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罗界,今天也在奇幻的世界里流浪。
首先我要感谢曾经读过《奇幻英雄志》的每个人,你们的回馈是支持我写下去的动力;但也是因为这样,这个专栏接下来的转型,我认为我应该先跟每位同好讲清楚。
《奇幻英雄志》原本的初衷是解析经典奇幻的魅力角sE,发表我对这些英雄的看法与欣赏他们的点,但老实说写了几篇之後,我发现自己的写作手法问题与各种因素,导致近期常有无以为继的感觉。
如果每一篇《奇幻英雄志》都看过的同好,应该不难看出,每篇文章虽然是以角sE为主题,但也或多或少会掺杂我对该作品的整T心得,如此写法也导致我在写如纹、安娜贝斯等曾写过该作品角sE英雄志的人物时,常有难以下笔的感觉,如果牵涉到对作品整T的看法,又会和之前的文章重复,而且这个问题势必会随着作品所写角sE越多而越严重。
除此之外,现实方面的因素也让我考量已久。《奇幻英雄志》除了在粉专发表,也有在许多平台上发布,但除了Penana以外,基本上都乏人问津,所以在同好建议下,我决定往後也向readmoo读墨电子书的网站投稿书评,内容仍然会集中在奇幻,但写作模式改为以本身为主题,内容上除了对故事整T看法外,也会聊聊该集中我认为最值得一说的奇幻英雄,毕竟这才是《奇幻英雄志》的招牌。
按照原本的计画,我还是会将《冰与火之歌》《迷雾之子》《波西杰克森》《哈利波特》四部作品的各集评论补完,其中《哈利波特》在读墨尚未贩售,无法投稿,所以七部曲的书评我应该会先行撰写并发表,其他作品的评论则因为要配合读墨的规定,必须在他们先行刊登後才能发布。下篇即是哈利波特第一集《神秘的魔法石》的心得,也作为新模式下试写的第一篇,不过本集我认为最值得一说的荣恩之前已经写过人物志了,所以这篇会集中在对作品的看法,往後的文章都会加入对人物的杂谈。
1997年,《Si神的圣物》的哈利离开德思礼家,和荣恩、妙丽正式开始收集分灵T以打倒佛地魔的旅程,而这一年也是现实中的哈利波特第一集《神秘的魔法石》出版的年份。JK罗琳靠着这本书麻雀变凤凰,从贫困的单亲妈妈成为英国最受欢迎作家的故事,相信许多读者都耳熟能详,而这本造就的效应堪b魔法的,就是这次要聊的作品。
就像哈利经过七年的学习与冒险,从对巫师世界一无所知,到扛起对抗佛地魔的重任一样,罗琳也透过这七本,创作功力与日俱增,到了最後一集时笔力和处nV作相b可说是大相迳庭,许多粉丝读完全作後回去重看第一集,也会产生第一集相形失sE的感觉,但如果《神秘的魔法石》是一部差劲的,是不可能在全世界刮起狂热的。
初读本书时的我还是小学生,为了写这篇书评,我在不久前把重新读了一遍,和後面一山还有一山高的续集相b,《神秘的魔法石》结构简单、人物刻划的篇幅也不足,但本作获得成功的两大要素都发挥得淋漓尽致:第一点是鲜活有趣的魔法世界,这是《哈利波特》的招牌,也是贯穿系列全作的核心卖点;其二是足以抓紧年幼读者的爽文式剧情,这点从第二部开始逐渐减少,却是第一部能大受欢迎不可或缺的要素。
九把刀在《猎命师传奇》第一卷的序中这麽写道:「翻开坊间许多号称奇幻文学的故事书,我不禁怀疑,只是在故事里创造新的种族,怎麽能称之为创意?无端架空一个新的世界,就能称得上突破?放几个老Ai念长串咒文的巫师跟怪物打来打去,再让几个拿着上古神兵器的角sE在里头互砍到流血,这就是奇幻?看似想像力爆炸的年代,其实骨子里相当空虚寂寞。」书市及网路上的无数奇幻作品中,不乏设定庞大复杂、每隔几页就要向读者灌设定之作。奇幻故事的设定除了有趣,也必须和剧情相辅相成,这对奇幻创作者而言可谓常识,但《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有趣之余,也和现实生活拥有极强的连结感。
