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钱氏正愁着满腔怒意没有地方发泄,此时听了这话,怒不可遏地站起来道:“他还说了些什么?”
“说,说是因为大爷自小佩戴的那红竹石平安符冲了未来大少奶奶,说大少爷克妻,所以连带着大爷的两个胞妹都给沈大姑娘招来厄运。说什么薛家对不住沈家,现在大爷都不去沈家吊唁一下,着实无情。四姑娘又仓皇出逃,连个人影都没有,准是心中有鬼”
“混帐简直是混帐,是谁教那个孽畜说出这些话来的?”
钱氏简直是火冒三丈,指着崔妈妈就道:“去把那个贱人和孽畜都叫过来,我倒是要让他们当面给我个交代?口口声声说是俊哥儿克死了沈惜,他们是沈家的什么人,竟然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来?”
“那红竹石的平安符,是我娘家兄弟在俊哥儿满月的时候送过来的,多少年来,俊哥儿一直平平安安的。没想到就这么一方平安符,倒是也能被他拿来说事,简直、简直是气煞我也”
钱氏狠狠地又拍了两下桌子,见崔妈妈还愣在原地,厉色道:“还愣着作甚,快去”
“夫人,这样怕是不妥。”
崔妈妈上前提醒,在钱氏再次发作前忙道:“奴婢只是听了底下的人说,并没有十足的证据。邱姨娘狡猾,若是这样找他们过来就治罪,怕是不足以让她信服。或许一个不好弄巧成拙,老爷会以为夫人您是故意找邱姨娘的麻烦,到时候没有处置了邱姨娘,反伤了您与老爷的夫妻情分,着实不值。何况,老爷疼爱幼子,又一直向着邱姨娘,就算是真的,也不过是一顿责骂或者罚抄诗书,再则便不过是跪跪祠堂就了了事。”
看着钱氏面色动摇,崔妈妈凑耳轻声道:“夫人,不如……”
听崔妈妈说完,钱氏果真面色也缓和了不少,看着对方的眼神多了几分欣赏,颇以为意道:“这计好,那这事就交给你去办了。”
“夫人器重,奴婢定当在所不辞。”
崔妈妈笑吟吟地望着钱氏,腰杆在不知不觉中就挺直了。见钱氏心中仍有郁结,便轻轻又道:“夫人,今儿个奴婢的闺女阿莲奉茶经过花园,您猜她瞧见了什么?”
许是因为自己方才的主意被肯定了,崔妈妈性子都跟着随意了些,竟是同钱氏打起了神秘。不过话一出,又担心被钱氏说不利索,故意支支吾吾,崔妈妈就忙接着道:“阿莲瞧见秦家世子拉着我们府的五姑娘站在亭子外,二人动手动脚,似是有些不对劲。”
钱氏侧头,狐疑道:“秦枫同五侄女?”
崔妈妈肯定地点了点头,继而郑重道:“阿莲说她肯定没看错,当时的情形,私下里一个人都没有。秦世子拖着五姑娘,五姑娘一开始貌似想要离开,后来不知怎么倒在了秦世子的怀里,秦世子就搂着五姑娘进了凉亭。”
看着一脸愠色的钱氏,崔妈妈咽了口口水抿了抿嘴谨慎道:“因为事关四姑娘,奴婢知事态严重,便吩咐了阿莲不准到处喧哗。奴婢思考再三,觉得必须得告知夫人,本来是早早就想要说的,但夫人一直担心着四姑娘的事,奴婢也没机会上报给您。”
钱氏怒极反笑,想着秦枫就讽刺道:“倒真是个风流才子,暗地里背着我在咱薛家的府邸里就能同五侄女勾勾搭搭,正面里还能衣冠楚楚地要薛家帮忙?他可真是会做事,难道将我都当成了傻子?”
想起自己女儿千挑万选竟是栽在了这么一个男人身上,钱氏就对弄熙就满心的恨铁不成钢。再想到如锦,便越发的愤怒,“本以为锦儿那丫头受了上次的教训长记性了,没想到还是这般糊涂。她可真是专情,难道不晓得秦枫马上就是她的四姐夫了么?”
