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强汉 > 第208部分

第208部分(2 / 2)

蒙诏被提醒后只猜出了几点:

其一是造成一种直观印象,那便是汉部的军队被拖在卫氏朝鲜战场,用这样的表面事实告诉汉国天子“你放心,我不会派兵南下。所以你安心平叛吧”,同时也是在迷惑匈奴人,给匈奴人一个胡思乱想地空间,既是在说明“我汉部两面作战”又是在说“既然是两面作战,我恐怕无法专心应付你们匈奴人了”。'网友推荐'

汉国是不是会那么认为首先不谈,但是匈奴人绝对也是在让汉部两面作战的主意,不然匈奴人何必勾搭上卫氏朝鲜这个军事实力并不强大的国家?

其二恐怕林斌很早已经就提起过了,汉部缺少有实战经验的步兵,而想要南下作战绝对不能缺少能够在山地作战和攻城的步兵,汉部扩编步军已经成了铁定的事实。那么应该怎么快速让新扩充的步兵拥有实战经验?毫无疑问是将这些步兵拉到卫氏朝鲜战场,让他们去熟悉血腥!

正在交战的卫氏朝鲜战场不是一个好的练兵场所吗?绝对没有任何疑问,战力不强的卫氏朝鲜军队绝对是汉部一个很好地练兵对象。'网友推荐'卫氏朝鲜境内的地形也十分适合历练刚刚进入军团的新兵,虽说不可能马上让新成立地步兵军团变成精锐部队。但至少他们会在卫氏朝鲜战场亲身经历攻城战和山地战,不至于等以后南下作战时遇到相同的情况而感到惊慌失措。

那么事情似乎一下子全部浮到水面了?卫氏朝鲜战场地战争可以慢慢打,等待林斌觉得时机对了再全面拿下卫氏朝鲜,只要想清楚这一层也就不难理解西林方面为什么只是一味的嘉奖而没有下达全面进攻命令。'网友推荐'

蒙诏看一眼韩安国,眼前这位已经到了中年的武将可能是长期混迹于门阀势力对事情看得很透。蒙诏只是怀疑韩安国这个提升是自己的意思还是林斌委托转达。如果是韩安国自己的本意。蒙诏还需要私下请示林斌,而如果是林斌让韩安国转达。那么蒙诏自己就需要好好检讨一下了。

韩安国被蒙诏瞧得有些不习惯,他似乎知道蒙诏在想什么,淡淡说道:“此些乃是本将胡乱猜测,统领勿要往心里去。”

蒙诏相信那些真地是韩安国自己胡乱猜地吗?这个问题先不考虑。'网友推荐'他算是明白自己与韩安国的差距在哪里了,从而也清楚林斌为什么看重韩安国。

“韩总长不要说笑了,我在塞外久待,忘却了诸多华夏风情,以后还要劳烦韩总长多多提醒才是。”

韩安国忙说“不敢不敢”,他见蒙诏已经悟透并且知道该怎么做也就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费时间,毕竟人情已经卖出去了,按照先秦人有仇必报有恩必还地性格,以后需要蒙诏帮忙只要不是太难的事情绝对不成问题。

韩安国没有忘记来这里的目的,他又是抿一口茶水方才道清来意。'网友推荐'

“我这几日行走于各部之间,看各部将士军心士气皆高,蒙统领带兵有方啊!”

华夏民族的行事作风,凡事都是要先恭维几句,这个已经成了交流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

蒙诏对自己带兵的手段还是很自信的,先秦人的性格也决定了他的行事作风,稍微点头静待韩安国继续往下讲下去。

“各部粮秣等物资也充足,箭矢却是稍显不足,该让西林多多运送箭矢才是。”

蒙诏:“……”刚刚的好印象快被一连串的废话给驱散了。'网友推荐'

韩安国似乎一点都不急,他又是扯了一些有的没的,等待蒙诏露出不耐烦的表情这才说到正题。

“蒙统领可曾听过高句丽这个小族?”

“识得。”

“如此便简单多了。想必蒙统领也知高句丽人习性,本将巡视各部期间获知一件趣事……”

蒙诏实在不想韩安国又东扯西扯,虽知截断别人谈话不礼貌,但他还是插话:“韩总长可是要说高句丽此小族聚众暴动一事?”