许多人对哈利波特的溢美之词,往往包含「天马行空的想像力」之类,但我一直认为哈利波特和其他奇幻经典相b,更大的特sE并非天马行空、不着边际,而是紧扣着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虽然魔法世界不乏梅林、飞天扫帚等典型的元素,但罗琳将其和现实元素进行了完美结合。「照片与画像中的人物会动」很奇幻,但「零食附赠人物会动的集换式巫师卡片」很现实;飞天扫帚很奇幻,但「有球迷追捧的魁地奇球队与国际联赛」很现实;其他诸如有期末考与暑假作业的魔法学校、妖JiNg掌管的银行与金融T系等,哈利波特的大多数魔法设定,都和现实的元素有所关联,有趣之余也让读者在心理上更有亲近感,每当这些设定一一出现时,读者的想法不是「要被作者灌设定了」的烦躁,而是对未知魔法世界的期待感与新鲜感,这也是哈利波特可以脱离奇幻迷的舒适圈,在男nV老幼中都得到盛赞的主因之一。而《神秘的魔法石》中,我们和刚摆脱麻瓜世界的哈利一起探索魔法界,进行为期一年的霍格华兹之旅,这种享受奇幻世界想像力的感觉,是第一集毫无悬念胜过续集的优势。
「有趣的魔法世界」是哈利波特最显着的优点,「爽文的要素」就b较少人注意到了,我自己也很少看过有人觉得《哈利波特》是爽文,我想许多哈迷读到这里,已经准备要反驳我也说不定,「怎麽可以把我的童年经典说成区区爽文?」应该有不少读者已经有这个想法了。
从第四部开始,越来越多的角sE牺牲,魔法世界的灰暗sE彩逐渐加重,哈利的英雄之旅也越走越艰辛,这些负面的要素我和所有读者一样感同身受。我认为《哈利波特》全系列七本,总T来说不算爽文,毕竟太多角sE的牺牲让人不爽了;但只论第一集,我认为称其为「儿童市场定位的爽文」并不为过。
虽然前面我说罗琳前期的写作功力不如後期成熟,但写《神秘的魔法石》时,就已经算是优秀作家了,罗琳的笔力让第一集虽然具备爽文要素,却不会让人感觉无脑或不适。哈利虽然前十年的人生都在悲惨中度过,但这都是为了凸显他进入魔法世界後,有多麽快乐的反差。
哈利原本被德思礼家排挤、被达力欺负,但进入魔法世界後,等待他的是许多人的崇拜与善意;哈利原本需要忍受贫穷与饥饿,成为巫师後却有用之不竭的遗产和霍格华兹的大餐虽然是英国食物;虽然哈利跟朋友们在书中害葛来分多分数垫底,迎来校园生活的首次低谷期,结尾邓不利多却帮他们加了一堆分数,让葛来分多抢回学院盃的荣耀。除了石内卜以外,哈利在第一集的所有不愉快遭遇,都是为了更爽的情节所作的铺垫,大家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年幼时初读第一集的心情,读到这些否极泰来的桥段时是不是觉得很爽快?至少当时的我看得很爽。
《神秘的魔法石》有着儿童文学的定位,因此它的爽文感显得不那麽明显,也很少人注意到,但如果常看起点流行的爽文的读者,应该不难发现第一集这些装b打脸、劣势反转的套路,和网路的爽文相差无几;以成年读者的眼光来看,邓不利多期末堪b黑箱的狂加分、哈利本人婴儿时期对打倒佛地魔没有任何努力却备受崇拜等要素,都是看的当下爽感满满,事後想来却槽点满满的情节,如果出现在中国网文或日本轻里,想必会让一些读者觉得俗套或无脑吧。
不过,也希望读到这里的大家不要误会,我说《神秘的魔法石》是爽文并非贬低这部作品,相反的我认为这是值得称赞的优点。我从来不觉得「爽文」是贬义词,通俗读物的初衷本来就是让读者看得开心,装b打脸等爽文桥段会泛lAn,也是因为这些情节本身确实好看,哈利波特可以让小孩子看得很爽、青少年与大人也觉得有趣,罗琳能够把爽点情节铺垫得不着痕迹,不会让读者反感,再结合确实出彩的魔法世界设定,这是《神秘的魔法石》能大受欢迎的主因,在创作的角度上也是许多作者无法达到的长处,更可以说是《神秘的魔法石》这本对读者所施展的魔法。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在权力游戏之中,你不当赢家,就只有Si路一条,没有中间地带。」