“夫人,您看这事……”
钱氏长眉一挑,讥笑道:“哪能什么事都如她们的愿?大的想从我这分家权,小的又想同熙儿夺人,可真不是一对省事的母女”
第七十七章 解忧
次日一早,薛弄芸就来了薛府,轻车熟路地径自走到梧桐院里。
丁氏才刚打发走前来请早安的晚辈,还没歇口气就见着大女儿,狐疑着就问道:“芸儿,你怎么一大清早就过来了?”
弄芸坐在钱氏对面,心中积了一箩筐的话想说。但见此时钱氏双眼浮肿,脸色憔悴,便关怀道:“母亲这是怎么了?昨儿个回府,是父亲说您了?”
女儿是贴心的小棉袄,钱氏也就在大女儿身上体会到了这一点。本来她是不想在女儿面前露出忧伤的神色的,但此时一听女儿的紧张关心之语,情不自禁地就卸下了脸上伪装的坚强。
疲倦地挥退了屋子里的丫头,拉着弄芸的手泪眼婆娑道:“你四妹妹到现在还没音讯,而你父亲听信了沈家的话,昨日刚回来就对我劈头盖脸指责我的不是。”
这是要心中有多苦,才能向一个已出嫁的女儿发出怨声?
可是现在的钱氏,颇觉得身心无力,她的身边没有信得过人。丈夫不理解她,她受了委屈没个发牢骚的地方,连一向跟着多年的齐妈妈都不在身边,她这满心心事只能憋在心中。
世人都看她贵为薛家主母,无尽风光,但这其中的辛酸与苦楚,除了自己,谁都瞧不见。现在身边的崔妈妈,虽然看上去是比较机灵,但到底不知根底,自己还得需要观察一阵子。
很多事情,自然不能同她去说。
昨日丈夫不在身边,钱氏心乱如麻,是怎么睡都没有睡安稳,半夜又醒了好几次。想着过去,她一心为薛家着想,为自己的儿女们谋算,老太爷老夫人在的时候,她也是个人人称颂的孝顺媳妇。没想到,现在年纪越大,日子越久,丈夫对她三两天不是重语厉色,便是白眼冷脸。有的时候,那种对自己的不耐烦,都叫她寒心。
更甚的是,她对女儿的一片爱心,在他眼中又是个错。
弄玉听到弄熙还未回府,不惊讶然,好奇道:“怎么会还没回来?熙儿的性子,顶多就跑出去散散心,不过几个时辰就会回来。就算真是负气与家中闹性子,那也没几处可去,母亲可有差人去问过了大姑妈家?”
钱氏听完无奈地摇摇头,“不在你姑妈那里,我本也以为她会去找珠儿,便没马上拦着她。可昨日路府的人说,见都没见到熙儿的身影。还有平时与她交好的几位姑娘府上,也让人去悄悄打探了下,熙儿根本就没去过。我现在就是担心啊,芸儿,你说熙儿会不会出了什么事?如果是留在哪个府里,我想也该有个信报到咱府上,可现在……”双手一摊,钱氏说着就止不住地摇头。
弄芸忙起身至钱氏身边安慰着道:“母亲快别激动,想来是无碍的,熙儿平时那么机灵,想通了就会回来。再说现在天下太平,燕京又是天子脚下,重兵把守,熙儿不会出事的。母亲您且宽心,不如等会我出去找找,看看熙儿可能会去哪些地方。”
没想到弄芸的话一说完,钱氏更显沮丧,抱怨道:“她能想通?就她平时的那个性子,我瞧着是难,这孩子就是受不得委屈,吃不了苦。可她到底是个姑娘家,夜不归宿,今后对她的名声也不好。府里的人只能私下静静地找,还不好将知情给张扬了出去。”
抬头又看了眼弄芸,钱氏摇头道:“你也别去 ,我晓得你在陈家也不容易。现在陈家三房回来了,陈老夫人偏爱三房,对你不冷不热的。今儿个出来是有什么事吧?”
弄芸善解人意地拍了拍钱氏的后背,没有说自己心里的事,只一个劲地安慰道:“女儿明白。唉~四妹着实太不懂事了,老是让母亲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