韩安国讪讪笑了笑:“原来蒙统领知晓此事。'网友推荐'”

其实蒙诏想不知道都不行,他刚刚率领本部来到卫氏朝鲜战场第一件听到的事情就是高句丽又在卫氏朝鲜腹地聚众作乱,那时因为要统筹战事也没有多去注意,要不是韩安国现在又说起恐怕连想都不会想起。

“高句丽此小族极其反复,韩总长为何提起?”

“如此才需提起。高句丽反复对卫氏朝鲜是坏事,对我军来说却是好事。其中大有可为啊!“韩总长是要联系高句丽人?”

韩安国极其有深意地看了蒙诏一眼,他需要留点时间让蒙诏思考,而这一个举动恰恰又体现出韩安国身上的那种华夏贵族风气,只有长期在贵族阶层游走的人才会注意到看似微小的这一点礼貌。

事实上能够爬上高位绝对没有一个蠢货,他们之所以站上高位并且站稳脚跟正是因为眼界比人广,反应速度比人快,能够在一件看似平凡的事情上找到对自己有利的东西。

“高句丽在卫氏朝鲜有八万人口,部落大多在南苏水一带……”蒙诏抬头看一眼韩安国:“韩总长如实答我,高句丽此族是否君上谈及?”

韩安国适当的露出惊讶的表情:“统领怎知?”

蒙诏语出惊人:“八万人口能有所作为?恐怕是君上要借卫氏朝鲜人之手灭高句丽一族吧!”

以上那句话绝对没有开玩笑,灭肃慎之战是蒙诏指挥,在灭掉肃慎后林斌下达过一道绝密军令,命令蒙诏以平乱的理由一举坑杀了在肃慎境内的三万余高句丽人。而似乎他还知道林斌也曾经对吕炎下达过类似的命令,只不过地点换成了右北平郡,高句丽被坑杀的数量从三万变成六千人。蒙诏不知道林斌和高句丽这个民族有什么深仇大恨,他也不想去知道,他只要严格执行效忠对象的命令也就是了。

韩安国脸上的表情有些怪异:“君上……不喜欢反复成性的高句丽人。”他没说完,还有一句“什么深仇大恨要把整个民族灭了?”没说出去。

蒙诏才不管那么多,既然统治者认为某个民族可能威胁到本民族的生存空间,有必要把那个能够威胁到自己的民族连根拔起,那就挥动战刀去征战,这也是先秦人一直以来的信仰。

不管对与不对,蒙诏把遵从命令当成了身为武将的天职……

第一第三百零三章:格局

天上云朵飘飘,地上草芽重新破土而出,千百年来的景色未曾一变,仍是长久的青山伴流水。

景色不变,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却是换了一波又一波……

匈奴对西域的征战失败了;试图在河朔全歼汉部的计划破产;贺兰山部落群不再服从单于庭全面自立;右贤王庭失去了大部份实力向腹地龟缩;左贤王拥兵自重开始向军臣的单于庭发出或明或暗的挑战;右谷蠡王庭带兵东进;等等的等等……

很多事情混在在了一起让原本就不清澈的水面变得更加浑浊,那件被所有人承认的事实搬到了台面,无数心怀不轨的匈奴贵族不再只是在心里猜测而已,他们看到了证据!

“单于庭衰败了,统帅四方的单于庭在很多年以前就已经死去!”

单于庭的衰败是不争的事实,匈奴贵族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一个老旧单于庭的衰败意味着另一个新生的单于庭不久之后会重新诞生。弱肉强食是世间恒久不变的规则,新单于庭必定会诞生,而那正是不满意如今现状的匈奴贵族们参与权力重新洗牌的机会!

水草地的争夺为各方贵族提供了一个舞台,他们在混乱中不断吞并,大的吞小的、小的去吞更小的,对很多人来说没有单于庭约束的草原是一个能够容纳真正勇士发挥的舞台。而他们也正在努力表演,以期在即将到来地单于庭权力变更中获得想要的好处。

对于军臣单于来说,贵族内耗越严重他的单于宝座就能坐得越稳,他甚至为了能牢牢坐在单于的宝座上把伊稚斜派到乌穆草原去和汉部消耗,同时还怂恿右贤王出兵讨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