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妻锦 > 第24部分

第24部分(1 / 2)

>  当初太子的封号一昭告天下,自己就心知身上所担的有多重。对于父皇交给自己的一切事务,惟恐处理得有毫发不当,有负百姓付托。

他惶恐过,也焦躁过,起初还是个懵懂不懂朝政的悠闲皇子。但是当自己接触了朝堂之后,深知自小见到母后的那种担忧顾忌来自何处,各大世家盘根错节,母后的皇后不好当,自己的太子之位更是不易为。

于是他也有他自己的法子。

廖氏和如锦不约而同地秉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准则与理念,低头对于这对母子的对话表现的思若未闻一般。但是二者的心情却都是愉悦的,因为皇后没有故意避开她们就与太子说这些。

这是信任,对她们绝对的信任。

廖氏为发现这一点而兴奋,早前在沁心亭中升起的念头立即被打消。心中沉思,早就对太子的那番行为好奇,原来不过是故意为之,乱人视听而已。

廖氏这般想,心中对于自己儿子亦然的怒意也减了不少。

至于如锦,等听完这一番话,倒真是对太子有了改观,不动声色地悄悄又望了望他笔直的身影。人前那般随意温和,在御花园一点都不顾及与好友饮酒作乐,但私下里见解却如此独特。

那能与太子所交之人,或许也并不如自己一开始所想的那般不堪。

皇后又对着太子叮嘱了一声,才让他回东宫去。瞧着廖氏与如锦,丝毫不避讳,依然谈笑自若。

等又过了半盏茶的功夫,薛皇后才接见了梨妃。

梨妃是个才刚过双十年华的女人,长得极为艳丽,瓜子脸,丹凤眼,眸中透笑,一脸和善地率着宫女走进来。一袭如意缎绣五彩祥云宫装显得她身材玲珑有致,头上朝凰髻上戴着一色宫妆千叶攒金的牡丹首饰,将她整个人烘托得高调不失庄重,妩媚间却又透着几分清秀。

对,就是这种感觉,让如锦看得感觉浑身都很是怪异,却也不敢小觑。普通妃嫔,尤其是正值荣宠的后妃,被皇后晾在偏殿那么久,即使不敢表现出怒气,但脸上也不会如她那样笑颜如花。见着梨妃盈盈一拜,对薛皇后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如锦更是觉得这个女人不简单。

悄悄地瞄了眼梨妃的小腹,一点都瞧不出怀孕的模样,如锦再望她那柳叶扶风的纤腰,真看不出是一个五岁孩子的娘亲。

怪不得圣上对她一宠就是多年,她确实有这个资本。

皇后对梨妃也一副姐姐妹妹的亲热劲,只是脸上的淡笑并不如先前对着如锦与廖氏的那般有温度。对于梨妃是客气中带着疏远,不愿间又带着必须。

梨妃听得皇后照常地一声“赐座”,却并没有立刻坐下。而是将目光一转,定在如锦身上,上前嫣然一笑道:“这是国公府的五姑娘吧,长得真是标志。”

第五十一章 燕京四家

如锦半信半疑,有些猜不透梨妃的意思,但是场面不容她再思考,梨妃转眼就到了她身前。如锦面上露出一抹娇羞,落落大方地欠身清道:“娘娘谬赞了,娘娘天人之姿,小女子愧不敢当。”

对于她的从容,梨妃倒是有些意外。这位国公府的五姑娘她早前也是见过一二的,喜(87book…提供下载)欢打扮得花枝招展,最经不得别人夸奖。这次见她倒是与之前很是不同,凝神细细又瞧了几眼,还是以前的容颜,但其中似是有些不同,可自己又说不出来。

是感觉不同了?梨妃心下一沉。

见着梨妃一直盯着自己闺女看,廖氏心生警惕,上前几步对梨妃行礼道:“臣妇见过娘娘。”

廖氏的这一句话才将梨妃的注意力给转移了开来,笑着瞧廖氏,“是武国公夫人,真是许久不见了。”

廖氏脸上露出一抹少见的憨笑,“劳娘娘惦记,真是折煞臣妇了。”

梨妃嫣然一笑,却立马又转头看了眼如锦才笑道:“不知贵府姑娘芳龄几何?”

