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书不好么,这可是书店老板推荐的,很适合你看。”李卫不经意的说。
伊水无语了,这时才惊醒自己的身份——四岁小女孩。想到前生喜欢看的一本小说《平凡的清穿日子》里的婉宁,所谓的天才的遭遇,伊水暗暗警告自己别得意忘形露了马脚。
“哥哥,我想学认字。”
“家里没有请先生,族学里虽然有,但你这么小,又是女孩子……”李卫犹豫了。
“哥哥你有时间可以教我啊!”伊水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找一个识字的借口,外加有人对繁体字进行指点,反正她又没想着要当才女,上辈子读得书已经不少了。
李卫尴尬的摸摸脑门,伊水心中一动,“哥哥,你该不会不识字吧。”
“我是认识一些,只是没有先生认识的多。”李卫确实是生性不爱读书,而李洵还盼望着他考上进士光宗耀祖,提高门第呢,为此没少教训他,最后看他实在是朽木不可雕,才死了这个念头。
“要不找父亲商量,在家里请一个先生,四弟、五弟也该到念书的年龄,族学离得又远,三弟每天天不亮都要起床,两个小的怎么能够受得了?在自己家里汶水、沉水想学也方便。”越说越觉得可行,交代了妹妹两句就匆匆去前院寻父亲了。
李伊水望着李卫的背影再次陷入沉思中,自己的哥哥到底是不是雍正年间的大总督李卫呢?不但年龄、籍贯一样,脾气也相近,连不爱读书的毛病都有,如果不是,那在这小小的徐州城里还有如此相像的人么?如果是,那是不是意味着李家会先破产……不不不,还是不是的好,哥哥不是说了么,徐州城李家是大姓,叫李卫的人多着去了。
这样一想,伊水也就放下心了。
正文 第五章 争论
李老爷虽然是商人,但也是坚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点从以前逼李卫读书就可以看出。因此,对长子提出往家里延请先生教弟弟妹妹读书的事当场就答应了,并在三天内就收拾出书房。但对于延请先生的动作就慢了,待仔细打听过一些文人后,选了一名去年乡试落榜的吕秀才,得到确切消息是这位吕秀才的学问在县里是数一数二的好,只是临场晕场,没有发挥出来才名落孙山的。如今正在徐州乡下一家私塾教书糊口,准备两年后的大考。
这消息一来一回,加上这位吕秀才耽搁在路上的时间,待到吕秀才来到李府,已经是一个月以后了。
李卫这些日子搜集了不少书,加上李洵为李纪兄弟几个准备的,书房里书架上摆满了书,有一点书香传家的味道了。因此,吕先生看到书房时颇为满意,再看东家为自己准备的住处也挑不出错来,心中已经有五分愿意了,只剩最后一步看看自己即将教导的几名学生。
李纪、李欢、李佑兄弟三个和李汶水、李沉水和李伊水姐妹三个恭恭敬敬的来到书房里拜见老师。
吕先生二十七八岁的年纪,脸部白皙,十年寒窗苦读使得他的眼睛稍稍有些凹下去,伊水猜测可能他有些轻微近视的缘故,也许知道自己资历不够,所以并没有向一些大儒那样板着脸子做威严状,伊水对他的第一印象还不错,起码不是一个迂腐的老学究。我看*书^斋
可吕先生对学生的第一印象就没那么好了,当看到李纪李欢李佑进门时,还脸上带着笑意,待看到三个小姑娘也进门后,脸立刻拉了下来,沉默不语。
看到老师漆黑的脸,几个孩子都吓得不得了,吕先生可能觉得自己不该对几个孩子发脾气,转身吩咐身边书僮:“去请你家老爷。”
伊水拦住小厮,,转过头问吕先生:“先生请我们父亲可是不愿意教我们姐妹三个念书?”
吕先生打量这个胆大的姑娘,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却不肯轻易改变自己的观点:“不错,女子无才便是德,你们应该找女先生来学习女红,而不是来到这个书房里。”
“请问先生,既然女子无才就是德,不读书而学女红,那么让我们学好女红的目的是什么呢?”