当年瑟曦说出这句话时,包括我在内的读者们应该都没料到,这会是瑟曦在冰与火最後一次高智商表现了吧?作为一部剧情发展总是出人意料的奇幻经典,大到主线,小到细节,冰与火总是一次次颠覆我们的既有印象,重读第一部时看到瑟曦说出这句名言,我不禁感觉让这个第一集倾力塑造出大魔王感、还将呼应书名的台词分配给她的角sE,在之後集数中沦为小丑,也算是马丁带给我们的小小惊奇了。本文就来聊聊冰与火漫长书中跟现实中都是战争的序幕,冰与火本传故事起源的《权力游戏》。
─────
《权力游戏》的剧情由三条主线组成,最重要也最多篇幅的是艾德线,楔子便切入的是琼恩线,以及和前两条关联较少、但成为第一部结尾的丹妮莉丝线,艾德线是第一部的主T,讲述北境公爵艾德?史塔克到王国首都君临城担任御前首相,同时调查前任首相Si亡谜团的故事,以及由此牵扯出的一系列Y谋与家族冲突;琼恩线是艾德的私生子琼恩离开故乡,到绝境长城加入黑衫军,对抗外敌之余探索自我的故事,丹妮莉丝线则是讲述前朝公主丹妮莉丝流落东方大陆,嫁给蛮族首领并试图攻打故土,将王座从篡夺者手中夺回。
故事采用当时在奇幻界颇特别的POV章节叙事法,每一章的章节名都是该章视点人物的名字,三条主线也靠着这种写作手法彼此交织,谱写出《权力游戏》的故事,虽然各自发展,但在故事中时有互相影响,结局也随着某条主线的重要角sE过世,宣告了点燃整片大陆的战火,为往後续集中越演越烈的诸侯竞争,开启了以血sE为基调的序章。
─────
《冰与火之歌》在奇幻文坛,和《魔戒》《时光之轮》并列三大经典,其地位不言可喻,然而首部曲无论在国外或台湾,出版时都没有引发太大的轰动,究其原因就在於本书b起後来五王之战的主餐,更像是一道前菜,尤其是结局罗柏被推举为北境之王,以及龙妈带着三条龙降生的场面,毫无疑问是在向读者宣告未来将有更JiNg彩的故事,如果问冰火迷心中最有印象的名场面,发生在第一部的也相对较少,尤其是和我个人觉得最JiNg彩的《烽火危城》《剑刃风暴》相b,《权力游戏》里的维斯特洛简直可说是和平了。
但在读完五部後重看第一部,我必须说《权力游戏》是一部初读重读观感差距非常大的,对喜欢冰与火的读者而言,初读可能会沉醉於这广阔又变化多端的奇幻世界、惊讶於作品对暴力与X直白的描写,或是Ai上琼恩、提利昂、艾莉亚这些有趣的角sE,但也很有可能会觉得这部以宏大战争描写、众多角sE斗智斗勇的群像剧着称的,好像没想像中的那麽带劲,艾莉亚和乔佛里的小朋友打架,竟然要花两个章节的篇幅;形象骁勇善战、准备攻打维斯特洛的马王竟然半路上Si於疾病,就连战争戏也缺乏大场面的描写。
但当时的我没有想到,许多在第一部觉得平平无奇的桥段,重读时却感慨良多。艾德到君临赴任前,是狼家的孩子最後一段团聚的时光,当琼恩即将前往长城,罗柏来和他道别时,马丁大叔描写的景象是「雪花在罗柏的红发间融化」,知道罗柏下场後再重看这段,明明是兄弟交心的温情场面,我最直观的感受却是不寒而栗,但不适之余又感受到这时的他们多麽简单纯粹,唯一要C心的就是如何证明自己,这和在未来等待他们的命运与责任相b,幼稚却又美好;珊莎和艾莉亚这时相当不对盘,互相诅咒对方或大打出手是家常便饭,但和她们往後要对抗的事物相较,这时的打闹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凛冬将至」是写在首部曲封底的标语,但综观全系列不难看出,全作都在渲染这句话、连封面都是冷sE系的首部曲,反而是全系列最温情的一作,艾德对子nV的Ai、琼恩对艾德与手足的感情、狼家姊妹的打打闹闹,经历过後面无数刀片後再重看,就会发现首部曲这些对亲情的描写,就像凛冽寒冬中的一小团火焰,稍纵即逝却温暖,甚至连被当作人质的席恩,後来回忆起过去都意外地发现他对狼家抱有亲情。