廖氏神色微变,忙又道:“回娘娘,年方十四。”

梨妃“哦”一声,而后在众人狐疑间举帕一笑,正色反又看了眼如锦,才走至皇后身前道:“姐姐这外甥女长得可是水灵,妹妹我这一瞧心里就欢喜。前阵子我母亲进宫,同我说了我那不成器的兄弟,说是要给他物色个好姑娘。可巧,今儿个我就遇到了薛五姑娘,这可真是缘分。”

梨妃边说边笑,让站在后面的如锦不禁浑身一寒。

廖氏此时早已脸色惊变,这梨妃打的是这主意,难道不记得两家关系了?竟是生出这种想法,可真是异想天开。自家的女儿怎么可能给她做弟媳?!

皇后瞧她那副喜悦的模样,心里恨不得就撕了她那张笑得魅惑的脸蛋。平日里在后/宫作威作福,人前对自己“姐姐”、“姐姐”的喊,私下里又阴谋算计。如今更是过分,竟是敢说出这样的胡话来。勉强一笑,薛皇后道:“妹妹真是爱说笑。”

梨妃听后,却是收起了那副嬉笑的表情,正色道:“姐姐,妹妹可是说真的。”

梨妃那眸中的认真,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一震。

前世在平易王府的那种无力感、无奈心又一次出现在如锦身上,梨妃公然提出这种说法,是看准了薛家不好拒绝?她无害的脸上,此时却带了几分逼迫,那是对自己姑姑薛皇后的挑衅。

或许,这不过只是后/宫之争罢了。其实朝堂、后/宫的事情对于前世在燕京过了半辈子的她也熟知一二。

梨妃姓唐,唐家也是燕京大族,非一般家族能比拟。

都说朝堂之上的形势关乎后/宫宠辱,而后妃得宠与否又影响其整个家族,继而间接对朝堂格局、党派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多年前当今圣上刚继承正统的时候,先帝为他选了两位辅佐大臣,一位是镇国公薛侔,另一个便是定国公唐爵。

奇(提供下载…87book)怪的就是,这二位都是武臣,且还是称兄道弟的好友。

当然,现在这两位重臣已经深埋黄土之下。薛家现在的掌权人是大伯薛仁义,至于唐家,听说是由唐爵之嫡长子唐虎,也就是梨妃的父亲世袭的爵位。

薛家与唐家的出身还要追溯到当初高祖皇帝征战天下的时候,那个时候诸侯起,天下乱,群雄起之而夺天下。与高祖皇帝并肩作战的有多位功臣,因而在国家初定时,高祖皇帝便开始论功行赏。其中以四家最为殊荣,薛家与唐家是四家之二,其余的两家便是平易王府陈家与靖安侯府秦家。

薛家、唐家、秦家都是以武出身,但唯独陈家是以文才谋略赢得高祖皇帝的青睐的家族。

那个时候,陈家的祖先在军营里充当的是军师的身份,对于行兵布阵立下了不少功劳。因此他们家当是闪耀一时,后来天下初定,高祖皇帝对贵戚功臣封赐的时候更是得了异姓王的称号,荣耀非其他三家所能媲美。

但是没过几年,不知为何,高祖皇帝又颁下另一道圣旨。

本来四家的爵位都是世袭,但偏就是陈家的王府爵位,被定为“世袭三世”。

按理说,皇家该对执掌兵权的其他三家开始压制才是,但偏偏却是拿了没有实权只有王位的陈家开刀。

这也是从当初到现在,世人都无法想通的一个谜团。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