当然是做贤妻良母,不过这话吕先生没有说出口,因为他不知道该怎样和一个小女孩说这些。
“可是为了以后做贤妻良母么,”伊水紧跟一句。
吕先生默认。
“那么何谓贤妻,何谓良母?”伊水满怀求知欲的问道。
“善良、通情达理,当然女红也必须好。”吕先生想起了自己的妻子,这些年默默的支持自己读书,承担全部家务,原本想金榜题名夫贵妻荣,结果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不忍心再看妻子日夜操劳,他才到私塾教书,挣得束修来养家的。
想到妻子,吕先生加了一句:“还要做好丈夫的贤内助才算得上是贤妻,至于良母,现在你们还不用想这个。”
“那怎样才算贤内助呢?目不识丁么?让拿一本书都因不识字而拿错算不算贤内助?可不识字又是谁的错?如果不识字又怎样才能做贤妻呢?”伊水一连串的问题像机关枪一样的冒出来。
要辩论么?这可是伊水的拿手好戏,伊水原本想拿着历史上有名的女子像卓文君班婕妤李清照花木兰之类的反驳,突然想到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否确实有这些人,而且就是有论年纪自己也不应该知道,只好拿着这种最通俗的贤妻良母来反驳。
“女子无才便是德”与封建社会所提倡的,而“贤妻良母”又是封建社会的典范,这之间便产生了一种矛盾,当然,如果是一个擅长诡辩的人的话,这便又有一场唇枪舌战了,只是吕先生虽然学问佳,但对于狡辩并不擅长,加上年轻不迂腐,只是从小就被输入女子无才就是德的思想,纵然自己的妻子熟读五书四经,但那是由女先生教的,他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教女学生,不,确定的说,在落榜之前,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教书。
“无才与贤妻良母并不冲突,四德中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德排在第一,所以,我认为你们应该去学女红。”
“我在母亲房中见过很多绣品,想来先生,是想让我们学习这个。”
“不错,”吕先生一边点头,可是当他看见伊水拿出的那件绣品,不由得噎住了。
伊水拿得是一幅绣字。
虽说时下绣品以绣花为主,最多在旁边题个落款,但也有一些绣品整篇都是字,当然这些字都是名家作品,因此,没有足够把握的绣娘不敢尝试这种绣法,毕竟一个弄不好丢人丢大了,可毕竟还有少数精品存在,就像红楼梦中的纹绣,李府中也有一幅绝品,是王羲之的《兰亭序》,杭州绣娘卢惠所绣。此刻正在伊水的手中。
伊水看吕先生有些松动,忙把对古圣今贤的仰慕之情表达了一番,最后可怜兮兮的说自己只想念几个字,不当睁眼的瞎子罢了,并没有野心做个才女之类的,只想让先生允许她们在旁边旁听就行了。
看着这个抬着头看着自己的小姑娘,吕先生原本心中已经有几分欣赏了,这时正好借台阶下来,让她们在书房读书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女红。
看到吕先生松口,汶水、沉水眼睛里冒着小星星,赶紧拜见先生,当看向伊水是满脸充满崇拜。
至此,姐妹三人在书房读书的权利被伊水争取了过来。
正文 第六章 读书
书房的日子算不上紧张,毕竟除了李纪外,几个孩子年纪尚小,属于刚刚开蒙阶段,因此,只有上午到书房读书。炫*书ūmdtΧt。còm*网
吕先生的主要任务是教李纪八股文,八股文分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由于李纪已经在族学里学过破题,吕先生就从承题开始讲起。
伊水听了一会儿,便昏昏欲睡,八股文真是催眠的好工具,心中对聚精会神津津有味的听吕夫子讲课的李纪佩服到极点。
眼睛转了一圈,见李欢也在听讲,只有年纪最小的李佑随几个姐姐习字。
伊水见几人都临帖了三四张字,不甘落后,将注意力也放到自己的桌上。
伊水所说写的一手漂亮的钢笔字,但拿起毛笔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不但要控制着软笔头的力道轻重程度,还要防止墨汁滴在纸上,一不小心滴上一滴墨,整张纸都作废了。
伊水看见眼前又作废的一张临帖,恨得直磨牙,心中发誓一定要想办法弄一只钢笔来。
“姐姐,你蘸得墨太多了,才容易掉的。”一旁的李佑看见李伊水一脸郁闷的看着手中的临帖发呆,凑过去看,知道是因为墨滴导致好好的一张临帖作废。
李佑拿过李伊水手中的毛笔,伸到砚台上蘸墨,末了顺着狼毫毛在砚台上抹了两下,递给?