好迪迪说想看这对,於是就写了。就是如此。

所以像我前言所说,这是一部兴之所至的作品。

关於合作:

此文与迪迪sindysindy合写。我认为我们完全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背景相差很远,方言也不同。

都是他自告奋勇来帮忙编改的。如果我没记错,这应该是我第一篇与别人合作而完成了的较长篇的作品。

写作的过程是,我随便写了个开首,他看到了觉得喜欢,加入了意见,我又听著来写,写著他帮我修文,修著修著又加了自己的意见。以後都是我随便写完想写的东西後把东西扔给他。

由於迪迪的背景关系,他做事认真与有耐性,成功完成了编修。我认为收拾别人的烂摊子是最惨的事,特别是那个别人是像我这样随性的家伙,但他都做了还做得很高兴。恐怕还跟他的职业有关。

他认为写作是不能合作的,怎麽说,其实天底下永远没有「不能」二字。还好他不是专业作家,要不我们会因各持己见而大骂。我觉得,这种事情可一不可再。我在写这种文体时他妈的有个性他妈的像艺术家,这时候谁给我不中听的意见我就骂谁。

合作成功吗?迪迪说很满意,我还是那句:还可以更好。

如果我能像他一样对长孙无忌和李世民那麽有爱,对历史有更多的认识,并能投以更多的关心与耐性,那这篇就能写得更好了。

关於人物:

承引言。

我常常自以为没有什麽我是写不出来的,事实上我在写作上也真的是个没什麽节操的人。换句话说,就是只有我去不到的地方,没有我不敢去的地方。虽然对这配对没有什麽感情,不过,在我眼中这篇的人物只是载体,我要表达的是我对恋爱的看法、想要渲染某种感觉,这篇是不是历史同人对我来说其实没什麽关系。

话虽如此,也不是说对人物们完全没有认知、换个名字就是别个朝代。

长孙无忌,我看关於他的资料,在我看来就是把他说成一个很功利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很会打点,至乎自私的水准。

我很喜欢这种草根的人格。所以我是卖了力去写长孙无忌是怎样身为一个自私的人去爱李世民,他的懦弱当然也是出自自私的。

人道爱情是无私的。怎样让长孙无忌为了李世民而在自私与无私间转圈圈,看著他的自私是因对世民无私的爱而来,然後无私又导回了自私,这过程真是相当快乐。

长孙无忌的个性在某些方面跟我有点像,所以很好写。

本文采用长孙无忌的视点,因为我觉得,爱情在第一人称的视角时会变得特别自私。於是在长孙无忌眼中的李世民,成了个孩子。

在长孙无忌眼中,李世民比较像个平凡人,不是强人。

虽然一方面是我不大喜欢写李世民的伟大,二来是我真的认为爱情是这样的。李世民是个伟大的君主,但在长孙无忌眼中,他的优点会变得很个人化。世民的孩子气会比他的君主气度更让长孙无忌锺爱。常常在长孙无忌脑里的都是世民像阳光一样的笑容,跟他治绩无关。

李世民在爱情的看法是怎样呢?

在以前一部也是写李世民的小说中,我利用历史中的李世民来成就了属於我自己的李世民。《千重苦夏》的李世民对我来说,是比较贴近历史了,或者该说比较贴近演义小说。当然不是全部,但至少是某些方面。这篇的李世民刚烈、豪迈,认为自己做什麽都是对的,不会让自己後悔,总之血是热的。对爱情也是死去活来,轰轰烈烈。

偏偏长孙无忌是很被动的人,硬生生让世民的刚烈成了郁闷,让他在文中经常性突然爆发。我认为这营造了不错的张力。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是希望这李世民能有些缺点。不过这文是长孙无忌的视点,所以不怎有缺点的李世民是很合理的。

虽然这篇有很多关於爱情、很美好的看法,但对它是怎样发生,在哪里开始,我是根本没有想过。

并非是美好得自然而然,而是这篇本来只有三千字,不可能写那麽多。

基本上可以当成是日久生情。虽然没有特地想,但流程一直下去,还真的变得挺自然而然。

长孙无垢。

我不负责她的。详情请看迪迪的後记。

一件事是,我不知为什麽迪迪每次都很细心地写她穿的是什麽(好像还有写什麽颜色)。我家主角们都没有这样的招待,这到底是为什麽。

关於观念:

一:恋物癖

可能大家感觉不到,但我在写这篇时不自觉在运用摄影技巧。除了著重在光影的描写外,最明显的是反复与象徵。我认为在文中反复出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