重读首部曲的感觉就像一个成年人在夜深人静时回想起童年,虽然相较於成年人的世界单纯且无趣,但总有几段回忆全是幸福的sE调,在艾林谷用雪堆出临冬城城堡的珊莎,何尝不是在成年人的世界磨练打滚後,回忆起童年时光的你我呢?其他狼家孩子鲜少这麽经典的回忆过往描写,但我相信他们在对抗自己的挑战时,一定也会时常想起临冬城冰天雪地中的温暖。
网路上对结局猜测的说法中,有一种预测受到许多狼家支持者推崇:虽然狼家截至目前已名存实亡,但除了罗柏以外,其他孩子都还活着,也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培植实力,珊莎学会小指头的交际手腕,在g0ng廷中组织自己的势力、艾莉亚成为无面人中的菁英,未来将会成为首领或重要g部、最具有狼家野X的瑞肯会在野人中长大rEn,并成为野人之王,布兰则靠魔法来开挂,尽管狼家在前五部是越来越影薄,但後两部将会是他们的主场,成为完全T的他们将会再次团聚发起绝地大反攻,拳打异鬼脚踢波顿,把从艾德开始累积的仇连本带利讨回来,这个由狼家开头的故事,最终也会由狼家作结。
我入坑冰与火的时候,便已经难产两年了,直到今天第六部都尚未正式出版,加上系列作整TnVeSi读者不偿命的基调,我理X上也不太相信剧情会如上面的预测演变,因为这实在太热血、太理想化,一点也不像我所熟知的冰与火世界,但感情上我确实也希望狼家的孩子们都会有高光表现,让冰原狼的长爪撕裂维斯特洛的权力蜘蛛网。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读墨版网址:https://news.readmoo./2024/11/15/241115-a-knight-of-the-seven-kingdoms/
《冰与火之歌:七王国的骑士》是本传的外传兼前传,背景设於本传开篇约九十年前,黑火叛乱与五王之战中间发生的故事,主角是「雇佣骑士」邓肯,和本传动辄世家贵族与王子公主不同,青年时期的邓肯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加上和平的时代背景,本书的三部短篇故事,呈现出和《冰与火之歌》截然不同的风格。
如果说本传,马丁透过鬣狗、珊莎、詹姆等角sE,对骑士JiNg神提出反讽与质疑,那《七王国的骑士》中,则是藉由主角邓肯、贝勒、葛兰登等人,重现骑士JiNg神的辉煌与可贵,本书中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没有华丽的g0ng廷或贵族奢华的展现,但透过邓肯的双眼、双手的所见与所为,展现出骑士即便睡在野地、为贫困的物质条件所苦、被尘土与汗水掩盖,仍然能够展现锋芒,以下将会对三篇故事描述我的心得。
─────
※雇佣骑士
这是邓肯踏入「骑士生涯」後的第一篇故事,邓肯原本是老雇佣骑士阿兰的侍从,开篇时阿兰已因年迈去世,邓肯埋葬好他以後,无依无靠的他继承了阿兰的战马与武器,以雇佣骑士「高个」邓肯的身分,参加位於白杨滩的b武大会,没钱也没名气的邓肯就像所有初出茅庐的热血青年一样,梦想着透过b武大会扬名立万,位自己的骑士生涯打造一颗漂亮的敲门砖,然而此举却引发了让他意想不到的事变,也使他结识了对他往後人生有着重大变革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